第84章 匈奴来使
作品:《太子凶狠》 接下来的路,两人都再没有说话。
但沉默,却并不尴尬。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溪水潺潺,鸟鸣清脆。
他们手牵着手,一步步向上走去,仿佛这条路没有尽头。
萧凝霜的心,前所未有的平静。
她侧过头,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男人。
他的侧脸轮廓分明,神情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
这一刻,他不是那个运筹帷幄的太子,也不是那个心狠手辣的阴谋家,只是她的夫君,李轩。
一个会救她于危难,会牵着她的手,走过湿滑山路的男人。
或许,嫁给他,也并非如她最初想象的那般,只是一场冰冷的交易。
她缓缓收回视线,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
回到东宫后,这份温馨的氛围依旧在延续。
李轩破天荒地没有处理公务,而是陪着萧凝霜在庭院里修剪花枝。
萧凝霜教他如何分辨花的好坏,如何下剪才不伤根本。
李轩学得有模有样,两人偶尔说笑几句,气氛融洽得让宫人们都看呆了。
夜里,李轩没有回自己的寝殿,而是留在了萧凝霜的房中。
烛火摇曳,红帐低垂。
当李轩再次拥她入怀时,萧凝霜没有再像以往那般僵硬,而是顺从地靠在他的胸膛,听着他的心跳。
“凝霜,”李轩轻抚着她的长发,声音温柔,“有你在,真好。”
萧凝霜的心,在这一刻,被彻底填满了。
她抬起头,娇嗔:“殿下,你又在甜言蜜语了。”
“太子妃,这不是甜言蜜语,是我真实心里所言。”
李轩站起身,看了窗外夜色朦胧,月华如霜,“时辰不早了,太子妃早些睡吧。”
李轩说完,走出了房间。
留下萧凝霜眸光复杂的看着李轩挺拔背影怔怔出神。
……
翠微山归来后的第三天,京城平静的湖面,终于被一颗从北方投来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西匈奴使团,到了。
消息传来的那天,李轩正在陪萧凝霜练习书法。
他握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地在宣纸上写下一个“安”字。
“殿下,鸿胪寺卿求见,说……说西匈奴的使团已经到了城外,请求入京觐见。”一名内侍在门外小心翼翼地禀报。
李轩笔势未停,稳稳地写完最后一捺,才将毛笔放下。
他看向萧凝霜,脸上是意料之中的从容。“你看,我说过,他们会来的。”
萧凝霜看着纸上那个苍劲有力的“安”字,再看看眼前这个神情淡然的男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钦佩。他不仅算准了匈奴人会来,甚至连他们来的时机,都似乎在他的掌控之中。
“让他们进来吧。”李轩对外吩咐道。
鸿胪寺卿张山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困惑。
“殿下,匈奴人这次……这次的态度,十分恭敬!为首的使臣,是西匈奴王的亲信大臣呼延灼。他们不仅带来了上百车金银珠宝、名贵皮毛,还说……还说是特来为巴图王子之前在边境的‘鲁莽行为’,向我大周致歉,并请求……请求我们放还巴图王子。”
鸿胪寺卿张山在官场沉浮多年,何曾见过如此卑躬屈膝的匈奴人。
以往他们不派兵来劫掠,就算谢天谢地了。
李轩淡淡一笑,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内。
“知道了。你传我的令,让他们先在国宾馆住下,好生招待,但别让他们随意走动。至于觐见之事,就说本宫与父皇政务繁忙,让他们等着。”
“这……殿下,把他们晾着,会不会激怒他们?”鸿胪寺卿张山有些担忧。
“他们是来求人的,不是来问罪的。”李轩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越是晾着他们,他们就越是心急。谈判桌上,谁先心急,谁就输了。去吧。”
“是,微臣遵命。”鸿胪寺卿张山领命退下,心中对这位太子殿下的手段,又多了几分敬畏。
匈奴使团入京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朝野。
当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载着满车的奇珍异宝,在金吾卫的“护送”下,缓缓驶过朱雀大街时,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议论纷纷。
“天呐,这就是匈奴人送来的赔礼?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宝贝!”
“听说啊,是太子殿下用雷霆手段,抓了他们一个什么王子,逼得他们不得不低头!”
“太子殿下真是神了!兵不血刃,就让这些蛮子乖乖送钱来!”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而此刻,二皇子府与三皇子府,却是一片死寂。
李湛听着下人传回来的消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费尽心机想要杀掉的“罪证”,在李轩手里,却变成了一张为大周换来巨大利益和无上荣光的王牌。
他输给的,从来不是李轩的阴谋,而是那份他望尘莫及的眼界和格局。
三皇子李毅更是将自己关在书房,一言不发。
他原本还想着,等风头过去,再找机会对付李轩。
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和李轩,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李轩在下一盘关乎天下的棋,而他,却还沉浸在兄弟阋墙的泥潭里。
这种认知,比任何失败都让他感到绝望。
数日后,朝堂之上。
李承业高坐龙椅,看着下方由鸿胪寺卿呈上来的,匈奴使团带来的礼单,龙心大悦。
“众爱卿,匈奴人此次遣使求和,并奉上厚礼,以偿其过。太子居功至伟,当赏!”
文武百官齐声附和:“太子殿下深谋远虑,为国为民,臣等佩服!”
李轩站在百官之首,神色平静,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出列躬身:“儿臣不敢居功。此乃父皇天威浩荡,震慑宵小,亦是我大周国力强盛,将士用命之功。”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彰显了国威,又捧了皇帝,让宣武帝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好,说得好!”李承业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依太子看,这巴图,是放,还是不放?”
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在了李轩身上。
李轩不疾不徐地开口:“父皇,巴图乃匈奴王侄,身份贵重。他既在我大周之手,便是我大周与匈奴博弈的最大筹码。轻易放了,未免可惜。匈奴人虽送来厚礼,但这些,还远不足以弥补我北境数千军民的性命,更不足以换回一个能牵制整个西匈奴的王族。”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铿锵有力。
“儿臣以为,可以谈,但不能急。不仅要让他们赔偿,更要让他们立下字据,签订盟约,保证十年之内,匈奴铁骑不得踏入我大周北境半步!甚至,要让他们在边境开放互市,以牛羊马匹,换取我大周的茶叶、丝绸和铁器。”
“用一个活着的巴图,换我大周北境至少十年的安宁与繁荣。这,才是真正的阳谋。”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无不震动。
他们看着那个身姿挺拔的太子,心中再无一丝一毫的轻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权谋之争,这是经天纬地的治国之策!
李承业看着自己这个儿子,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欣赏,有欣慰,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忌惮。
他沉默良久,最终一锤定音。
“准奏!与匈奴谈判一事,全权交由太子负责!”
“儿臣,遵旨。”
退朝之后,李轩回到东宫。
萧凝霜早已备好了热茶,亲自为他奉上。
“辛苦了。”她看着他,柔声说道。
“不辛苦。”李轩握住她的手,将她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我答应你的礼物,现在,才算是真正送到你手上了。”
一个安宁的北境,一个繁荣的萧家。
他都做到了。
萧凝霜靠在他的肩上,心中一片安然。
她知道,这盘棋,还远未到终局。但有这个男人在,无论前方是何等的惊涛骇浪,她都再无畏惧。
因为她的夫君,争的从来不是一张椅子。
他要的,是这朗朗乾坤,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