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集市遇刁难

作品:《六零年代:我有空间“旺”

    清晨的薄雾裹着露水,汪宇将空间里新收的紫皮花生倒进竹篓。


    菌丝在袖口若隐若现,昨夜能量槽的裂纹让它们像饥饿的蛇群般躁动。


    他特意选了件靛蓝布衫——这是刘小翠用纺车连夜织的,细密的针脚里还沾着晒谷场的麦香。


    "汪哥!"


    刘小翠追到村口,往他怀里塞了个油纸包。


    蒸红薯的热气透过粗麻布,在她睫毛上凝成细小的水珠。


    "李叔他们说要开春耕会,我总觉得..."


    话音未落,晒谷场方向传来铜锣闷响。


    汪宇望着菌丝在红薯表面游走的荧光,突然捕捉到李大山家地窖里窸窣的动静——二十七个酒坛,三个贴着"特供"红签。


    市集早被霜打得发白。


    汪宇刚摆开青翠的莴苣,菌丝突然绷直如琴弦。


    隔着三个摊位,李大山正用烟杆戳着张铁柱的后腰,两人袖口交错的瞬间,半袋银杏果滑进粗布褡裢。


    "大伙评评理!"


    李大山突然扯开嗓子,油光发亮的棉袄挤开人群。


    "汪知青这些菜水灵得邪门,怕是半夜翻墙从公社试验田顺的吧?"


    围观者中响起抽气声。


    汪宇注意到张铁柱正在摸后槽牙——这是要发动亲信帮腔的信号。


    他慢悠悠掏出个蓝布包,二十粒金灿灿的玉米种在掌心滚动,每粒都刻着细小的"农研七号"钢印。


    "这是农科所王老托我试种的良种。"


    菌丝悄无声息钻进土壤,将三米外李大山裤脚沾的化肥粉末卷回指尖。


    "就像上个月帮五婶改良的盐碱地,亩产提高这事..."


    他故意顿了顿,看向缩在人群后的老会计。


    满脸皱纹的老汉立刻挺直腰板:"汪娃给的石灰粉确实管用!俺家苞米杆子比往年壮实两圈!"


    议论声顿时转了风向。


    刘小翠不知何时挤到前排,红头绳在晨光中晃得像簇小火苗:"汪大哥教俺们沤肥的法子,猪圈臭味都淡了!"


    她从竹篮里掏出个陶罐,酸笋的清香让几个婆娘忍不住凑近。


    李大山腮帮子上的横肉突突直跳。


    汪宇的菌丝突然刺痛——张铁柱藏在袖中的账本翻到了"特供酒"那页,墨迹未干的数字正在扭曲成求救信号。


    能量槽裂纹渗出暗绿汁液,在视网膜上投射出倒计时:71:59:23。


    "让让!县里来的货郎车!"


    骡铃叮当撞破僵局。


    戴灰呢帽的男人卸下两筐柿饼,胸前银质徽章闪过鹰隼图案。


    汪宇的太阳穴猛然抽痛,空间提示音炸响的瞬间,他看见菌丝正疯狂吞噬徽章表面的暗纹。


    李大山突然阴恻恻笑起来,油腻的手指划过汪宇装钱的铁皮盒:"听说黑市最近..."


    话没说完就被骡子嘶鸣打断,货郎慌张扶住歪斜的箩筐,三颗柿子正巧滚到张铁柱脚边,露出内里诡异的青紫色霉斑。


    李大山油光发亮的棉袄在晨风里晃荡,他捏着汪宇铁皮盒里的粮票,指甲缝里的黑泥蹭在泛黄的纸面上:"汪知青和黑市勾搭的能耐可不小啊,前些天我还瞅见..."


    话音突然被菌丝刺入骨髓的寒意截断,他打了个哆嗦,烟杆差点烫着下巴。


    汪宇指节轻叩木箱暗格,菌丝立即将昨夜用空间复写的信笺推至掌心。


    泛黄信纸抖开的刹那,菌丝模拟的墨香混着油墨特有的涩味散开,落款处农科院朱红印章还泛着湿润的光泽——这是用空间里培育的赤灵芝调配的天然印泥。


    "王老让我带句话。"


    汪宇将信纸转向人群,菌丝在阳光折射下让字迹显出鎏金效果。


    "今年秋收后要在咱村设良种站。"


    他特意停顿两秒,等识字的老会计颤巍巍念出"特派员汪宇同志"几个字。


    刘小翠突然从人群里钻出来,红头绳缠着的麻花辫扫过汪宇手背。


    她怀里抱着的陶罐还冒着热气,揭开油布竟是金灿灿的玉米馍:"汪大哥教俺做的营养馍,给五保户孙奶奶送了半个月,她老寒腿都能下炕喂鸡了!"


    人群嗡地炸开锅。


    几个婆娘争相去摸刘小翠的粗布围裙,七嘴八舌问着玉米面掺葛根粉的比例。


    李大山被挤得踉跄后退,后腰撞上货郎的骡车,三颗青霉柿子骨碌碌滚进他敞开的棉袄里襟。


    "哎呦!这霉烂玩意..."


    李大山手忙脚乱拍打前襟,菌丝趁机将昨夜从他家地窖顺来的半截特供酒标签黏在柿蒂上。


    眼尖的赵寡妇突然尖叫:"这不是上月公社失踪的那批药酒封签么!"


    汪宇佯装弯腰捡信纸,菌丝已把张铁柱藏在袖中的账本翻到最新页——"初七,鹰徽客商取走特供酒二十坛"的字迹正在菌丝侵蚀下变成"初七,李大山私运公粮三十石"。


    能量槽裂纹突然迸出荧光,在汪宇视网膜投射出猩红警告:能量石不足,拟态功能即将关闭。


    "都静一静!"


    张铁柱不知何时出现在粮囤高处,铜烟锅敲得秤砣叮当响。


    他阴鸷的目光扫过汪宇衣摆沾着的银杏叶碎屑,那是菌丝今晨潜入村委档案室时蹭上的。


    "汪知青,晌午后来趟我办公室。"


    刘小翠突然攥紧汪宇的袖口,她掌心的薄茧刮过靛蓝粗布,菌丝感应到姑娘指尖细微的颤抖。


    汪宇反手轻拍她手背,顺势将最后半块玉米馍塞进她围裙口袋。


    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两人交叠的剪影,在霜地上拖出细长的光晕。


    货郎收拾箩筐的响动打破凝滞。


    那枚鹰隼徽章在颠簸中滑落,菌丝立刻卷着它缩回汪宇裤脚。


    冰凉的金属触及皮肤的刹那,空间提示音伴着滋啦电流响起:【检测到古代农具残片,能量转化率17%】。


    汪宇望着张铁柱消失在巷口的背影,喉头突然泛起铁锈味——菌丝正在疯狂吸收徽章里某种灼热的物质。


    赶集的村民逐渐散去,汪宇蹲身整理剩菜时,发现菌丝在泥地上勾勒出诡异图案:三颗霉斑柿子围着半坛特供酒,酒液里浮着枚带齿痕的银元。


    刘小翠的惊呼从身后传来:"汪大哥,你衣领沾的银杏叶怎么在发光?"


    西北风卷着枯叶掠过晒谷场,汪宇摸到后颈发烫的菌丝脉络,它们正将鹰徽表面的纹路拓印在皮肤上。


    能量槽裂纹渗出的暗绿液体突然沸腾,在倒计时跳转为71:23:18时,他听见空间传来瓷器碎裂般的脆响。


    货郎的骡铃声早已消失在岔路口,汪宇却总觉得那枚消失的徽章仍在某个角落注视着自己。


    刘小翠默默帮他收拢散落的玉米种,染着凤仙花汁的指甲时不时擦过汪宇的手腕,像落在雪地上的红梅瓣。


    当汪宇背起竹篓准备返家时,晒谷场老槐树后闪出个戴毡帽的身影。


    村支书的通讯员二嘎子跑得满脸通红,递来的纸条还带着灶膛余温:"张支书让你现在就去办公室,说是...说是要商量建良种站的事。"


    男孩结结巴巴说完,突然惊恐地望向汪宇肩头——那里有片银杏叶正在晨光中缓缓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