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过得更好一点
作品:《七零年代:顺风顺水好日子》 她打算以后每天下班回来就把当天学到的重点记录在本子上,之后时不时地背诵记忆,把东西都学到脑子里心里去。
董琳回到自己房间里,也点了盏煤油灯,打开嫁妆箱子,把里面的家庭存款都拿出来。
一张张大团结摆放在床上,看得她心花怒放。
即使这个数字牢牢地印在脑子里,她还是愉悦地上手点了一遍。
“数完了?给我也数一遍。”赵大哥在旁边看着媳妇数,等媳妇数完了接过来自己也数一遍。
他每次领完工资就上交给媳妇,现在难得能一次性手握这么多钱。
“你说,这回小琴的工作是爸妈出钱买的,也没说让小琴上交工资,是怎么个意思?”
赵大哥低头数钱,头也没抬,“跟一一一样啊,钱让自己存着,以后当嫁妆。”
董琳:“那当初,一一的工作是自己找的,家里没出钱,这不是不公平嘛。”
“给你们三兄弟出钱买工作都要算得公平,怎么两妹妹不一样。”她寻思着,公婆几个也没有更偏向谁的意思啊。
“你操心这个干嘛,反正爸妈肯定会安排好。可能是私底下补给一一了,只是我们不知道。也有可能等出嫁的时候,补在嫁妆钱里。”
赵大哥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爸妈不可能会亏待大妹的。
董琳觉得自己男人说的也有道理,索性不去纠结了,“行吧,我这就是好奇一下怎么爸妈没有像对你们仨当时一样,直接地说清楚嘛。”
赵大哥终于抬头看她一眼,然后又低下头,“还能为什么,对我们那样做,当然是为了让你们看清楚啊。”
“我们…”董琳皱眉,没听明白。
过了几秒反应过来了,瞬间无语,白他一眼道:“怎么,还怕我们闹起来不成。”
不过她心里确实对公婆把关于钱的事情全放到明面上来说这事感到满意和舒坦,也让她少了私底下自己胡乱琢磨和猜测。
“我知道媳妇你的好,肯定不会闹得不体面。”房间里就小两口,赵大哥直接揽着他媳妇,语重心长道:
“我爸妈也是为了家里和睦,把你们当家人,所以才有什么事情都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总不能仗着你性子好,就不把你和弟妹当回事吧。”
董琳:行吧,说的也是。
赵大哥声音低沉稳重:“我们爸妈对家里几个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何况爸妈的钱和房子,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该怎么分配也是由他们考量。”
“而我挣来的呢,全由你管,想怎么花你来安排。”
董琳拍开他的手,“好好说话,别动手动脚。”
她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虽然婆家没偏心他们房,但也没偏心别的孩子。
一碗水端平,该给的也给了,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何况自己男人得力,想要的能自己挣来。
看着这沓钱,想了想,问他:“你说,下回遇到工作,我也买一个怎么样?”
这件事她想了很久。
之前是因为家里还有小妹需要工作安置,优先级排第一。
现在小妹的工作到手,家里其他人也不缺工作,可以轮到她了。
赵大哥大力支持,道:“有合适的你就买,放心,家里其他人遇到了,会来过问你的。至于几个孩子,到时候送到厂里托儿所去。”
买工作的钱也够。
虽然就他自己一个人上班,但花销真没多大。
每个月一家四口的供应的粮食买回来来,花销大概在十元,再加十元生活费,除去自己小家的一些别的花销,一个月下来还能存二十。
上班八九年,加上爸妈给俩弟弟买工作补贴给他的钱,存起来的钱够买两份工作有余。
“行,下回有合适的工作我也去上班。”董琳笑意从眼中溢出,没再阻止某人不规矩的手。
煤油灯熄灭,只剩满室情意绵绵。
事实上也正如赵大哥想的那样。
柳芹想到箱子里往日存钱的地方再次空荡荡起来,舒了口气。
“家里几个孩子可算都有着落了。”
赵元刚躺在她身旁,同样没睡着,“接下来我的工资,先给一一存着,存够了直接给她。”
“嗯。”柳芹翻了个身,“给一一补贴四百六,和小琴一样。之后再存的就是她们的嫁妆彩礼钱。”
她们两口子选择单独出钱补贴一一,而不是让小琴自己攒出一半买工作的钱来补贴给一一。
相当于她们当爸妈的补贴给两个闺女一人四百六,而三个儿子平摊下来差不多一人三百多,看着是闺女更多。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以后闺女迟早会嫁出去,而儿子连带着孙子们能一直得到他们的补贴。
总归还是俩闺女吃亏。
现在她们能多补贴,就尽量多补贴些。
柳芹自小在大队长大,见多了身边同伴们不被家里重视,像草芥一样生存着。她运气好一点,父母不算太偏心。
轮到自己当母亲了,自然也希望闺女们在娘家能过得好一点。多教导一些,更包容偏宠一些,能给的多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