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考试
作品:《我们的青春记忆账簿》 十一月的风卷着枯叶掠过教学楼的走廊,带着深秋特有的凉意钻进衣领。公告栏前挤满了驻足的学生,那张刚贴上去的期中考试时间表用红色马克笔标着各科日期,像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得每个人心头都沉甸甸的。图书馆开馆前半小时就排起了长队,自习室的座位更是早早就被书本占满,连302宿舍的台灯也比往常亮到更晚,暖黄的光晕里浮动着细碎的灰尘和翻书的声响。
林溪的书桌上早已堆起半人高的复习资料,《古代汉语》的笔记本上,通假字、词类活用被红笔圈得密密麻麻,页边空白处写满了她归纳的翻译技巧;苏晓冉趴在桌前对着体育理论题库唉声叹气,手指戳着书页上的肌肉解剖图:“这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长得也太像了吧,分分钟看晕!”;季棠抱着砖头厚的《艺术概论》蜷在椅子上,嘴里念念有词:“印象派重光影,后现代主义反传统……”,指尖还在草稿纸上画着小速写;沈念则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反复修改新闻评论作业,桌角的咖啡杯已经空了三个,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速溶咖啡香。
为了打赢这场“期中战役”,四个女孩凑在灯下制定了详细的“互助复习计划”。林溪拿着苏晓冉的体育课本,用荧光笔划出必考重点:“你看‘有氧运动’这块,我编了口诀——‘心率一百二,持续半小时,慢跑加游泳,减脂又健体’,好记吧?”苏晓冉眼睛一亮,立刻掏出小本本记下来。作为宿舍的“运动达人”,苏晓冉每天早上七点准时掀被子:“快起来晨跑!医生说运动能促进大脑供氧,记忆力翻倍!”她拽着睡眼惺忪的三人绕着操场跑圈,晨雾中传来她们此起彼伏的笑声。季棠则发挥绘画特长,把枯燥的艺术史时间线画成四格漫画:文艺复兴三杰变成戴着画家帽的卡通小人,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旁画着吐舌头的小幽灵,逗得大家边看边记。沈念则泡在图书馆的资料室,把近五年的各科真题整理成册,用订书机装订好分给大家:“这些真题一定要刷,很多考点会重复出现。”
自习室靠窗的位置成了她们的“专属领地”。林溪的笔记本永远字迹工整,重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得清清楚楚;苏晓冉的草稿纸背面画满了小人涂鸦,有背着书包的小博士,还有举着加油牌的卡通形象;季棠的复习资料里夹着各种小插画,在“浪漫主义”章节旁画了朵盛开的玫瑰;沈念的平板屏保是详细的时间规划表,精确到每小时的复习内容。偶尔有人盯着书本走神,旁边的人就会轻轻碰一下她的胳膊,递过一颗水果糖,眼神里的鼓励像暖流一样淌进心里。
期中考试前一周的深夜,林溪突然浑身发冷,额头烫得吓人。她裹着厚厚的被子躺在床上,牙齿忍不住打颤。苏晓冉摸了摸她的额头,二话不说套上外套:“我背你去校医院!”深秋的风灌进领口,吹得人瑟瑟发抖,苏晓冉却背着林溪大步流星地往前走,额头上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后背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季棠紧随其后,手里拿着保温杯和笔记本:“医生说要物理降温。”她守在病床前,用温水浸湿毛巾,轻轻帮林溪擦着额头和手心,还把当天的课堂笔记一字一句抄在本子上,字迹比平时工整了十倍。沈念则跑遍了学校周边的药店,买回退烧药、感冒药和维生素C,又特意去食堂打了清淡的小米粥:“医生说生病要吃流食,我让阿姨多加了点南瓜。”
林溪躺在病床上,看着三个女孩忙碌的身影,眼眶渐渐湿润。苏晓冉正笨拙地学着削苹果,果皮断了好几次;季棠把抄好的笔记放在床头,还画了个笑脸贴在封面上;沈念则在调试手机支架:“我把老师的课件录了屏,你躺着就能看。”林溪拉过她们的手,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你们不用这么照顾我的,复习要紧……”苏晓冉立刻打断她:“说什么呢!身体最重要!等你好了,我们去吃校门口那家重庆火锅,点鸳鸯锅,给你多煮点蔬菜!”季棠把笔记本塞到她手里:“重点都标好了,你先好好休息,等烧退了我再给你讲难点。”沈念则帮她掖了掖被角:“校医院的WiFi密码是888666,无聊就看看剧,别想考试的事,有我们呢。”
在三个女孩的悉心照料下,林溪的烧很快退了。回到宿舍那天,她发现书桌上的复习资料被整理得整整齐齐,每本资料上都贴着便签——“这里有三个易错点”“这道题老师重点讲过”,便签右下角都画着小小的爱心和笑脸。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书桌上,暖融融的,林溪的心里也像揣了个小太阳,热乎乎的。
期中考试终于在一片笔尖摩擦声中结束。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四个女孩像脱缰的野马冲出考场,直奔校门口的烧烤摊。苏晓冉举起冰镇可乐杯,泡沫顺着杯壁往下淌:“庆祝考试结束!不管考得怎么样,先吃个痛快!”季棠咬着滋滋冒油的烤鸡翅,含糊不清地说:“等成绩出来,我要去买新的水彩颜料,奖励自己熬了那么多夜!”沈念笑着晃了晃手机:“摄影社的学长说我上次的作业拿了优,今晚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林溪看着眼前叽叽喳喳的三人,举起杯子轻轻和她们碰在一起,可乐的气泡在杯底跳跃,像她们此刻雀跃的心情。她眨了眨眼,声音温柔却清晰:“谢谢你们,在我生病的时候那么照顾我。有你们在,再难的坎儿都能跨过去。”
烧烤摊的灯光暖黄明亮,映着四个女孩年轻的脸庞,深秋的晚风里,满是青春与友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