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秘密基地
作品:《我们的青春记忆账簿》 军训结束后,大学生活正式步入正轨。课程表被贴在宿舍门后的公告板上,密密麻麻的课程名称宣告着自由时光的结束。林溪的课程表上排满了《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等专业课,苏晓冉的课则以体能训练和理论课为主,季棠每天都泡在画室,沈念的课程则涉及新闻采写、摄影技术等多个领域。
第一堂专业课,林溪提前半小时就到了教室,选了前排正中间的位置。她拿出笔记本,认真地写下课程名称和老师的名字,钢笔在纸上划出流畅的线条。教室里的人渐渐多起来,她转头时,意外地看到了沈念的身影。
“你也选了这门《现代汉语》?”林溪有些惊讶。沈念在她旁边坐下,放下书包:“是啊,这门课是通识必修课,我看课程介绍挺有意思的。”正说着,苏晓冉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肉包:“还好没迟到!体育训练课刚结束,差点跑断腿。”季棠随后走进来,抱着一摞画纸:“刚从画室过来,老师留了速写作业。”
四个女孩坐在一起,引来周围同学的目光。老师走进教室时,看到她们,温和地笑了笑:“看来402宿舍的友谊从军训延续到课堂了。”大家都笑了起来,林溪的脸颊微微发烫,心里却甜滋滋的。
专业课的难度比想象中更大。《古代汉语》里的繁体字和通假字让林溪头疼不已,她常常在图书馆待到闭馆,手里的字典被翻得卷了边。苏晓冉的体能训练课也不轻松,每天回到宿舍都累得倒头就睡,肌肉酸痛得连筷子都快握不住。季棠为了画好一幅油画,常常在画室待到深夜,颜料沾满了她的指甲缝。沈念则为了拍好一条新闻短片,扛着摄像机在校园里跑了一整天,回到宿舍时累得说不出话。
但辛苦的日子里总有温暖的瞬间。林溪在图书馆遇到难题时,沈念会递来一杯热咖啡,陪她一起查资料;苏晓冉训练受伤时,季棠会拿出自己的药膏,小心翼翼地帮她涂抹;季棠在画室熬夜时,林溪会带一份热腾腾的宵夜,看着她吃完才离开;沈念拍摄遇到瓶颈时,苏晓冉会拉着她去操场跑步,让她在运动中放松心情。
周末的时候,她们发现了一个秘密基地——学校后山的小树林。那是一片茂密的梧桐林,中间有一块被树荫覆盖的空地,地上铺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绵绵的。苏晓冉是第一个发现这里的,她跑步时无意间闯进来,立刻被这里的宁静吸引了。
“你们看!”苏晓冉拉着她们走进树林,兴奋地张开双臂,“是不是像童话里的森林?”季棠立刻拿出画架:“这里的光影太美了,适合写生!”沈念举起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着照:“可以当摄影课的作业素材。”林溪则靠在梧桐树上,拿出书来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页上,温暖而惬意。
她们把这里当成了秘密基地,周末的时候常常来这里放松。苏晓冉会带篮球来,在空地上练习投篮;季棠支起画架,画下树林里的四季景色;沈念则摆弄着相机,捕捉女孩们的笑脸;林溪会给她们读诗,温柔的声音混着风声和树叶的沙沙声,格外动听。
有一次,她们在树林里发现了一个破旧的小木屋,看起来像是以前的护林员休息室。木屋的门虚掩着,里面积满了灰尘,但结构还算完整。“我们把这里打扫一下吧!”苏晓冉提议,“以后就可以在这里躲雨、避风了。”
说干就干,她们从宿舍带来抹布、扫帚和水桶,开始了大扫除。苏晓冉负责清理蜘蛛网,季棠擦窗户,沈念扫地,林溪则把角落里的杂物归置整齐。灰尘呛得她们直咳嗽,汗水浸湿了衣服,但看着小木屋一点点变得干净整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打扫完后,她们在小木屋里铺上野餐垫,放上零食和饮料,像举行仪式一样庆祝秘密基地的扩建。苏晓冉打开蓝牙音箱,欢快的音乐在树林里回荡;季棠把画架搬进木屋,开始画她们忙碌的身影;沈念拿着相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刻;林溪则拿出笔记本,写下今天的心情:“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像梧桐叶一样温暖。”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木屋,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四个女孩靠在一起,聊着未来的梦想。苏晓冉说想参加全国田径比赛,季棠希望举办自己的画展,沈念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林溪则想读更多的书,写自己的故事。
“不管以后我们做什么,”苏晓冉突然说,“都要经常来这里聚聚,好不好?”季棠点头:“我会把这里的四季都画下来,做成画册送给你们。”沈念说:“我会拍下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