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太子妃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陆公公手持明黄圣旨,在八名小太监的簇拥下步入正殿。
他清了清嗓子,尖细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宁国公楚言韫之女楚昭宁,德才兼备,册为太子妃;陈国公陈闵之女陈姝,册为二皇子妃;南疆总兵秦毅之女秦玉瑶,册为三皇子妃……”
楚昭宁垂首听旨,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掩去了眸中复杂的情绪。
秦玉瑶听到自己被指给三皇子时,身子几不可察地晃了晃。
三皇子虽也是龙子凤孙,但比起储君之位,终究差了一截。
她强撑着行礼谢恩,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
多年的谋划,竟在此刻功亏一篑。
“……礼部尚书苏元勋之女苏婉清,册为三皇子侧妃;江南布政使司周锦观之女周三娘,册为太子侧妃……”陆公公的声音继续回荡。
苏婉清听到侧妃二字时,脸色惨白如纸。
她本是嫡女,却只能为侧室,而楚昭宁竟成了太子正妃。
精心描绘的柳叶眉下,一双杏眼失去了神采。
几个小官家的姑娘被选为良娣、良媛的欢呼声,在她听来格外刺耳。
她死死咬住下唇,直到尝到血腥味才猛然惊醒,不能失态,绝不能在这时候失态。
圣旨宣读完毕,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谢恩声。
落选的秀女们强忍泪水,而被选中的则喜形于色。
楚昭宁接过圣旨时,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周三娘年仅十四,最快也要一年后才能入门。
有这一年时间,足以她在东宫站稳脚跟。
她实在不愿将太多心力耗费在后院的勾心斗角中。
唯有先理顺东宫事务,牢牢把握权柄,往后不管进来的是侧妃、良媛还是良娣,都必须在她的规矩下过日子。
谁要敢暗中作祟,她必了如指掌。
只有这样,她才能腾出手来做些真正想做的事。
正思量间,楚昭宁忽觉一道灼灼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她抬眼望去,正好对上秦玉瑶来不及收回的嫉恨眼神。
那目光阴冷如毒蛇,令她心头一凛。
“恭喜楚五姑娘。”秦玉瑶唇角勾起一抹笑,声音却冷得像腊月里的冰,“日后就是太子妃了,可要多多照应了。”
楚昭宁眨了眨眼,笑吟吟地回道:“秦姑娘说笑了,您如今是三皇子妃,将来在宫中,彼此照应才是正理。”
三皇子妃与侧妃年纪相仿,进门时日想必相差无几。
秦玉瑶和苏婉清之间,只怕少不了一番明争暗斗。
秦玉瑶一噎,勉强维持着笑容,转身时裙摆却猛地一甩,险些扫到一旁的陈姝。
陈姝不动声色地退后半步,目光平静地扫过秦玉瑶的背影,又看向楚昭宁,轻声道:“楚五姑娘,恭喜。”
她对二皇子妃的位置并无不满,甚至有些庆幸不是太子妃,那位置太过显眼,她性子喜静,反倒适合做个闲散王妃。
楚昭宁弯了弯眼睛:“也恭喜陈姑娘。”
苏婉清站在廊柱旁,看着楚昭宁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她苏婉清诗书满腹,竟要屈居人下?这口气,她咽不下。
青囊则悄声道:“姑娘,咱们也该收拾行装了。”
圣旨既下,储秀宫内的秀女们纷纷收拾行装,准备归家。
楚昭宁点点头,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那些或嫉妒或羡慕的眼神,那些强颜欢笑的面容,都将在她生命中留下痕迹。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自己住了月余的寝殿。
回到自己的寝殿,绛珠和青囊手脚麻利地收拾着箱笼。
“恭喜姑娘。”青囊低声说道
楚昭宁摆摆手,轻轻叹了口气:“快收拾吧。”
绛珠沉默地站在一旁,眼神冷峻。
她早已做好护卫主子的准备,无论楚昭宁去哪里,她都会跟随。
这场牵动朝野的选秀终于尘埃落定,但真正的风云,或许才刚刚开始。
宫门外,各府来接人的马车早已排成长龙。
楚家的马车格外显眼,黑漆描金的车厢,四角悬着宁国公府的徽记,拉车的两匹白马神骏非常。
“五姑娘出来了。”车夫老张眼尖,一眼就看见了被丫鬟们簇拥着的楚昭宁,“老夫人和夫人从接到消息就盼着呢,快上车吧。”
楚昭宁今日换了身浅碧色绣银线竹叶纹的衣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簪,素净中透着几分清雅。
“姑娘小心。”青囊和绛珠一左一右扶她上车。
车厢内铺着软垫,小几上摆着几样她爱吃的点心和一壶冒着热气的茉莉花茶。
楚昭宁一上车就瘫在了软垫上,全无方才的端庄模样。
“可算能松快会儿了。”她长舒一口气,伸手就去拿玫瑰酥。
在宫中的这些日子,她无时无刻不在绷紧神经,生怕行差踏错。
如今终于能卸下紧绷,做回真实的自己。
绛珠无奈地递上湿帕子:“姑娘,先净手。”
她看着自家姑娘这副模样,既心疼又好笑。
在宫中时端庄持重,一上车就原形毕露,这才是她熟悉的五姑娘。
楚昭宁撇撇嘴,乖乖擦了手,这才接过点心咬了一口。
车轮辘辘,她掀开车帘,望着渐行渐远的宫墙,心中百感交集,这一去,再回来时,便是太子妃了。
宁国公府正门大开,老夫人、宁国公、崔令仪以及一众兄弟姐妹早已在正厅等候。
“昭宁回来了。”老夫人拄着拐杖,眼眶湿润,一把将楚昭宁搂进怀里,“瘦了,瘦了。”
楚昭宁鼻尖一酸,伏在祖母肩头轻声道:“孙女不孝,让祖母担心了。”
宁国公站在一旁,威严的眉眼难得柔和几分:“回来就好。”
短三个字,却包含了这一个多月的牵挂。
崔令仪拉着女儿的手,细细打量,见她气色尚好,才稍稍安心:“宫里规矩多,可有人为难你?”
楚昭宁摇头:“娘亲放心,女儿一切都好。”
“姑姑。”几个侄子侄女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东问西。
“宫里是不是特别大?”
“姑姑见到皇上了吗?”
“听说御膳房的点心可好吃了,姑姑带回来了吗?”
楚昭宁被他们吵得头大,却忍不住笑了:“一个一个问,姑姑慢慢答。”
“好了,都别站在门口了。”老夫人发话道,“昭宁一路劳顿,先让她回房梳洗。晚膳摆在翠微堂,咱们好好聚一聚。”
众人这才散开。
崔令仪亲自陪着楚昭宁往琼琚院走,一路上不断询问宫中细节。
楚昭宁挽着母亲的手臂,感受着这份难得的温馨。
她知道,这样的日子不多了,很快,她就要告别这个温暖的家,踏入那座深不可测的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