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汇报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申时,往日里官员们散值时谈笑风生的场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诡异的寂静。
三三两两的官员快步走出衙门,却都默契地保持着距离,连眼神交流都显得小心翼翼。
王延年踏出门槛时,不自觉地紧了紧官服领口。
冬日的寒风钻进他的脖颈,却比不上心头涌起的那阵寒意。
这丫头竟敢动户部的根基,他暗自咬牙,目光阴鸷地扫过身后巍峨的衙门建筑。
那两箱被翻得乱七八糟的账册仿佛还在眼前晃动。
“老爷?”轿夫小心翼翼地唤道,打断了王延年的思绪。
他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指已经将轿帘攥出了褶皱。
“去陈以勤府上,快。”声音压得极低,却掩不住其中的焦灼。
钻进轿子的瞬间,他忍不住又回头望了一眼,那丫头今日在户部掀起的风浪,恐怕要比想象中来得猛烈。
不远处,赵明诚正故作镇定地整理着袖口。
“必须立刻禀报……”他在心中默念着,脚步却不敢显得太过匆忙。
登上轿子时,他刻意提高了声音:“去城南书肆,我要挑几本账册参考。”
轿帘落下的刹那,赵明诚的脸色立刻变得惨白。
他颤抖着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那是他趁乱记下的几个关键数字。
这些数字若是传出去,足够让半个户部人头落地。希望还来得及。
他喃喃自语,轿子却转向了与城南完全相反的方向,吏部侍郎的府邸。
这些异常举动,全被站在户部门口的楚景茂看在眼里。
他眯起眼睛,将那几个匆匆离去的背影牢牢记在心中,这才转身回到衙内。
公房内,楚昭宁还在埋头写画,案几上已堆了厚厚一叠图纸。
郑大人、周明、赖安源和张谦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惊叹。
“五姑娘,”郑大人由衷地说,“今日真是让下官大开眼界。这套制度若真能推行,实乃朝廷之福。”
楚昭宁伸了个懒腰,懒洋洋地说:“这才刚开始呢。”
她看向那两箱账册,“明天我带些新的表格来,大家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周明激动地说:“下官一定全力配合。”
楚景茂走进来,轻声道:“姑姑,该回府了。”
楚昭宁这才发现天色已晚,依依不舍地放下笔。
绛珠立刻上前,警惕地护在她身侧。
郑大人亲自送他们到门口,宁国公府的马车已等候多时。
临别时,郑大人郑重地说:“五姑娘今日所言,下官会尽快整理成册,呈送陛下御览。”
楚昭宁随意地点点头,心思似乎已经飞到了明天的计划上。
楚景茂却敏锐地注意到,衙门外墙角处,有个人影一闪而过。
他眯起眼睛,果然有人在盯梢。
看来,这场账务改革,远不止数字那么简单……
郑大人目送宁国公府的马车离去,长长舒了一口气。
冬日的黄昏来得格外早,才申时二刻,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他紧了紧身上的狐裘大氅,回公房收拾好今天记录的资料,准备回宫跟太子汇报今日的进度。
他紧了紧身上的狐裘大氅,回公房收拾好今天记录的资料,准备回宫跟太子汇报今日的进度。
“大人,快些走吧,再晚宫门就要下钥了。”身后的小厮冻得直跺脚。
郑大人点点头,加快了脚步。
刚进宫门就看到等候在一旁的青锋:“郑大人,殿下已在养心殿等候多时。”
郑行之心头一跳,连忙加快脚步。
养心殿内,银丝炭烧得正旺,暖意融融。
徽文帝斜倚在龙纹软榻上,指尖捏着一枚黑玉棋子,正与太子对弈。
棋盘上黑白交错,局势胶着,皇帝神色淡然,太子则微微蹙眉,似在沉思。
“父皇这一手,儿臣倒是没料到。”太子落下一子,语气平静。
徽文帝轻笑:“下棋可不能只看眼前一步。”
正说着,殿外传来脚步声,高公公躬身禀报:“陛下,户部郑大人到了。”
“宣。”皇帝头也不抬,仍旧盯着棋盘。
郑行之快步进殿,恭敬行礼:“臣郑行之,叩见陛下、太子殿下。”
“起来吧。”徽文帝终于落子,清脆一响,“听说今日宁国公府五姑娘去了户部?”
郑大人起身,从怀中取出一叠资料。
那叠纸已被他攥得微潮,边角处还沾着墨迹,是楚昭宁讲解时随手画的图表。
“回陛下,楚五姑娘今日提出了全新的财务制度。”
太子突然咳嗽一声,袖口带翻了茶盏。
宫女连忙上前擦拭,他却摆摆手,眼睛紧盯着郑大人手中的纸张:“郑卿不妨细说。”
郑大人展开第一页,上面是楚昭宁亲笔写的《大周户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字迹清秀却力透纸背。
“楚五姑娘说,现行账目有三大弊端。”他指着条目解释,“一是收支混杂,二是预算不明,三是监督缺失。”
徽文帝眉头一跳。
他示意太子记下,自己则踱到郑大人身后,目光扫过那些陌生词汇。
“何为预算会计?”
郑大人喉结滚动:“就是提前规划未来一年的收支,分为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
他忽然卡壳,想起楚昭宁解释时用的那个奇怪比喻:“就像夫人给各房分配月例,但要把买胭脂的钱和修屋顶的钱分开记账。”
徽文帝突然轻笑:“倒是个伶俐的比喻。”
郑大人继续汇报:“……所有财政收支必须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取消各衙门的小金库。”
这不啻于一场革命。
大周开国百年,六部哪家没有自己的私账?
就连宫里各监各司,也都有不能见光的进项。
殿内突然静得可怕。
徽文帝背对众人站在窗前,良久,皇帝转身,脸上看不出喜怒:“继续说。”
郑大人翻到下一页图表。
这是楚昭宁当场画的资金流程图,箭头从州县指向户部,又分向六部,最后全部收束在一个方框里,国库。
“楚五姑娘称此为收支两条线……”
等郑大人讲解完后,太子拿过他手上的财务制度,细细翻阅。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陌生的术语,眉梢微挑,眼底闪过一丝讶异。
心中暗忖,这楚五姑娘的新法一旦推行,朝堂上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必将土崩瓦解。
户部那些老狐狸们,怕是坐不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