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太简单了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萱瑞堂


    楚昭宁懒洋洋地倚在黄花梨木圈椅上,小口啜饮着一碗莼菜羹。


    她今日穿了件浅绿色家常襦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白玉兰花簪,慵懒中透着灵动。


    对面坐着宁国公和崔令仪。


    看到女儿懒散的样子,崔令仪眉头微蹙,想提醒她坐直了。


    但转念一想,若是昭宁真嫁入皇家,那更不得轻松,时时刻刻都要绷紧。


    既然这样,不如现在就让她过得舒适些。这般想着,她无奈地在内心里叹了口气,放弃训斥。


    “昭宁。”宁国公放下象牙箸,“今日郑大人来衙门寻我。”


    崔令仪执壶的手微微一顿,她瞥了女儿一眼,见那丫头仍是一副懒散模样。


    “说是陛下的旨意。”宁国公接过夫人递来的茶,“户部的账册不能出衙门,你得亲自去户部协助。”


    楚昭宁终于抬起眼,眼睛里闪过一丝兴味:“好。”


    这个“好”字落得轻巧,却在心里激起千层浪。


    亲自去户部,意味着她能窥见的,远不止几本枯燥的账册。


    大周的钱粮命脉、财政肌理,都将在她眼前袒露无遗。


    宁国公看着女儿的反应,继续说道,“此事已交由太子督办,他会派两名书吏协助。”


    楚昭宁挑了挑眉,这个细微的表情没能逃过父母的眼睛。


    太子?


    她暗自思忖,这位素未谋面的储君,为何会对户部账务如此上心?


    莫非……


    她放下筷子,手指托着下巴,陷入思考。


    崔令仪与宁国公交换了一个眼神。


    太子亲自督办?这背后的含义让她心头一紧。


    她不动声色地观察女儿的反应,试图从那张稚嫩的脸上读出些什么。


    “什么时候开始?”楚昭宁忽然问道。


    “明日。”宁国公沉声道,“我会亲自送你去。”


    崔令仪突然开口:“让元哥儿也一起去吧。昭宁毕竟未出阁,有元哥儿在身边更妥当。”


    宁国公略一沉吟,觉得在楚景茂去西北前接触些朝务也是一件好事。


    能让楚昭宁带着,这样楚景茂能快速掌握大周朝运行的财政命脉与治理逻辑。


    掌握大周朝的各个税赋来源、军费调度、地方收支等核心数据。


    有利于楚景茂的快速成长。


    “也好。”说着他看向女儿,“绛珠和云锱也跟着,不可任性妄为。”


    “女儿明白了。”楚昭宁轻声应道。


    次日清晨,宁国公的马车在户部衙门前停下。


    楚昭宁掀开车帘,望着那庄严肃穆的衙门大门,心跳不由加速。


    这是她第一次正式踏入朝廷重地,既紧张又兴奋。


    宁国公率先下车,身后跟着楚昭宁、楚景茂以及绛珠、云锱两名丫鬟。


    郑大人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宁国公亲至,连忙上前行礼:“国公爷亲临,下官有失远迎。”


    宁国公摆手:“郑大人不必多礼。小女就托付给大人了。”


    他转向楚景茂,“元哥儿,照顾好你姑姑。”


    楚景茂郑重点头:“孙儿明白。”


    郑大人引众人入内,来到一间僻静的公房。


    公房显然是新收拾出来的,窗明几净,临窗一张大案几上整齐地码放着两箱账册。


    “五姑娘,这是近两个月的账册。”郑大人指着账册介绍道,“这位是户部主事周明,将协助您工作。”


    周明上前行礼,眼中带着好奇与怀疑。


    这位刚刚及笄的闺阁姑娘,真能看懂户部繁杂的账册吗?


    楚昭宁点点头,径直走到案几前,随手拿起一本账册翻看起来。


    她的目光在纸页上快速移动,手指不时在某些数字上轻点,嘴里还小声念叨着什么。


    不过片刻,她已发现了几处明显的纰漏,心中暗叹,户部的记账竟如此混乱。


    宁国公见状,对郑大人道:“下衙时我会派车来接。”


    郑大人拱手:“国公爷放心。”


    待宁国公离去,郑大人轻咳一声:“五姑娘,陛下的意思是请您协助制定新的账务科目目录,修改做账表格……”


    楚昭宁头也不抬:“嗯,我看到了问题。”


    她突然抬头,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你们现在的记账法太简单了,根本不适合官府。”


    郑大人和周明面面相觑。


    简单?户部的账册可是出了名的繁杂难懂。


    楚昭宁已经拿起炭笔,在一张白纸上快速画了起来:“官府的账务和商户的账务完全不同,需求会更复杂。”


    她边画边解释,“首先要有预算科目体系,分为类、款、项、目四级;然后是收支分类,要区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


    “公共预算包含了度支、上供与留州等。政府性基金包含了榷税、杂征与羡余等。国有资本经营则包含了官营、皇庄与公廨本钱等……”


    郑大人听得目瞪口呆,这些名词他闻所未闻。这些理论从何而来?为何从未在朝中听人提起过?


    周明却越听眼睛越亮,忍不住凑近细看。


    楚昭宁继续滔滔不绝:“…还要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所有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固定资产要单独建账管理...年终要做决算报告…”


    郑大人额上渗出细汗,他原以为只是改进记账方法,没想到楚昭宁提出的是一整套全新的财政管理体系。


    他暗自叫苦,这改革若真推行,户部上下怕是要忙得人仰马翻了。


    “五,五姑娘,”他结结巴巴地打断,“这些…这些都要做?”


    楚昭宁歪着头想了想:“可以先从最基础的开始。”


    她突然停下,眨了眨眼,“太子派来的书吏呢?”


    郑大人一愣:“还未到……”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两名身着青色官服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恭敬行礼。


    “下官东宫典簿张谦。”


    “下官东宫录事赖安源。”


    “奉太子殿下之命,前来协助五姑娘。”


    楚昭宁打量着两人,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太子的人?是来监视,还是来学习的?


    她慢悠悠地说:“正好,我需要人记录。”


    指了指周明和两名书吏,“你们三个,把我说的都记下来。”


    三人连忙取出纸笔。


    赖安源悄悄打量着这位传闻中的楚五姑娘,果然如传言般聪慧过人,只是不知这改革方案是否真能落地。


    楚昭宁继续讲解,语速飞快,时不时在白纸上画出各种图表。


    郑大人和周明埋头记录,生怕漏掉一个字。


    楚景茂站在一旁,警惕地观察着两名东宫来客。


    他注意到那个叫赖安源的录事,眼神总是不经意间瞟向楚昭宁,带着几分探究和好奇。


    绛珠也察觉到了异常,手按在剑柄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她悄无声息地挪动位置,将楚昭宁与两名陌生人隔开。


    不知不觉已到午时,郑大人叫了茶点进来。


    楚昭宁一边吃着桂花糕,一边继续解释审计监督制度,糕屑沾在嘴角都浑然不觉。


    “…所以要有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双重监督,审计报告要直接呈送陛下…”


    她突然停下,看向郑大人,“陛下真的会看这些吗?”


    郑大人肃然道:“陛下励精图治,事关朝廷财政,必定亲阅。”


    楚昭宁点点头,继续埋头写画,若真能得陛下重视,这改革或许真有希望。。


    周明如获至宝地捧着那些图纸,眼中满是敬佩。


    窗外,一个修长的身影悄然离去,没有惊动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