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外邦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截面只有可怜的五层酥皮,内馅颜色发暗暗,与沁芳斋的十二层酥皮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尝了一口,甜腻中带着微微的苦涩,让她不禁摇头,味道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接着,她让惊蛰把几种奶茶都倒进小杯子里,挨个品尝。
“这家太甜,这家的茶味太重。”她小脸皱成一团,直到尝到第三家时,突然顿住,眼睛微微睁大,“这个,味道不错。”
那是一款茉莉奶绿,茶香与奶香融合得恰到好处,虽不及沁芳斋的精致,却胜在清新怡人。
刘叔和惊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
楚昭宁却撑着下巴陷入沉思,她忽然想起前世曾经风靡一时的药食同源奶茶,那些将传统中药材与现代饮品完美结合的产品。
比如阿姣珍珠奶茶,当归白芍奶盖,茯苓红枣奶茶、当归黄芪奶茶、无花果百合雪梨奶茶、菊花决明子枸杞奶茶等等。
宁国公府的库房里储藏着不少名贵药材,正好可以用来试验新品。
“刘叔。”楚昭宁突然开口,手中的团扇轻轻摇动,“我有些新的想法,回头我找刘妈妈试试看看可不可行。”
“如果可以,我们的奶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每个月都能推出款新品。”
不过,现在夏天,可以先推出奶盖。
想到这,她转头看向刘叔:“刘叔,先去准备鲜奶、奶油和盐,我们现在试试,要是成了,明天就可以先推出一款新品。”
沁芳斋的后厨里,楚昭宁站在小板凳上,亲自指挥厨娘们尝试制作奶盖。
第一次,奶泡太稀,倒入茶中后直接沉了下去,与茶汤融为一体。
楚昭宁咬着下唇,小脸上写满不甘:“再来。”
第二次,盐放多了,咸得惊人。
第三次尝试时,整个后厨都屏住了呼吸。
只见奶泡绵密如云,轻轻浮在琥珀色的茶汤上,形成完美的分层
“成了。”楚昭宁欢呼一声,从小板凳上跳下来,开心地拍起手来。
她小心翼翼地捧起青瓷杯,先凑近闻了闻,奶香中带着淡淡的咸味,与茶香交织在一起,令人食指大动。
她抿了一小口,咸甜的奶香与清冽的茶味在口中交融,让她惊喜地睁大了眼睛。
那口感如丝绸般顺滑,奶香浓郁却不腻口,茶味清新却不苦涩,完美平衡。
“你们都尝尝。”她迫不及待地让每个人都试了一口。
刘叔细细品味后,眼中闪过惊艳:“五姑娘,这个味道,真的很特别。”
“是吧是吧。”楚昭宁得意地晃着小脑袋,“明天我们就推出这个新品,名字就叫,雪顶香茗。”
她越说越兴奋,语速也越来越快:“对了,奶茶也可以加,不过要加一文钱,还可以在奶盖上撒些抹茶粉,或是淋些焦糖……”
她突然想到什么,竖起一根手指强调:“不过,要注意,只能加在冷饮里,热饮会把奶盖融化掉。”
小脸因为激动而泛着红晕,眼睛亮得像星星。
刘叔的双眼也变得闪闪发亮:“五姑娘果然聪慧过人。这奶盖茶定能让我们铺子又火一把。”
夕阳西下时,楚昭宁才恋恋不舍地离开铺子。
马车上,她靠在惊蛰肩头,眼皮开始变得沉重。
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如同催眠曲,让她昏昏欲睡。
忽然,一阵奇怪的语言传入耳中,楚昭宁瞬间清醒过来。
她撩起窗纱的一角,只见四五个黄发白皮、衣着奇异的外国人正站在油条摊前,比手画脚地交谈着。
其中一人穿着猩红色的紧身上衣,腰间配着细长的佩剑,正试图用蹩脚的官话与摊主沟通。
二十五世纪,世界的语言已经统一成华语,很多国家的语言都已经慢慢消失了。
所以,楚昭宁也没机会学习其他的语言。
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猛地坐直身子,小手不自觉地攥紧了窗纱。
这些外国使节的到来,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惊蛰,改道去鸿胪寺。”她的声音因急切而略微发颤,“快!”
惊蛰被她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姑娘,这个时辰去鸿胪寺做什么?”
“现在就去,我有急事找大哥。”楚昭宁的心里开始盘算着那些外国使节可能带来的东西。
这个时代,正是新大陆作物开始向全球传播的关键时期。
那些被大周视为蛮夷的藩人,口袋里装着的可能是解决饥荒的高产粮种。
不知能救活多少饥民。
马车转向皇城方向驶去。
楚昭宁心跳加速,前世那些农业数据在她脑海中飞速闪回。
土豆、玉米、地瓜、南瓜……这些高产作物若能引入大周,将彻底改变大周朝的农业格局,不知能救活多少饥民。
鸿胪寺坐落在皇城东南角,朱红大门前站着两排身着铠甲的侍卫。
楚昭宁的马车刚停下,就有侍卫上前阻拦。
“宁国公府五姑娘求见家兄楚少卿。”惊蛰上前通报。
侍卫面露难色:“楚大人正在会同馆接待外使。”
楚昭宁已经自己跳下马车,她今天穿着鹅黄色襦裙,发间只簪了一支珍珠步摇,看起来就是个寻常官家姑娘。
但当她抬起头,那双眼睛里的急切与坚定让侍卫不由得退后半步。
“无妨,我在此等候便是。”楚昭宁微微颔首。
侍卫见她如此通情达理,神色缓和了些:“那请五姑娘到偏厅稍候,待楚大人忙完,小的立刻通传。”
楚昭宁点头致谢,吩咐惊蛰派人回府交代一下她的行踪,然后随侍卫进入鸿胪寺。
穿过几重院落,她被引至一处清雅的偏厅。
厅内陈设简单,一张红木案几,几把圈椅,墙上挂着几幅山水。
楚昭宁坐下后,指尖轻轻敲击着椅子扶手,心里盘算着待会儿如何跟自家大哥说。
忽然,传来压低的声音。
楚昭宁眼睛一亮,立刻起身走到窗边,悄悄掀起一角窗纱往外看。
“那些红毛夷又在抱怨了,说什么大周不尊重他们。”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男子讥讽道,手中摇着一把折扇。
“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蛮夷小国,皇上肯接见已是天大的恩典。”另一个同僚附和道,语气中满是不屑。
“就是。”第三个人接话,“尤其是那个英吉利的,整天摆着张臭脸,好像我们欠他什么似的。”
讨论声随着脚步声渐渐远去。
楚昭宁看在眼里,若有所思。
高卢、英吉利、佛郎机、红毛夷,试图效仿周边的国家加入朝贡贸易体系。
可惜徽文帝早给这些“西夷”定了性,化外之民,不足与谋。
这些使节在自己的国家都是贵族,哪曾受过这般轻视?
只是国力不如大周,又身在异国他乡,不得不忍气吞声罢了。
讨论声随着脚步声渐渐远去。
她轻轻叹了口气,坐回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