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赵顺上门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赵顺骑着马来到王家庄时,后背的衣衫已经湿透,湿漉漉地贴在皮肤上。


    七月的日头毒辣,连路边的野草都蔫头耷脑地蜷曲着叶片。


    村口的槐树下几个光着膀子的汉子正蹲着抽旱烟,铜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


    见他来了,慌忙把烟锅子往鞋底上磕了磕,一溜烟钻进了最近的土坯房里。


    “赵管事,您、您找谁?”王铁柱从草垛后探出头来,认出这人是贵人家的管事。


    赵顺利落地翻身下马,他随手掸了掸衣襟上并不存在的尘土,温声道:“铁柱,是你啊。王村长家怎么走?”


    “在、在村中间那棵大槐树旁边。”王铁柱结结巴巴地回答。


    刚说完,撒腿就往村里跑,边跑边扯着嗓子喊:“村长爷爷!贵人家的赵管事来啦。”


    赵顺望着年轻人仓惶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


    他牵着缰绳缓步进村,马蹄踏在黄土路上,沿途的土墙后不时闪过窥视的眼睛。


    几个总角孩童从麦秸垛缝隙里探头,却在与他目光相接时,“哗”一下散开。


    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种诡异的寂静中,连看家狗都反常地没有吠叫,只有蝉鸣在灼热的空气中撕扯出刺耳的声浪。


    王村长坐在自家院里的榆木墩上修补破旧的竹筐,篾刀在粗糙的手指间灵活地穿梭。


    突然听见外头的喊声,手里的篾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他的双手突然不听使唤地颤抖起来。


    昨日那群衣着华贵的贵人突然造访,他整宿都没睡好,生怕村里哪个不懂事的孩子冲撞了贵人,给村子招来祸事。


    透过篱笆缝隙,他看见赵管事正将马拴在门前的歪脖子枣树上。


    王村长的腿肚子开始打颤,额头上沁出豆大的汗珠。


    完了,定是昨日冲撞了贵人,今日派人来问罪了。


    他胡乱抹了把脸,强撑着迎出去,腰已经不自觉弯了下去。


    “赵管事来啦。”王村长慌忙站起来招呼道,“快,快请进来。”


    赵顺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王村长不必多礼。今日前来,是有好事与您商量。”


    王村长愣住了,布满老茧的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


    好事?他们这样的穷村子能有什么好事?


    他偷偷打量着赵顺的神色,见他面带微笑,不像是来问罪的,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赵顺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歪斜的土墙和漏风的茅屋,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正屋门楣上贴着褪色的门神像,被雨水冲刷得只剩模糊轮廓。


    “我家姑娘昨日回府后,一直惦记着村里的情况。”赵顺清了清嗓子,“她想了个法子,或许能帮乡亲们增加些收入。”


    王村长瞪大了浑浊的眼睛。


    那个看着不过五岁的小女娃?能想出什么法子?


    但这话他自然不敢说出口,只是连连作揖:“贵人慈悲,贵人慈悲……”


    “赵管事,请屋里坐。”王村长做了个请的手势,回头朝屋里喊道:“老婆子,把去年攒的野山茶沏上。”


    屋内比想象中还要昏暗。


    唯一的光源是从巴掌大的窗户透进来的阳光,照出空气中漂浮的尘埃。


    土炕上铺着打满补丁的草席,角落里堆着几个瘪瘪的粮袋。


    王村长手忙脚乱地用袖子擦了擦唯一的一把木凳,赵顺却摆摆手,直接在炕沿坐下。


    这个举动让老人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


    王村长的妻子哆嗦着端来两碗茶水,粗陶碗边沿有道醒目的缺口。


    “多谢。”赵顺接过茶碗轻抿了一口。


    “王村长别紧张。”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这是府上厨娘做的绿豆糕,五姑娘特意嘱咐带给昨天那几个孩子的。”


    王村长盯着那包精致的点心,油纸透出淡淡的甜香,让他的喉结不由自主地上下滚动。


    赵顺朝他善意地笑了笑,说道:“昨日我家姑娘来村里一趟,见孩子们面黄肌瘦,回去后辗转难眠。”


    “今早天不亮就来找我,说要帮村里人想个营生的法子。”


    王村长瞪大眼睛,布满老茧的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衣角。


    帮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贵人能图他们这些穷棒子什么?


    赵顺不紧不慢将楚昭宁的计划娓娓道来。


    王村长的眼睛越瞪越大。


    这些规划井井有条,绝非一个四岁孩童能想出来的。


    他偷偷掐了把自己的大腿,疼得直咧嘴,不是做梦。


    “赵管事。”王村长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却带着颤抖,“这、这得多少本钱啊?我们村穷得叮当响,连鸡苗都买不起……”


    赵顺微微一笑:“国公府可以无息借给你们本钱,三年内还清即可。我们还会派专人教你们养殖的手艺。”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契约,“这是契约,您先看看。”


    王村长手里的陶碗“咣当”一声掉在地上,混浊的茶水洒了一地。


    “这…这…”王村长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脑子里乱成一团。


    他想起曾听说过隔壁县好像也有一个大户说借钱给附近的村民,结果那年旱灾,还不上钱的村民不是卖了地就是卖了儿女……


    赵顺看出他的顾虑,从袖中取出一份契约:“白纸黑字写得明白,如遇到天灾人祸的,还债时间顺延三年。”


    “国公府不图别的,就是想给府里的姑娘、少爷们积点福。”


    王村长接过契约,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过纸面。


    他识字不多,但国公府三个大字还是认得的。


    “赵管事。”王村长咽了口唾沫,“这么大的事,我得跟村里的老少爷们商量……”


    “自然。”赵顺站起身,“明日我再来听答复。对了……”


    走到门口时,他突然转身,“参与的人家,每户需派个年轻后生来府里学三个月的养殖手艺。”


    送走赵顺后,王村长一屁股坐在门槛上,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老婆子从厨房探出头:“当家的,贵人说什么了?”


    王村长抹了把脸:“说,说要帮咱们发财。”


    他自己都觉得这话荒唐,可那白纸黑字的契约就攥在手里,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