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治家之能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那枚银制书签此刻正贴着她的心口,冰凉的金属已被捂得温热。


    李姨娘忽然想起十六岁那年自己初入府时的情形。


    那日的阳光也如今日这般好,崔令仪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腕间的翡翠镯子映着天光。


    说出的每个字都像玉磬敲在她心上:“既进了这个门,就要守国公府的规矩。”


    那时的她,每日里都尽可能缩在偏院的角落里,连走路都要数着步子,生怕多走一步就会坏了什么不成文的规矩。


    晨昏定省时站在最末位,用膳时不敢夹第三筷子菜,连呼吸都像是种奢侈。


    如今她的女儿终于不必重蹈覆辙,可以堂堂正正地做正室夫人,不必看人脸色度日。


    这个认知让李姨娘眼眶发热,她拿起桌上的桃木梳,开始为女儿梳理长发。


    “傻孩子。”李姨娘继续梳着发尾,声音轻得像叹息,“这是你的终身大事。”


    她扳过女儿的肩膀,强迫她直视自己眼睛:“告诉姨娘实话。”


    楚明柔睫毛颤了颤,终于轻声道:“季大人,看着是个端方君子。”


    话音未落,自己先羞得低下头去


    李姨娘眼眶一热。


    她想起季淮安行礼时挺直的脊背,想起他听国公爷说话时微微倾身的姿态。


    “家风清正比万贯家财要紧。”李姨娘从妆奁底层取出个锦囊,倒出几粒金瓜子。


    金瓜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室内格外清晰。


    “季家虽只有世袭的指挥佥事之职,但胜在没有公婆掣肘。”


    她将金瓜子排成个小塔,“你父亲说,那孩子在金吾卫当差三年,从不参与那些吃酒赌钱的勾当。”


    楚明柔捏着衣角的手松了松,她记得季淮安说话时不疾不徐的语调。


    记得他看向自己时眼中那一瞬的惊艳,也记得他临走时看她的那个眼神


    “最要紧的是…”李姨娘突然压低声音,“他在你父亲手下当差。”


    金瓜子被推倒又立起,“将来若有什么,总有个说理的地方。”


    窗外传来粗使婆子和丫鬟的轻声细语,隐约能听见季大人、四姑娘等字眼。


    李姨娘眉头微蹙,起身关紧了雕花窗。


    木窗合拢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将那些闲言碎语隔绝在外。


    再转身时,脸上已换了肃然神色:“四姑娘,姨娘今日要教你些体己话。”


    “做正头娘子不比当姑娘。”她从怀中取出一本蓝皮册子。


    “治家如烹小鲜,火候差一分便是天壤之别。”


    册子扉页上《中馈录》三个簪花小楷微微泛黄,“这是夫人让我转交给你的。”


    楚明柔翻开册子,里面细细记载着四季衣裳如何熏香、不同宾客该上什么茶、甚至各房下人的月例银子该怎么发放。


    她突然明白为何国公府十几房姨娘,却从不见有人敢在崔令仪面前造次。


    这份治家之能,便是最大的底气。


    “姨娘…”楚明柔突然扑进李姨娘怀里,闻到熟悉的沉水香。


    这个怀抱从小就是她的避风港,如今却要学着离开她了。


    李姨娘抚着女儿的发,十六年的光阴仿佛都在指间流过。


    她想起楚明柔第一次学走路时跌跌撞撞的样子,想起她开蒙时摇头晃脑背《千字文》的模样,如今竟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记住,嫁妆是你的底气,贤名是你的铠甲。”


    李姨娘指向正房的方向,“明日开始,夫人会教你掌管中馈,你每日卯时正到正院去,跟着夫人好好学。”


    “记住了,多看少说,不懂就问,夫人既然教了就不会藏私。”


    “你中馈管得好,以后也是夫人的体面。”


    母女俩聊到三更梆子响时,春桃来添第三回灯油。


    灯芯爆出个灯花,李姨娘说是好兆头。


    楚明柔望着跳动的烛火,忽然对未来生出几分期待。


    回到季淮安离开后,崔令仪来到老夫人住的翠微堂。


    刚踏进院门,就听见里面传来银铃般的笑声。


    果然看见楚昭宁正趴在老夫人膝上,嘴里塞满了桂花糖,两颊鼓得像只偷食的小松鼠。


    “你这孩子,又偷跑去看热闹。”崔令仪板起脸,却见小女儿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无辜。


    老老夫人布满皱纹的手轻抚楚昭宁的发顶,笑道:“我们昭宁是关心姐姐,是不是?”


    楚昭宁从老夫人怀里露出半张小脸,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对,我只是想看看未来姐夫长什么样子嘛!”


    她说着,又往嘴里塞了块糖,甜得眯起了眼睛。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嗜糖如命。


    崔令仪看着小女儿这副模样,想板起脸却怎么也狠不下心来。


    楚昭宁长得极像她年轻时的模样,尤其是那双灵动的杏眼,让她每每想要严加管教时都会心软。


    她的话没说完,楚昭宁已经扑到她腿边,仰着小脸撒娇:“唉呀,我就看看嘛。为了姐夫长得可真好看,就是太严肃了,像块冰似的。”


    崔令仪被逗笑了,伸手将小女儿揽入怀中


    二十几年前她刚嫁入宁国公府时,也是这般天真烂漫的年纪。


    时光荏苒,如今孙子有了。


    老夫人笑眯眯地看着母女俩:“昭宁还小,好奇是正常的。我像她这么大时,还躲在屏风后偷看过我兄长相看呢。”


    “母亲,您就惯着她吧。”崔令仪无奈地笑了,“再过几年也该学规矩了,这般跳脱的性子,将来可怎么找婆家。”


    楚昭宁朝崔令仪做个鬼脸,又钻回老夫人怀里。


    “今日相看很顺利。”崔令仪转向老夫人,“明柔的婚事应该很快就能定下来。”


    老夫人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明柔怎么说?”


    虽然楚明柔是庶出,但终究是她的血脉。


    在这深宅大院里浸淫数十载,老夫人比谁都明白,女子的婚事关乎一生幸福。


    崔令仪唇角微扬:“明柔性子内敛,但看得出来对季大人很满意。”


    她顿了顿,补充道,“季家虽是侯府,但家风清正。淮安那孩子,我看着也是个有担当的。”


    闻言,老夫人满意地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既然孩子喜欢就行,偌大的宁国公府在这里,不用担心楚明柔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