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相看二
作品:《不争宠的皇后突然无敌了》 “见、见过季大人。”她鼓起勇气抬眼望去。
楚明柔只觉得呼吸一滞。
他生得剑眉星目,鼻若悬胆,下颌线条坚毅却不显冷硬。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淡淡的琥珀色,温和而通透,像是能看进人心里去。
这让她心头一跳,又赶紧低下头去。
长乐侯哈哈一笑,拍了拍季淮安的肩膀:“淮安这孩子我看着长大,品性能力都是一等一的。”
说着转向宁国公,神色忽然郑重起来,“他父亲与我乃是至交,当年在西北战扬上救过我的命,可惜去得早……”
神色间流露出真切的哀伤。
季淮安微微垂眸,浓密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很快又抬起:“侯爷过誉了。属下不过尽忠职守,不敢辱没先父名声。”
宁国公满意地捋着胡须,眼角堆起笑纹:“淮安在我手下当差三年,确实勤勉。上月查获私盐案,就是他带人连夜蹲守……”
话说到一半,被崔令仪一个眼神止住了。
毕竟在闺阁姑娘面前谈这些打打杀杀的事,实在不合时宜。
楚明柔安静地站在李姨娘身侧,双手交叠置于腹前,是最标准的闺秀姿态。
目光却不自觉地被季淮安腰间佩戴的白玉所吸引。
那是一枚雕刻着松鹤纹的玉佩,玉质莹润如凝脂,鹤羽纤毫毕现,松针错落有致,显然是出自名家之手。
崔令仪轻咳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明柔虽为庶出,但自幼读书习字,女红中馈也都学过。性子安静,最是省心。”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庶女身份,又不失体面。
碧纱橱后面的李姨娘悄悄松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帕子。
季淮安闻言,郑重地又行一礼:“久闻楚姑娘蕙质兰心,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的目光坦荡,既不过分热切,也不显得敷衍。
宁国公府的庶女虽然身份不高,但毕竟是国公血脉。
有这层关系在,叔叔一家总该有所顾忌。
至于庶女的嫁妆多少,他并不在意,只要能保住父亲留下的家业就好。
楚明柔感觉脸颊发烫,心跳如擂鼓。
这位季大人看起来并不因她的庶出身份而轻视她,反而目光中带着真诚的欣赏。
“明柔,给季大人奉茶。”崔令仪轻声吩咐。
楚明柔深吸一口气,接过丫鬟递来的青瓷茶盏,缓步走向季淮安。
她的手指微微发抖,生怕将茶水洒出来。
当她将茶盏递出时,季淮安接茶的手有意无意地托了一下她的手腕,动作极轻,却让她心头一颤。
“多谢楚姑娘。”他的声音低沉温和,像是冬日里的一缕暖阳。
楚明柔抬眼,正对上他琥珀色的眸子,那里面似有千言万语,却又含蓄克制。
楚明柔慌忙退后两步,差点踩到自己的裙角,耳尖瞬间红得能滴出血来。
李姨娘见状,心脏吓快跳出来,还好没有出丑。
长乐侯夫人见状,笑着打圆扬:“两个孩子看起来倒是般配。淮安性子沉稳,明柔温柔贤淑,正是天作之合。”
宁国公捋须微笑:“淮安年少有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明柔能许配给他,是她的福气。”
显然对季淮安满意得不得了。
季淮安微微低头:“国公爷谬赞了。能得楚姑娘为妻,是晚辈的福分。”
他说这话时,目光真诚地看向楚明柔,让她心头又是一阵悸动。
崔令仪满意地看着这一幕,李姨娘也对季淮安的态度非常满意。
相看结束后,众人移步花厅用膳。
八仙桌上摆着时令菜肴:春笋煨火腿、清蒸鲥鱼、樱桃肉……
楚明柔安静地坐在崔令仪身旁,小口吃着面前的翡翠羹,偶尔偷瞄一眼对面的季淮安。
季淮安正与宁国公谈论朝中事务,察觉到她的目光,突然转头冲她微微一笑。
那笑容如春风拂面,让楚明柔手中的银箸差点滑落。
她急忙低头,却看见自己映在羹汤中的倒影,唇角不知何时已悄悄上扬。
午膳过后,长乐侯夫妇起身告辞时,崔令仪注意到季淮安的目光在楚明柔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那眼神如同蜻蜓点水,却在她这个过来人眼中无所遁形。
“国公爷留步。”长乐侯拱手行礼,腰间玉佩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今日叨扰多时,改日定当在寒舍设宴相请。”
宁国公捋须微笑:“侯爷客气了。”
楚明柔站在崔令仪身侧半步之后,低垂的眼睫在脸上投下两弯浅影。
季淮安落在最后,趁着众人寒暄的间隙,袖中手指微动,一个锦缎织就的锦囊便悄无声息地滑入楚明柔虚握的掌心。
“一点小心意。”他低声说完,便快步跟上长乐侯夫妇离开了。
楚明柔攥紧锦囊,丝缎面料在她掌心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如同她此刻躁动的心跳声。
锦囊上绣着暗纹,指尖抚过能感受到凹凸的纹路,却不敢低头细看。
她将它藏进袖中,丝绸的凉意贴着腕间脉搏,像藏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回到自己的屋子后,她才敢打开,里面是一枚精致的银制书签,上面雕刻着兰草图案,背面刻着“蕙质兰心”四个小字。
“姑娘,这是什么?”贴身丫鬟青杏好奇地凑过来。
楚明柔急忙将书签藏入袖中,脸上却掩不住笑意:“没什么,去把我的《诗经》拿来。”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春桃的声音隔着门帘传来:“姨娘回来了。”
“姨娘。”楚明柔刚抬头,就看到掀帘进来的李姨娘。
“四姑娘。”李姨娘在女儿身旁坐下,伸手抚平她衣襟上并不存在的褶皱,“今日见的季大人,你觉得……”
话未说完,就看见女儿耳尖泛起薄红,那颜色一直蔓延到脖颈,直至领口处消失不见。
李姨娘心头一动,这是相看上了?
她太了解自己的女儿,这般的情态,分明是已经动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