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到访吴郡

作品:《崔山嘉

    崔山嘉第一次到吴郡。


    距离她第一次供给卫观军用已经过去四年,他手底下的将士们都知道崔山嘉这个人,只是见过她的不多。


    见过万锦和原秀的人要多一些。


    崔山嘉原本以为卫观的军营里只有男子,未曾料得会在这里见到一位女子。


    那姑娘好奇地打量着她。


    看起来她对着座军营很熟悉。


    殷绪为她介绍:“这是前吴郡郡守之女,晏铃晏姑娘。”


    他又要将崔山嘉介绍给晏铃,晏铃抢先道:“我知道你。”


    “你是明光里的崔山嘉。”晏铃说。


    崔山嘉却不知道她,殷绪又道:“晏郡守去后,吴郡没有新的郡守上任,晏姑娘就帮着处理事务,也常往来军中。”


    晏铃笑道:“我特地来见你。”


    崔山嘉问:“你知道我要来?”


    她此行也不过随性而起,事先并无人知晓。


    晏铃又道:“每回万管事或是原将军来,我都会过来,就是想见你一面。”


    “见我?”崔山嘉不解,“见我作甚?”


    晏铃感慨道:“吴郡这些年能如此平稳,都是姑娘全力相助的功劳,理应拜会。”


    崔山嘉道:“吴郡位置紧要,一旦有失,太南、太北两郡都会受到冲击,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卫观插进话来:“我还当你是为着我才如此不遗余力的帮助,原来不是。”


    “兄长。”崔山嘉回头道。


    阿凉冷着脸,并不想见到卫观。


    这两年他魔疯一般练武,崔山嘉说她不会为任何事物和人退让,那他就会站在她前面,挡住所有袭向她的风雨。


    “你来也不同我说一声,等我去接你才好。”卫观脸颊上还挂着汗珠,大约刚从训练场上下来。


    “我不过是一时兴起,随万管事走一遭罢了。”崔山嘉又朝万锦道:“你去罢。”


    万锦便带着人走了,原秀的四个徒弟也跟着,她们亦是头一回来,都有些兴奋,崔山嘉就叫她们去帮万锦,唯翁妙觑了阿凉一眼,见他不动,生忍住了好奇,不肯走。


    晏铃道:“久闻崔姑娘之名,今日总算是见着了,万要给我个机会做东,好生招待一番才是。”


    卫观道:“自有我招待她,你莫与我抢。”


    他们应当很熟识,说起话来也无多少顾忌。


    殷绪在后头看着,忽然皱起眉头和旁边的人说,“咱们将军身边的女子可都不简单。”


    旁边那人回他:“你觉得谁合适?若论身份,自然以崔姑娘为尊,崔家势大,若为将军筹谋,可谓一片坦途,只她年龄小了些,不及晏姑娘年岁正好,可晏姑娘身后无人,只怕将来不能助力将军。”


    他是这个也舍不下那个也舍不下,干脆道:“不若两个都娶了最好。”


    前头崔山嘉的那个高挑使女回头看他一眼,眼神冰凉满是杀意。


    殷绪捂住侯疆的嘴,想必是被对方听见了他的胡言乱语,他素来口无遮拦,没少为言语得罪人。


    他对着崔山嘉和晏铃评头论足已是十分无礼,更将二人做比,已有调笑看轻的意思。


    卫观轻飘飘看了侯疆一眼,将他看得后背冷汗直流,必然也是听见了他说的话。


    他们说话声音虽小,却躲不过他的耳朵。


    侯疆闭紧嘴,不敢再说。


    崔山嘉和晏铃无所察觉,正在约定明日游玩,她们倒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崔山嘉看上了她治理吴郡的本事,从前不知道吴郡的所有事情都是晏铃一手抓的,若早知道,她定然早早就要来这一趟。


    皇帝让崔十六做泗县的县令,还一并代管归入太南郡的另外两县,他没有经验,西千和万锦也没有经验,只能摸索前进,其中遇上了不少难题。


    卫观被两个姑娘排除在外,默默落在后头,侯疆的步子越迈越小,走得扭扭捏捏,卫观道:“自去领罚,不可再犯。”


    侯疆苦着一张脸走了,卫观又看向殷绪,殷绪满脸无辜,他不过有感而发,并无侯疆所说之意,偏话头由他提起,他也有责任。


    崔山嘉和晏铃都是值得尊重的女子,他们在吴郡驻军的建设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也一样。”卫观道。


    于是殷绪也低着头走了。


    阿凉悄声和翁妙说:“警醒着点。”


    然后消失不见。


    翁妙以为他要去出恭,他虽做使女打扮,但她知道他是个男的,还因为他是个男的这事,主君差点和崔夫人起了龃龉。


    他总不能大摇大摆地往她们姑娘用的地方去,又不想暴露身份的话只能自己去寻个地方解决了。


    阿凉很快回来,没有异常。


    崔山嘉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做声。


    到崔山嘉离开军营,殷绪和侯疆都没有再出现,卫观送崔山嘉到晏铃处住下折返回来,就见殷绪欲言又止地站着,问他什么事,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侯疆抱着手臂缩在墙角,已无脸见人。


    他被人打了一顿,还是个女子。


    对方丝毫没有要隐藏身份的意思,就是崔山嘉身边那个用冰冷目光看他的使女。


    看起来漂漂亮亮的,打起人来凶悍无比。


    原本他想着,既然将军罚他了,那一定是他说错了话,既然是他说错了话,那他让一让也就是了,左右不过是个使女,下手能有多重?


    人崔大小姐不开心了让人打他两下他也认了。


    谁知这姑娘如此凶猛,别说他最开始的时候是不想还手,而是即便他最开始的想还手,他也还不上手。


    就只有被按着打的份儿。


    侯疆顶着一张青紫交接的脸,浑身上下还有多处骨折,不躺上两三个月别想好全。


    他正又羞又怒,他家将军非但不安慰他,还冷笑一声,扭头就走。


    分明是在嫌弃他丢人。


    殷绪急着追卫观的脚步,边追边扭头叮嘱侯疆:“你这碎嘴的臭毛病且改了罢。”


    侯疆哼哼两声,他这也不是故意的啊,他这嘴就不听脑子使唤,自己个往外蹦,他能怎么着?拿块布给它塞上?


    “崔大小姐的人在咱们军营里打人,这事可不好办呢?”殷绪试探道。


    “怎么不好办?”卫观问他。


    殷绪为难:“到底是军营,若这样由人自由来去,军队的脸往哪里放?”


    他话音一转,又道:“可崔大小姐不同于旁人,咱们仰赖她多年,不然早撑不下去。”


    到底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所以呢?”卫观还是不给他定论。


    殷绪干脆道:“要不然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卫观不接话走了。


    阿凉悄悄走悄悄回,没有惊动到任何人,侯疆也不好意思将这样的事情往外说,于是崔山嘉也不知道他溜出去打人去了。


    她虽觉得阿凉似乎有几分异常,但她和晏铃聊得入神,也就将这件事放下了,若真有事,翁妙会来告诉她。


    翁妙得知了也十分气恼,要她说,谁也配不上她家主君,那些个男人见到个姑娘,脑子里就只想着下三路的事情。


    从前她们接触的武人要么都是女子,要么就是崔山嘉父母给的部曲,没有人敢说这样极其不尊重的话。


    想来这才是军营常态。


    如卫观将军那样的反倒才是少数。


    这种事情计较或者不计较都显得尤为憋屈,她不想说出来污了崔山嘉的耳,心里却对这些人极为不屑。


    有本事倒是别吃她们家的粮啊。


    真是给他们脸了。


    她气不过,寻思着走之前她必须去教训那侯疆一顿才成。


    吴郡的气质要坚硬一些,太北郡相对来说要更温润,这似乎和当政者的风格有关。


    卫观要坐稳吴郡,必须要用铁腕,否则只会被吃干抹净随手丢弃。


    崔山嘉有些好奇太南郡的风格会是什么样的。


    她爹名义上是太南郡的代管郡守,只是自她因受到燕国挑衅而强行收回四县之后,便已暗中将太南郡的治理转交在她手上。


    明光里在太南郡里扎下根,西千和万锦都长时间地留在那里,又有崔十六配合,太南郡正朝着她粮仓的设想发展。


    吴郡是边境,太南郡也是。


    只不过吴郡紧临高翎国和古燕国,是此两国直入内陆的必经之路,不论是高翎国还是古燕国,若要攻虞,吴郡是最好的选择。


    而太南郡却只与古燕国相连,且位置不算紧要。


    原本有天险可守,后来丢了白云关及背后诸县,已无险可守,如今又有了粮仓之势,燕国若要攻虞,必然不会放过太南郡。


    被燕国抢走的剩余两县还是该拿回来才好。


    尤其是白云关。


    不然燕国大军来袭,恐长驱直入难以阻拦。


    “明日启程,去太南郡。”崔山嘉道。


    她和晏铃辞别,晏铃很是不舍。


    自她父亲去后,她整日忙于吴郡事务,身边已经没有了可以说话的朋友。


    从前的友人几乎都和她说不到一起,很多人都不理解她,有些人理解她,却不能同行,她觉得乏力。


    好像她知道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要宣之于口,却无从说起,而听见的人也很难和她产生相同的感觉。


    直到崔山嘉的到来。


    她们甚至不必开口,就知道对方和自己一样。


    她们在为同一件事努力。


    崔山嘉比她更决然,不留退路地往前走,一旦失败,她就会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