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雪松(下)

作品:《北方的笔友

    晚自习的铃声刺破暮色时,苏荔的手指还悬在课本的折角处。江圆的手肘重重撞在她肩头,书包拉链哗啦作响:"快走!论坛说他这会儿准在古籍区!"


    图书馆的旋转门吞吐着凉意,中央空调的嗡鸣里浮动着雪松香的残影。苏荔的帆布鞋碾过地砖缝隙,目光扫过贴满借阅指南的公告栏,心跳随着阶梯级数攀升。三楼古籍区的玻璃门虚掩着,暖黄灯光漫过青铜门环,在地面投下细长的光刃。


    江圆突然拽住她的手腕,压低声音:"就是他!"


    书架间,穿灰色大衣的男生正踮脚够顶层的线装书。金丝眼镜滑到鼻尖,露出眉骨处淡淡的青影。他的手指修长,指节轻叩书脊时,袖口滑落半寸,腕间缠着褪色的红绳。雪松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苏荔的呼吸骤然停滞——那是她在信纸上摩挲过千百遍的气息。


    男生忽然回头。镜片后的眼睛像是浸在寒潭里的墨玉,在看清她们的瞬间泛起涟漪。他指尖夹着的书签轻轻颤动,苏荔认出那是她去年寄去的银杏叶,边缘还留着钢笔写的"山高水长"。


    "找书?"他的声音像初融的溪水,带着信纸褶皱般的质感。江圆猛地捏了下苏荔的掌心,后者却发现自己说不出话,喉咙里堵着未寄出的千言万语。男生将取下的《金石录》抱在臂弯,转身时衣角扫过苏荔的手背,温度比记忆中更真实。


    江圆突然开口:"同学,你身上的雪松香......"话音未落,男生手中的书突然滑落。苏荔弯腰去捡,指尖与他同时触到封面烫金的纹路。抬头的刹那,图书馆的老式吊灯突然闪烁,在交错的光影里,她看见他耳尖泛红,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


    苏荔将书轻轻递还,指尖残留着烫金纹路的微凸触感。男生接过时,腕间红绳晃出细小的弧度,却没能搅乱她心跳的节奏。他点头致意的动作像极了信中山与常画的水墨飞鸟,清逸而疏离,却唯独缺了字里行间的温度。


    "谢谢。"他的声音依旧温润,却像是隔了层毛玻璃。苏荔看着他转身隐入书架的背影,灰大衣下摆扫过《稼轩长短句》的书脊,忽然想起山与总说自己写毛笔字时会把袖口浸进砚台——眼前人领口的墨渍工整得过分刻意,倒像是精心描摹的装饰。


    江圆在她耳边倒抽冷气:"这也太帅了吧!不过他身上的雪松香..."话尾的疑惑淹没在翻书声浪里。苏荔望着男生消失的方向轻笑出声,胸腔里压着的那团不安突然化作轻盈的羽毛。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穿过图书馆彩绘玻璃,在地面投下斑斓的星图,她想起山与曾在信里画过的星座,每一颗都比眼前的光斑更炽热。


    "走吧。"苏荔挽住江圆的胳膊,指尖还留着若有若无的雪松香,却不再让她心跳失序。踏出图书馆的瞬间,寒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她忽然觉得这场偶遇像极了山与寄来的某张明信片——风景再美,终究不是等待的归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新消息提示框跳出熟悉的毛边字迹:"明天街角茶馆,新到的宣纸能映出月光,想和你试试。"


    苏荔抬头望向墨色天空,猎户座的腰带正悬在图书馆尖顶上方。她对着虚空比出回信时,真正的答案,藏在带着钢笔水味的絮语里,藏在那些被橡皮擦反复打磨的真诚里,而不是某个完美得像画中人的擦肩。


    图书馆旋转门吞吐着寒风,苏荔裹紧围巾正要踏出,肩头突然被一股轻微的力道带得偏转。黑色羽绒服擦过她的手背,红色围巾末梢扫过掌心,带着转瞬即逝的温热。擦肩而过的瞬间,对方压低的黑色口罩上方,一双眼睛飞快地掠过她的脸庞,又迅速垂落。


    "走路不长眼啊!"江圆气鼓鼓地回头,却只看见那人匆匆融入雪幕的背影。苏荔望着那抹黑色消失在路灯昏黄的光晕里,后颈突然泛起细微的战栗——方才交错时,风里似乎裹挟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雪松香,混着某种熟悉的烟火气,像极了山与在信里描述过的,他炒糊糖炒栗子时,焦香与冷冽相缠的味道。


    "别看啦,估计是赶着回家。"江圆拽了拽她的袖口,苏荔却仍盯着那人离去的方向。黑色羽绒服的下摆沾着零星雪粒,在路灯下泛着细碎的光,莫名让她想起山与寄来的明信片上,那些用白颜料点染的落雪。可当她眨了眨眼再望去,街角早已空无一人,只剩积雪在寒风中簌簌滚动。


    "走吧。"苏荔收回目光,却忍不住又摸了摸口袋里震动的手机。未读消息的提示灯明明灭灭,山与的头像在锁屏界面闪烁。她安慰自己,不过是个巧合,雪松香在冬日的香氛里并不罕见。可当江圆开始絮叨新出的夜光明信片时,她的思绪却总飘向那个戴着黑色口罩的身影——那人转身时,围巾摆动的弧度,竟与游乐园雪夜中,那个带着糖炒栗子香气的背影重叠得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