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龙国有了导弹?

作品:《四合院:五一开局,军工天才

    “星条国那帮狗崽子!他们也尝到头顶上随时掉炸弹的滋味了!哈哈哈!这滋味怎么样?是不是很过瘾啊?!”


    他笑得几乎喘不过气,随即话锋一转,赤红的眼睛里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传我命令!侦察兵!通讯兵!都给老子像兔子一样撒出去!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给老子继续找!找星条国佬下一个藏着导弹的狗窝!”


    李云龙抱着步话机,像一头尝到了血腥味的狮王,对着整个前线,发出了最狂野的怒吼:


    “周总工的‘铁棺材’!管够!”


    “给老子……继续砸!!”


    “秃鹫巢穴”的废墟,像一道丑陋的疤痕,烙印在群山之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混合了硝烟、臭氧和金属烧焦的刺鼻气味。两天过去了,那巨大的弹坑中心,依旧有缕缕黑烟升起,仿佛通往地狱的烟囱。


    一支由星条国最精锐工兵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侦查小队,代号“幽灵”,正像一群真正的鬼魂,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这片死寂的焦土上。


    他们的任务,是找到龙国“新型轰炸机”投下的“超级炸弹”的证据。


    小队指挥官,约翰·米勒上尉,一个参加过二战诺曼底登陆的硬汉,此刻的脸色却比脚下的灰烬还要难看。


    “该死的,这里什么都没有!”他用脚踢开一块扭曲的钢板,烦躁地低吼,“除了被炸成粉末的自己人,连一枚完整的弹壳都找不到!那帮龙国飞行员,难道是把炸弹扔下来之后,又派人下来打扫了一遍战场吗?”


    队员们沉默不语,只是机械地用仪器探测着,用工兵铲挖掘着。两天来,他们见到的只有毁灭,纯粹的、彻底的、不留任何痕迹的毁灭。这让他们心中那套“轰炸机投弹”的理论,开始动摇。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士兵发出一声惊呼。


    “上尉!快来看!这里有个大家伙!”


    米勒和队员们立刻冲了过去。只见在一处被冲击波掀翻的土坡下,半埋着一个巨大而扭曲的金属物体。它通体焦黑,但轮廓依稀可辨——那是一个造型极其粗犷的火箭发动机尾喷口!


    米勒的心脏猛地一跳。


    “挖!小心点,把它给我完整地挖出来!”


    几名士兵立刻上前,像考古学家发现恐龙化石一样,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周围的泥土。


    很快,这个残骸的全貌暴露在众人面前。


    它太……粗糙了。


    焊缝像一条巨大的蜈蚣,丑陋地趴在接口处。金属表面布满了铸造时留下的气孔和砂眼。这根本不像一件精密的武器部件,更像是一个乡下铁匠铺的学徒,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胡乱敲打出来的失败品。


    “我的上帝……”一名技术兵喃喃自语,“这种东西……也能上天?”


    米勒没有说话,他戴上手套,蹲下身,用一块布,仔细擦拭着喷口侧面一块相对平整的区域。随着黑色的烟灰被擦去,一行清晰的、被直接铸在金属上的印记,暴露在空气中。


    那是一个五角星的标志,中间刻着两个汉字——红星。


    五角星下面,是一串同样用简体中文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号:DF-1-YZ-001。


    当看清那个红星标志和那串编号的瞬间,整个“幽灵”小队,所有队员,都感觉自己的血液仿佛在刹那间被抽干了。


    米勒上尉的手,僵在了半空中。他死死地盯着那个红星标志,仿佛想把它瞪穿。他不懂中文,但他认识那个五角星,也认识那串冰冷的、带着浓重工业气息的编号。


    这不是什么“超级炸弹”。


    这是……一枚导弹的残骸!


    一枚……由龙国人自己制造的导弹!


    一股无法形容的寒意,比西伯利亚的寒流还要刺骨,猛地从米勒的脚底板窜上了天灵盖。他感觉自己不是在触摸一块冰冷的金属,而是在触摸一个刚刚从坟墓里爬出来的、带着尸温的魔鬼。


    ……


    与此同时,三万英尺的高空。


    一架星条国最先进的“黑寡妇”高空侦察机,正冒险深入龙国控制区的腹地。


    飞行员“独狼”少校,正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用一种近乎蔑视的眼神,看着下方那片贫瘠而落后的土地。


    “呼叫指挥部,‘独狼’已抵达目标空域,未发现任何机场或大型军事设施的踪迹。重复,这里除了一片穷山恶水,什么都没有。”


    “收到,‘独狼’。执行B计划,对地面可疑目标进行拍照侦察。”


    “B计划?好吧,虽然我不认为这群连像样的公路都修不出来的泥腿子,能有什么值得我浪费胶卷的东西。”


    “独狼”嗤笑一声,按下了自动拍照的按钮。机腹下,精密的莱卡镜头开始工作,将下方的景象,一帧一帧地记录下来。


    照片很快被冲洗出来,通过加密渠道,第一时间送到了前线总指挥部。


    当情报分析师将照片放在高倍放大镜下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照片上,没有机场,没有兵工厂,甚至没有像样的建筑。


    只有在一片被砍伐出的空地中央,有一个极其简陋的,用水泥和钢筋搭起来的平台。平台周围的地面上,残留着一片巨大到夸张的,呈扇形的黑色灼烧痕迹!那痕迹,仿佛是某个远古的火焰巨人,在这里狠狠地打了一个喷嚏。


    “这是……什么?”一名分析师茫然地问道,“某个原始部落的祭祀场吗?”


    另一名分析师却死死地盯着那片灼烧痕迹,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白,声音也开始发抖:“不……你看这痕迹的形状……这是……这是火箭尾焰导流槽的痕迹!我的上帝……你看它有多大!这得是多大推力的发动机,才能留下这样的‘吻痕’?!”


    铁证如山!


    当那块带着“红星”标志的残骸照片,和高空侦察机拍摄的发射阵地照片,被并排摆在琼斯少将,以及那位刚刚从本土乘专机赶来,一脸兴师问罪表情的特派员哈里森先生面前时——


    整个指挥部,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