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救济院!
作品:《四合院:截胡秦淮茹每日变强》 除了谭翠兰能够想到的一些事情之外,之前易中海所说的话,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对于聪明伶俐的孩子,固然惹人喜爱,可同时不确定的因素也非常多。
谭翠兰自认不是一个聪明的人,那就找一个老实本分的孩子,辛苦拉扯大,以后能够给她养老送终就好,至于是不是有出息,她暂时还想不到那么远。
不过她心里也知道,易中海能够提醒他肯定也有某些盘算在里面。
非常清楚易中海为人,谭翠兰认为,顶天了就是让孩子以后同样给他养老送终,哪怕冲着易中海手里的那些家底,孩子也亏不到哪里去。
这也是谭翠兰不怕易中海算计的原因。
现在两人已经是两个户口本,易中海总不能和他抢儿子吧?
谭翠兰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之后,王桂花非但没有感到给自己添了麻烦,反而内心里非常高兴。
她原本以为谭翠兰和易中海非要离婚,是已经有了过继的目标,现在听谭翠兰这话,竟然还没有着落,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如果是其他单位,这或许是一个难题,可是对于街道办来说,这完全就是送上门的政绩。
大前年和前年,在豫、冀等省连续遭受了巨大灾害的情况下,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拥挤到了京城。
虽然国家及时成立了救济总会,全国范围内的对受灾百姓进行了救济。
可是在颠沛流离当中,总有一些意外发生。
大人因为受灾而去世,留下了很多孤儿无家可归的情况,简直不要太多。
虽然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尤其是街道办这样的基层,整日奔走,可是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能够收养孩子的毕竟是少数。
所以到目前为止,京城救济院当中,还有上百的小孩没有归处,把负责救助灾荒人员的救济院,硬生生变成了孤儿院。
如今听谭翠兰的意思,是想要收养一个陌生的孩子,这如何不让王桂花感到高兴。
谭翠兰这样知根知底的人,简直就是收养孩子的最优存在,虽然不知道夫妻俩协商的如何,但是根据王桂花估计,谭翠兰起码是一个资产上千万的“大款”。
其本身又处于四十岁的黄金年龄,无论是从财富还是精力来说,都属于优质家庭。
“谭翠兰同志,你可是找对人了。这两年来京城逃难的人,大多数都是从豫省和冀省过来的,在这边有没有什么亲戚朋友,有很多大人没有坚持下来,就留下了孩子孤苦伶仃。”
“如今救济院那边有很多的孩子等着被收养,我现在带你过去先看看,放心,总能够找到合你心意的孩子的!”
一听救济院那边竟然还有上百的孩子无家可归,谭翠兰感到有些难过之余,心里也是瞬间火热起来。
这么多的孩子,让多年无所出的谭翠兰,一时心潮澎湃,瞬间就有些坐不住了。
“那……那王主任,咱们这就过去?”
“行!”
看到谭翠兰这心急的样子,王桂花也非常高兴。
原本以为不过是一起为妇女争夺权益的事情,哪里知道,后面还有这样的事情上演,莫非这就是所谓的好人有好报?
“秋天来了,叶子黄了,果实挂满枝头,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牢记……”
“丢手绢,丢手绢,手绢放在小朋友们的后面……”
走进了救济院的大门,大一些的孩子正被志愿者带着读书,唱歌,小一点的做着游戏,甚至还有躺在摇篮里被喂奶的。
一百出头的孩子,挤满了一个四方的小院当中。
这里曾经是一个公立的私塾,后俩经过改造之后,成为了救济院。
经过了一年多的安置之后,成年人大部分要么被遣返回了家乡,要么得到了安置,如今就剩下这些无家可归的小孩子,只能被大家照顾着慢慢想办法。
其实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在这里自愿劳动的志愿者们,都已经做好了把救济院改成孤儿院的准备。
毕竟越是等到年龄大了之后,越是没有了被收养的希望。
那些聪明伶俐、长相好看的,早就被那些家境优渥却生不出孩子的领养走了,如今还留在这里的,身体残疾的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但大部分孩子相对来说,完全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
“王家妹子,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看到王主任带着谭翠兰过来,救济院的楚院长,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就热情的迎了过来。
救济院的物资,大部分都是基层单位援助,尤其是王主任所在的南锣鼓巷,就支援了相当一部分的物资。
面对私交还算亲密的大财主,楚院长当然要热情招待。
热拢的拉着王桂花的胳膊,就来到了院子一旁的板凳跟前。
“我这里条件有限,只能委屈你凑合着了!”
没好气地白了对方一眼,王桂花并没有立即坐下,而是将一旁的谭翠兰拉到对方跟前。
“来,我今天给你介绍一位客人,这位是谭翠兰同志,想要收养一个孩子,所以我特意带她过来看看。谭翠兰同志,这位是咱们救济院的楚院长!”
“楚院长好!”
“哎呦,谭翠兰同志,你好,你好,欢迎来我们这里做客!”
一听谭翠兰想要收养孩子,楚院长立即就热情的握着谭翠兰的双手,那态度差点都把谭翠兰吓得落荒而逃。
虽然态度有些夸张,可是一旦说起了孩子之后,楚院长就表现出了极为专业和靠谱的一面。
“谭翠兰同志,目前在我们救济院当中,一共有一百二十四名孩子,其中三岁以下的有十二个,七岁以上的有三十一个,这一百二十四个孩子,男性的有五十一个,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要求?”
听着楚院长的介绍,谭翠兰的眼睛里都开始放着光芒,扭头四处看了起来。
“我……我暂时还没有具体的想法,就是想要收养一个孩子,我……我也没养过孩子,对这些不太懂,就想着收养一个老实本分的就行。”
谭翠兰有些紧张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王桂花又在一旁补充了她的情况。
得知谭翠兰刚刚离婚,有房有钱,而且初步看上去人也老实温和,楚院长的心里更加满意了。
“那谭翠兰同志你可来对地方了,我们这里全都是外地的孩子。”
“考虑到你单身一人,没有什么经验,我建议你收养的孩子稍微大一点,起码四岁以上七八岁以下的孩子,毕竟年纪太小的话,你也照顾不来。”
虽然谭翠兰收养孩子,可以减轻救济院的负担。
可是这些孩子这一两年来,全都是楚院长一手照顾的,都有着很深的感情。
她也没有推卸负担的想法,而是从谭翠兰和孩子双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毕竟对于一个没有生育过的女人来说,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那些三四岁以下还不会说话的小孩,楚院长都害怕谭翠兰能不能照顾的好。
当然,出于一点点小私心,楚院长从头到尾都没有谈及孩子的性别,要是万一谭翠兰能够看上女孩子,那对于孩子也是一件好事。
虽然说出来有些残酷,可是相比于男孩子,女孩子被收养的情况多少有些不太乐观。
就在三人说着话的时候,谭翠兰就看到,在不远处一个虎头虎脑,身材瘦弱的男孩,正端着一碗稀粥,在用勺子一口一口的喂着一个两三岁的黄毛小丫头。
从两人依稀有些相像的眉目当中,看出两人可能是兄妹。
两个孩子都老实乖巧的坐在那里,一个投喂,一个吃着,全程充满了温馨和亲情。
而仅比女孩大两三岁的小男孩,甚至能够看出他那不断吞咽的喉咙蠕动,可是他却没有丝毫不耐烦的神情,依然细心周到的照顾着妹妹吃饱。
几分钟之后,等到小女孩摇头不再吃了之后,就着剩下不过碗底的稀粥,小男孩这才端起碗三两口吃个干净。
看着将女孩嘴角细心用袖子擦干净的男孩,谭翠兰的内心里忽然软得一塌糊涂。
几乎都没有任何考虑,谭翠兰伸出手指就指着那对长相非常普通的兄妹,目光灼灼的扭头看向楚院长。
“楚院长,那两个孩子是不是亲兄妹?”
“啊……是,他们是跟着母亲从豫省逃难过来的,父亲被抓了壮丁,死在了战场上,母亲来到京城后因为感染了风寒走了,就……”
“我想要收养他们兄妹俩!”
一听是豫省的,父母俱亡,谭翠兰都不再考虑,直接以坚定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渴望和决心。
“两……两个?谭翠兰同志,你的意思是,兄妹俩个你都可以收养?”
和王桂花惊喜的对视了一眼之后,楚院长有些兴奋的再次向谭翠兰确认起来。
“没错,兄妹俩我都收养了!”
用力的点了点头,谭翠兰扭头看向了一旁的王桂花。
“以后还要麻烦王主任,我想要再街道办接一点可以在家里做的零活,加上我这点家底,想来养活他们兄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想了想之后,谭翠兰咬着牙齿,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为了打消两人的顾虑,又语气坚定的补充了起来。
“易中海虽然和我离婚了,但以我对他的了解,再娶的可能性很小,大不了我依然照顾他的生活,他给我孩子做干爹,每个月再帮我承担点抚养费,反正我不会苦着孩子的!”
对于谭翠兰后面的话,无论王桂花还是楚院长都不置可否。
虽然离婚了,但两人毕竟也是二十多年的夫妻,如何继续相处,她们也不想随便置喙,要是能够拉到一个工人老师傅,一起抚养孩子,她们才没有意见呢。
“小平,小丽,这位是谭阿姨,来给谭阿姨打声招呼!”
把兄妹俩带过来之后,楚院长拉着两个孩子的小手,热情地引导着孩子。
“阿姨好!”
“阿……阿姨好!”
相比于胆大的哥哥,小丫头就要胆怯的多,躲在哥哥的背后,露出半个小脑袋,怯生生的看着谭翠兰。
年幼的妹妹还不懂事,可是看到无数次场景的小平,却似乎心里明白了过来,可能这位阿姨要收养他们,所以小家伙挺着胸口,仰着脑袋,努力的让自己表现的更好一些。
只是一只放在背后,紧紧握着妹妹胳膊的小手,流露出了他内心里的紧张。
听到两个孩子口齿伶俐,眼光清正,谭翠兰的心里就更为满意了。
她也没有什么见识和经验,当下就直接看向了这对兄妹,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小平,小丽,阿姨想给你们当妈妈,不知道你们愿意么?”
“妹……妹妹也……一起么?”
并没有立即开口回答,小平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妹妹,紧张的向着谭翠兰确认起来。
“对,你和妹妹都跟着阿姨回家,以后你就叫谭平安,妹妹就叫谭宁丽,好不好!”
直接说出了内心里已经隐藏了二十年的名字,谭翠兰的眼光之中满是希冀。
“好!”
一听妹妹不会和自己分开,谭平安的脸上立即露出了憨厚快乐的笑容。
“好,好,以后妈妈好好养活你和妹妹,给你们做好吃的,买新衣服,供你们上大学!”
心情激动的谭翠兰,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立即心情激动的搂着两个孩子,滚烫的泪水从面颊滑落而下。
这两个还是二十年前,刚结婚的易中海给预备的名字,当时他们满心期待,希望能够剩下自己的儿女,寄托他们的爱意。
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一切都宛如黄粱一梦,到了现在,她终于圆了自己的期盼,成为了一个母亲。
在王桂花的亲自帮助下,六岁的谭平安和三岁的谭宁丽兄妹,就顺利的成为了谭翠兰的儿女。
脖子上挂着烤鸭、五花肉、布匹等一大堆东西,一手抱着谭宁丽,一手拉着同样拎着两斤青菜的谭平安,谭翠兰仿佛感受不到疲惫一样,整个人就像是吃了仙丹一样精神焕发。
看着站在门口的杨瑞华,仿佛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翠……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