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传承者的号角

作品:《四合院:截胡秦淮茹每日变强

    如果说九十年代之前,新中国的工业之路,是摸着西方国家过河的复制阶段,那么这一阶段当中,负责复制和学习重任的,就是大量技工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工人。


    正是有了这无数的技工的存在,给了新中国工业成长的基础,并且经过了大量的反复实践和学习之后,开始培养出了独属于新中国的工程师。


    或许技工们不一定会画图纸,但是九十年代的那批工程师,绝对拥有着工人一样的动手能力。


    因为他们就是在实践的氛围当中,培养出来的智慧头脑。


    和二十一世纪的那些纯工程师不同,八九十年代奔涌出来的工程师,完全就是从车间或者生产线上成长出来的。


    如果说西方列强的工业是技术带领实践,脑力带动体力的顺生长,那么心中的工业之路,就是实践催生技术,体力升华为脑力的逆生长之路。


    简单来说,新中国的工程师们,完全就是大量的实践技术工催生出来的。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建造方式,或许会非常艰苦,非常缓慢,但优势就是基础牢固体系融洽,绝对不会出现那种工程师画出工人无法制造的图纸的现象。


    这些话说起来还远,此时坐在周开山办公室里,周安康可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能够给国家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像,他只不过是希望那些员工们,能够更加充足的安排时间而已。


    “周书记,我来是想要问问您,不知道厂子里有没有条件,给大家弄一辆用来拆卸的汽车。”


    害怕周开山听不明白,周安康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理论怎么学都无法立即转变成为技能,只有通过了大量的实践之后,理论才能联合实践,最终变为大家的技能。”


    “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找一辆汽车过来,然后把它分解成为一个个零件,然后更加形象的让大家明白,汽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当然,如果能够多弄一些不同的幸好更好,可起码也得有一辆配件完整的!哪怕是报废的都行,反正也不过是让大家来学习的,又不需要真实使用。”


    听了周安康的打算,周开山的眼睛一亮。


    他不得不承认,周安康的这个主意非常不错,因为实际上的东西,哪里是一些简单的图片所能比得上的。


    更何况作为一个万人大厂来说,弄一辆报废的汽车,也不是什么难事。


    只不过是如今全国资源紧缺,但凡有个功能齐全的配件,都不会摆在哪里让大家作为样品去学习,毕竟轧钢厂的级别还不够。


    可如果要是不嫌麻烦,费一点力气,弄一辆配件全都有问题的汽车,也不是难事。


    毕竟轧钢厂可是工业部的直属单位,就算是汽车,严格来说也算是工业部的产品之一。


    所以听到周安康的要求之后,周开山连犹豫都不带的直接答应下来。


    “安康你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几天之后,你们就可以看到一辆完整的汽车,不过类型么,估计有点困难!”


    让周开山如此高兴的是,周安康又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毕竟如今的技艺传承,大部分都还是手把手的师傅带徒弟,再加上一些陈旧腐朽的技能要求,使得很多人未必愿意全心全意教导徒弟。


    甚至为了维护师傅的威严,甚至教导的过程当中,人为地设置很多障碍,增加徒弟学习的难度和成本。


    而今周安康提出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彻底打破了师傅这个阶层的垄断,能够让所有的徒弟,全都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机会。


    甚至将知识的传承,变成了体系化的存在。


    过往这些模式,只是在传统文学行业当中,在那些富贵阶层当中实现,甚至新中国成立之后,还没有来得及把学习向下层兼容,距离消除文盲的运动还有好几年。


    总而言之,因为身处轧钢厂这个部委直属企业,周安康的一番折腾,直接提前在领导阶层面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使得新中国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提前了一二十年的时间。


    对于周开山的想法,周安康一时还顾及不到,他此时的精力还都放在学习班上。


    听到周开山答应下来,心中就非常高兴。


    难得义务性的帮助大家一把,厂领导如此重视和支持,这让周安康感到了自己价值的存在和重要,树立了他对于自我的信心。


    “有更好,如果没有的话也无所谓,虽然汽车型号不同,效果不同,但是功能和原理,其实都是完全一样,不过是从一些细节上做到了拥有自己的特色而已。”


    “就比如小鬼子的工业,因为他们国家资源的缺乏,所以工业整体发展的方向就迫使他们只能走技术路线,走轻巧特色,有点就是非常低能耗,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产品脆弱。”


    “同样,技术也处于尖端的德国工业,就因为他们之前对抗了整个欧洲,所以产品就要求皮实耐用等特色,我们就可以看到,但凡德国的产品都会厚重、结实,却又略显笨重。”


    “而作为挖了德国墙角,却又走出自己特色的老美,就走出了博采众家之长,实现了中庸的特点,产品也算结实,技术也非常领先,但同时也没有任何一样能够达到顶尖。”


    “或许这种现象综合来说没有短板,但是要论竞争性,老美反而是最弱的,短时间或许没问题,但是一二十年之后,老美就会发现,他们将会被德国和日本的产品牢牢压制,完全无法在市场上取得优势!”


    好歹前世也是一个工程师,对于各国工业发展的特色,周安康完全就是信手拈来,完全了然于胸。


    可是他却忘记了,如今才不过五十年代,各国的产品特色还没有完全成熟,甚至彼此之间的竞争,都还没有达到刺刀见红的地步,彼此的优缺点都还没有完全暴露。


    因此这番非常具备前瞻性的话说出来,让周开山感受到无比剧烈的震惊。


    面对周安康这番堪称高屋建瓴般的发言,周开山心神俱惊的同时,下意识开口询问起来。


    “那么在你看来,我们自己工业的发展未来,应该朝着哪个方向进行。”


    此时周开山听得入迷,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大厂的书记,更是一个过了四十岁的中年人,而坐在他面前的不过是一个才入职保卫科不到半年,刚刚成年的小伙子。


    周安康说得兴起,一时也忘记了两人身份和职务上的差距,脑海里回想起未来国家辉煌的景象,当即胸中激情澎湃,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领土纵跨热、温、寒带,具备地球上大部分的工业环境,大部分的创产资源,可以说,物质上我们已经满足了各种条件。”


    “现在我们最大的缺陷就是技术上一穷二白,基本上相当于零基础,这是我们的劣势,同样也是我们的优势!”


    “优势?这也可以是优势?”


    周开山惊讶的反问了一句,他怎么听周安康这话有些糊涂,从来都还没有听说什么都没有反而是优势的。


    看着周开山脸上的不解和惊讶,周安康面带笑容,从容不迫的分析起来。


    “周书记,在一片丛林迷雾当中,如果找一条通向外部的道路,那么前行探索的人,必定比后面的人付出更多的精力。”


    “可是作为后来者,我们只要摸着前人留下的足迹,那么我们不仅能够找到方向,甚至能够根据他们犯下的错误,找到更加高效准确的办法。”


    “而且如今走在我们前面的,有着好几个特色完全不同的先行者,那么我们就非常轻易的可以博采众家之长,找到独居我们特色的道路。”


    “不犯他们的错误,却能够学习他们的优点,周书记,你说他们用了一百年走过的道路,那么我们一二十年走完不过分吧!”


    周安康如此独具特色的理解,让周开山都不禁愣了一下,随后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


    “我们这些老家伙,整日面对着和列强的差距,愁的那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结果到了你们这些年轻人的眼里,竟然完全不算问题。”


    “果然他老人家说得没错,这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可是未来终归是你们的!”


    说到这里,周开山表情充满了欣慰和苦涩,心里更是无限感慨。


    “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成长起来,我们这些老家伙终于可以把心安稳地放到肚子里去了,新中国的伟业,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和传递,之前大家都还担忧,未来会如何发展,如今看来,倒是我们杞人忧天了!”


    眼前这张国字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虽然才四十多岁却已经两鬓斑白。


    从周开山的身上,周安康仿佛看到了无数同时代的仁人志士们,正是他们的忘我奋勇,真是他们的一往无前,才在一片沼泽之中,趟出来一条光明大道。


    正如周安康刚才所说,先行者才是最为艰苦,牺牲最多的一代。


    如果没有他们的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牺牲,哪来后世的繁荣昌盛,哪来后来者的安宁康泰。


    从历史书上评价前人的错误,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最不负责的行为。


    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在当时的条件下,在当时的环境当中,当事人的想法和顾虑。


    但凡正向的青史留名者,无不适能力卓越之辈,起码在同时代当中,都是鹤立鸡群傲视群雄的存在,否则以史书的吝啬,绝对不会记录下庸碌无为的普通人。


    这样优秀的人,难道在做出抉择的时候,会犯下连普通人都能够看得到的错误?


    每一次选择,在当时的环境下来说,都是当时的最优解。


    之前没有这种理解,那是因为,一个时代之人只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从来都没有一个人,能够通透时间的迷雾,了然所有的真实。


    而如今周安康机缘巧合地打破了这种宿命,成就了前无古人的壮举。


    经历了两个时代,拥有了两段时间的不同体验,周安康成为唯一一个可以预知短暂未来的作弊者。


    或许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一段前所未有的经历,能够让他创造一个辉煌的人生,步入到青史留名的行列。


    可是自认心中多少还有一些家国情怀,有一些书生意气,有一些先烈火炬传承的周安康,又不甘心只是成就一段庸俗的个人辉煌,不甘心只是做一个世俗的富家翁。


    于是他就设想着,如果将这个作弊的能力,转嫁给国家的话,那么会不会撼动整个世界的发展线,会不会在时间的长河当中,掀起一片独具特色的波澜?


    虽然这份壮举任重道远,艰难异常,可是如果不奋起一搏,他又有些不甘心,感觉对不起命运对于自己的青睐。


    坐在一位老革命的面前,坐在一位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前辈面前,周安康神色肃穆,语气慷慨坚定的说出了自己的理想。


    “老人家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总理曾经也许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大愿。作为革命事业的传承者和奋斗者,我们年青一代,将会把这份责任扛起来,传下去!”


    “我们将以无比坚定的信心,无比饱满的斗志,战胜所有的对手,克服所有的困难,让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再次照耀世界,让我们新中国的光芒,闪耀在人类历史长河!”


    “好!说得好!”


    如此铿锵有力坚定不移的话,直接让周开山心情激荡,当下忍不住用力的拍着桌子夸赞起来,同时当场做出承诺。


    “你放心,三天之内,我就算是找部长帮忙,就算是抢,也会给你弄一辆完整的汽车回来!”


    “那我就多谢周书记的支持了,也请领导放心,我们必然不会辜负您的支持,必然把大家都教导成为操作和维修技能融于一身的高级技术人员!”


    既然周开山都如此大力支持,那么周安康也不会不识趣,立即拍着胸口大力保证起来。


    总不能让领导光付出资源,却看不到收获前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