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全新的体系
作品:《四合院:截胡秦淮茹每日变强》 周开山答应的汽车还没有拉回来,但是军官会对于保卫科的嘉奖却先到达了。
为了表彰保卫科全体人员的光荣成绩,轧钢厂特意召开了全体人员大会,对于保卫科的代表,进行了郑重的表彰。
“我们厂保卫科,革命思想坚定,业务素质过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不惧危险,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现在特授予红星轧钢厂保卫科先进模范称号……”
看着主席台上张海河作为保卫科代表,从军官会主任吴守正手里接过奖状,轧钢厂所有的职工都大力地拍着手掌,脸上也流露出一副与有荣焉的骄傲和兴奋。
这个时代的人们,好不容易打出了一片和平,好不容易建设起了全新的国度,所有人的集体荣誉感正处于最高峰的时刻。
无数心目当中,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想法,简直比比皆是!
坏人任何时候都有,私念每一个人也有,可是在集体和个人之间,能够坚定拥护集体利益的,就是团结的胜利,就是国家的力量。
此时此刻,就算是不同车间,不同工种的职工,都是一脸的骄傲和自豪。
毕竟出了门之后,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红星轧钢厂工人。
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特色的集体荣誉感吧!
正感慨和沉醉着这份炙热气氛的时候,周安康忽然听到了台上响起了自己的名字。
“保卫科职工周安康同志,在执行任务期间,认真仔细,聪慧超群,不放过一丝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时刻牢记与不法分子作斗争的初衷,独自一人抓获重要身份敌特一名……”
“经过最高指挥部,工业部严肃讨论,特为周安康同志,颁发个人三等功荣誉……”
额滴个天爷嘞!
个人三等功?!
周安康的脑子里一瞬间都空白起来,根本不敢相信自己耳朵所听到的话。
“小子,还愣着干嘛,赶紧上去!”
直到他旁边的崔胜利,带着羡慕的表情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周安康才从愕然之中惊醒过来。
大步流星般走上了主席台,周安康强大的心理素质,让他激荡的心绪平复下来,走到吴守正的跟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保卫科此时还是军官会直属机构,也算是军队列属,敬军礼完全没有问题。
再次看到周安康英气十足的俊脸,吴守正的目光之中露出一丝笑意,回了一个军礼之后,这才从旁边的属下手里拿过奖状交给周安康。
用力地拍了拍周安康的肩膀,吴守正这才裂开嘴,朝着周安康打趣起来。
“是不是感到有些意外?”
“确实!”
都不能称得上意外了,简直就是惊吓好不好!
要知道像这种军方颁布的功勋,大都是战场上获得,就像是周安康老爹,多年前线奋战,也不过寥寥三次个人三等功,至于二等功之上的更是一次都没有。
而如今不过是抓了一个敌特,周安康竟然追上了自家老爹三分之一的荣誉成就。
如何能够不让他感到震惊呢。
看来,当时抓的那个家伙,身份不低啊!
却没想吴守正只是对他勉励了两句,根本没有给他解惑的意思。
“别想那么多,小子好好干,后面有的是你立功的机会呢!”
接受着热烈的掌声,周安康的心里却更加迷惑。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有的是机会?
北边的战争都已经停止了,现在完全进入到谈判时刻,哪里还有什么立功机会?
再说,他这个保卫科队员,顶多算是民兵序列,都不是现役军人,哪有机会上战场啊,怎么就有立功机会了?
摸不着头脑的周安康,只能带着一头脑的疑问,结束了这次领奖。
而在台下的人群当中,四合院的职工们,却感到心里异常的复杂,尤其是易中海和刘海中,羡慕嫉妒的双眼都冒出红光了。
“听说最近周教练在教保卫科的队员学习驾驶和维修技能,本以为是一个文弱书生,哪里知道竟然还能抓敌特,这在古代都能称得上那么什么文武……”
“人家那叫文武双全!别说,保卫科这帮粗胚,竟然运气好,遇到这么一位的大佬,竟然愿意毫不保留的把技术都教给他们!”
“是啊,我都想去保卫科了!”
“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虽然说是咱们厂的保卫科,但人家受军官会和厂里双重领导,如果军官会不同意,就算是厂里领导都没有权利开除人家。”
“没错,听说最近因为学习,厂里就连保卫科那边的伙食都提高了一大截……”
易中海和刘海中听着身边的工人,讨论着关于周安康的各种消息,言语之中都充满了对于保卫科队员的羡慕,对于周安康这个慷慨之人的尊敬。
要知道,他们这些车间里的工人,全都是跟着师傅学习的手艺,要是碰到人品不错的师傅,那还好说,教得起码都还认真一些。
可是一旦运气不好,碰到的师傅人品不好,那么想要学到真本事,没有一大笔投资,那简直就是做梦。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但凡是拜了师傅的,很大一部分徒弟,就被师傅拿捏地死死的,就相当于下人一样使唤。
而被使唤了多年的徒弟,一旦学到了本领之后,那么必然会走上了他们师傅的老路,必然会以相同的方式去对待他的徒弟。
因为没有血缘关系作为纽带,害怕徒弟抢自己饭碗的陋习,使得很多人教导徒弟的时候,基本都不会太过用心,甚至留上一手的绝活,作为最后的保险。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陋习依然延续了很多年,直到后来实现了机械生产自动化之后,才彻底让这种传承方式消失。
可是心中有梦想的周安康,想要给工业的发展提个速,所以这种传承方式就有些拖延了发展的后腿,是周安康绝对不允许的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周安康自进入到了轧钢厂之后,就立即实现了集中教学、统一提升的模式,就是为了彻底打破传帮带的落后方式。
不过受限于如今工人们的文化程度,周安康也没有完全取消这种制度的心思,毕竟如果没有手把手的教导,很多人恐怕光坐在课堂里面是学不到什么技术的。
同样对于那些老师傅来说,让他们做工作估计都是一把好手,可是如果要是让他们当老师的话,恐怕讲课时说话都不利索了。
一个全新模式的出现,有既得利益者,就有被损害利益者。
很显然,无论是易中海还是刘海中,都是被损害利益之人。
听到周围工人们的热议,尤其是言语之间,充满了对于保卫科队员能够从周安康手里学到技能的羡慕,很多和易中海相同想法的老师傅,脸色都变得阴沉起来。
“你们这消息都落后了,我姐夫的兄弟的老舅的妹夫在部委里工作,听说部委听说了周教练的教学方法之后,已经在考虑如何全国推广这种方式了。”
“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动静,一方面是为了看周教练学习班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在考虑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反正你们等着吧,那些凡事留一手坑徒弟的,没有多长时间好日子了!”
一个据说很有关系的中年人,听到周围工友们的谈话,忍不住内心的骚动,就把自己听到的小道消息说了出来,一时间惹得旁边的工人们浮想联翩。
尤其是坐在易中海后面的贾旭东,听到了大家的谈话,双目之中都放射出明亮的光芒。
虽然平日里性格比较柔和,除了娶媳妇的时候奋起坚持了自己的意见之外,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秦婉玉和贾张氏的夹缝之中左右灭火。
性格软绵但是并不代表贾旭东脑子不清楚,恰恰相反,整个大院里面,年青一代当中,周安康的评价里,综合最高分的绝对是贾旭东。
他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除了刚开始那两年之外,自家师傅易中海在教导自己手艺的时候,已经不是那么尽心尽力,甚至很多地方都说得含糊其辞。
虽然没有明说,可贾旭东的心里明亮通透,易中海这是不想再教自己技术,准备掐断了自己未来的前途,将自己的未来掌控在他的手心。
虽然在大院里,易中海当着众人的面,对于贾家也诸多照顾,可是贾旭东非常清楚,那些都是小恩小惠,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如果没有技术傍身,那么自己如何能够挺得起腰杆子?
可是贾旭东当初不知道易中海的真面目,拜易中海为师,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要是他想改弦易辙,别说有没有人答应,光是周围人就会将他当做忘恩负义之徒。
人如果一旦没有了名声,那么绝对寸步难行。
可是如果继续被易中海这么压制着,他就再无出头之日。
一时间,陷入左右为难之中的贾旭东,整日里都在忧愁之中度过,如果不是他技术非常扎实,说不定早就在车间里因为走神而发生事故了。
如今听到了周围工友们的议论,贾旭东仿佛看到了一线生机。
只是就不知道,这种统一学习的方式,什时候开始推广?
贾旭东这里想着如何逃离易中海的拿捏,而前面的易中海却在想着如何打断这种政策的执行。
要知道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工人,如果没有了帮带徒弟的隐形福利,那么等到五十以后,慢慢老眼昏花干不动活的时候,谁还会把一个普通的工人放在眼里?
虽然现在政策喊着工农联盟当家作主,可是旧社会的阶级制度已经在易中海的脑海里深深扎根,他根本不认为,普通的泥腿子,能够取得和那些领导一样的地位。
正如刘海中一门心思要当干部当官一样,也不就是打心眼里认为,成了干部当了领导之后,就能够对着别人指手画脚,随意作威作福么?
他虽然没有想要摆布别人的想法,但是他却希望能够给自己老年之后找个保障。
尤其是随着这段时间不断遭受周安康的针对,这种信念就更加强烈。
陷入到牛角尖之中的易中海,从来都不认为周安康之所以针对他,是因为他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他没有儿子,是一个绝户,所以才被周安康那么肆无忌惮的针对。
如果要是他膝下有子女帮衬,人多力量大的情况,周安康安敢如此欺辱他和聋老太这对孤寡?
已经被仇恨遮蔽了双眼的易中海,就没有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周安康根本没有想要例会他们,更没有发现,比他更弱的那些住户,同样没有被周安康针对。
万事皆有因果,易中海从没想过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把一切的责任推到了周安康的身上。
易中海在这里寻思着看如何能够在厂里找到针对周安康的突破点,而另一边刘海正也看着前面,嫉妒的几乎面目狰狞。
当了大半辈子的工人,他如今却连一个小组长都没有当上,可是周安康一个小年轻,刚踏入社会的小崽子,却在保卫科作威作福,仗着自己和领导关系好,根本就不将他这管事大爷放在眼里。
同样是教徒弟,难道他刘海中没有教过?
想他刘海中教了那么多的徒弟,全都实心实意,丝毫没有私心,可是现在人到中年,竟然还是平头百姓一个,连个厂里的表彰都没有。
而周安康竟然得到了部里和军官会的表彰,这算是什么狗屁的公平。
至于什么捉拿敌特的说辞,在刘海中看来,完全就是狗屁的借口,哪有那么多的敌特,能够被周安康这样一个小年轻给抓住?
又是一个陷入到癫狂的人,在内心里暗恨着周安康。
坐在前面看着手里奖状的周安康,可不知道有人把自己当救世主,有人恨不得自己立马消失,不过估计知道了,他也是淡然一笑,不会放在心上。
看着奖状上的个人三等功,周安康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印象独特的人物,那就是同样存在于一部电视剧当中,极度富有故事性的人物——祁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