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九章 御幄蛛丝,残扣承祧揭天策

作品:《不弱惊华:嫡女谋

    蚕神杖顶端的金蚕振翅声穿透午门时,太和殿的铜鹤嘴里正吐出袅袅篆烟。萧烬握着杖身踏过九龙御道,忽见丹陛石缝中渗出金蚕丝——每根丝上都串着朝臣的朝珠,竟是刘娥余党用控丝术布下的天罗地网。


    “萧小友留步!”吏部尚书突然从蟠龙柱后转出,玉带钩上挂着半枚刻“渊”字的玉扣,“皇后已伏法,何必再用妖术搅动朝局?”话音未落,三百名金吾卫从殿梁坠下,甲叶间爆出的银线竟织成巨网,将萧烬与李不弱困在中央。


    李不弱急摸腰间玉扣,却触到一片灼烫。蚕神杖突然自行出鞘,杖身的天蚕丝如活物般窜出,将金吾卫的丝網绞成碎絮。吏部尚书惊退时,袖中滚落的蜡丸砸在石阶上裂开,露出半幅先帝舆图——图中御书房暗格被朱砂圈红,旁边题着:“双扣合,启天策”。


    “原来刘娥的党羽不止一个!”萧烬挥杖击碎铜鹤,见鹤腹里掉出个檀木匣,匣中躺着枚与御书房暗格同款的“烬”字玉扣。李不弱突然想起哑厨娘临终前的眼神,连忙将双生玉扣嵌入杖首:“沈婉娘说过,天策是沈氏最后的杀招。”


    杖身骤然迸出万千金蚕,每只蚕翼都映出先帝密训影像。当第九只金蚕停在萧烬掌心时,影像里的沈婉娘突然撕裂衣襟,露出与刘娥的缠枝莲纹刺青:“我与妹妹本是双生控丝者,先帝怕我们联手乱政,才设下‘天策’——”


    话音未落,御座后的九龙屏风轰然洞开。少年天子扶着轮椅现身,膝上摊着卷用金蚕丝绣的《天策诏》:“先帝早料到刘娥会篡位,故以沈氏双生子为棋——姐姐掌丝权安邦,妹妹入宫牽制外戚。”


    吏部尚书狂笑抽剑,剑尖挑起的丝绳竟缚着满朝文武的舌根:“胡说!当年明明是沈婉娘私通敌国——”他的嘶吼被蚕神杖的共鸣打断,杖身浮现出二十年前的真相:沈婉娘为护妹妹刘娥不受外戚迫害,自愿扛下通敌罪名,却不想刘娥野心膨胀,反借刀杀人。


    “天策的真正杀招,是让双生控丝者血脉共鸣。”李不弱看懂了玉扣的玄机,连忙将“烬”字扣按在萧烬玉佩上,“你才是沈婉娘当年送出宫的双生子,而刘娥……”


    她的话被御书房方向的爆炸声吞没。只见禁军首领浑身是血地冲出,手中高举的丝帕上染着新血:“皇后余党炸了暗格,先帝密诏……”话未毕,一支淬毒丝箭穿透他的咽喉,箭羽上绣着与吏部尚书 的缠枝莲纹。


    “蠢货,天策诏根本不在暗格!”吏部尚书扯开官服,胸口竟纹着完整的沈氏血谱,“当年我替先帝监视沈氏,谁知刘娥那贱人连我都想灭口——”他猛地将萧烬的手按在蚕神杖顶端,“快用双生血脉启动天策,否则京城要变炼狱!”


    金蚕群突然如潮水般涌入御座下方。李不弱惊见地砖下埋着千口铜棺,每口棺里都蜷着被丝绳缚住的孩童,正是刘娥用控丝术豢养的“丝奴”。蚕神杖发出的共鸣波扫过铜棺,丝奴们颈间的玉扣同时亮起,与萧烬腰间的玉佩连成光网。


    “这才是天策的真相!”少年天子咳着血展开《天策诏》,“先帝命沈氏以双生子血脉为引,聚天下丝奴之力织就‘清明之网’,凡心怀贪念者触网即现原形。”


    吏部尚书惨笑着踏入光网,他的官服瞬间化作飞蛾,露出底下绣着百官罪证的天蚕丝袍。萧烬这才惊觉,所谓天策并非杀戮之术,而是用万千丝奴的怨念织成的照妖镜。当他将双生玉扣完全嵌入杖首时,整座皇宫突然被金蚕丝覆盖,每根丝上都映着朝臣们的隐秘心事。


    “拿下所有血扣发烫者!”少年天子振臂高呼,只见数百名官员的腰间玉扣同时爆碎,露出里面藏着的刘娥密信。吏部尚书在光网中化作金蚕茧,临终前将半枚“策”字玉扣塞给萧烬:“去文华殿顶……真正的天策诏在那……”


    金蚕翼帆自蚕神杖中展开时,李不弱望见文华殿鸱吻上盘着条巨蚕。当萧烬用双生玉扣插入蚕眼时,殿顶突然裂开,露出用天蚕丝悬着的万卷密档——每卷都记着自开国以来被掩盖的冤案,而沈氏血谱正悬在中央,萧烬与刘娥的名字并列首位,名字下方用金血写着:“双生控丝者,当以丝为笔,书天下清明。”


    晨雾中的紫禁城渐渐被金蚕丝包裹,宛如一枚新织的蚕茧。萧烬握着蚕神杖立于殿顶,见杖身的沈婉娘血书缓缓变幻,最终凝成八个大字:“以丝为镜,照见人心。”李不弱展开手中的“策”字玉扣,见扣内刻着先帝最后的叮嘱:“天策非杀器,乃织网之梭,待沈氏双生子归位,便将这张用血泪织就的真相之网,覆在天下贪墨者的头顶。”


    而在皇宫最深处的冷宫井中,一枚刻着“娥”字的玉扣突然发出微光,与萧烬手中的“烬”字扣遥相呼应。井底黑暗中,一双布满金纹的手正顺着井壁爬出,指甲缝里还嵌着未燃尽的天蚕丝——刘娥当年埋下的后手,终于在天策启动的刹那,挣破了蚕神杖的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