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秘术

作品:《殉秦断简

    甯媮向来是个行动派,尤其是在她今天知道了秘辛后更是迫不及待地想揭开它那层神秘面纱,一探究竟。


    她顺着月色指引往一处偏僻之地走,许是不想让它显得太打眼,周围景象可以说得上是破败又荒凉。


    原本的石板路早已碎裂,缝隙里爬满暗绿色的苔藓,踩上去湿滑黏腻,像踩在某种腐烂的皮肤上。


    一棵枯死的槐树歪斜地立在角落,枝干扭曲如痉挛的手指,树皮剥落处露出黑褐色的朽木,偶尔有几只乌鸦停驻,发出刺耳的啼叫,又扑棱棱飞走,抖落几片干枯的树皮。


    见她缓步走来,在此处候着的人脸上稍微染上了淡淡的笑意。甯媮本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原则,朝他微微颔首。


    那老者手上拿着一只烛火用以照明,引着她走进一处秘库。青铜钥匙在锁孔中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秘库中格外刺耳。甯媮屏住呼吸,直到听见"咔嗒"一声轻响,沉重的石门缓缓移开一道缝隙。


    “女公子,只能给你一个时辰。”老仆低声道,他是甯媮祖父生前的贴身侍卫,也是少数知晓秘库存在的人,“天亮前必须出来。”


    甯媮点头,侧身滑入石门。当身后的光线消失后,她点燃了预先准备的油灯。昏黄的灯光照出一条向下延伸的狭窄甬道,墙壁上刻满了她熟悉的飞鸟纹饰。


    越往下走,空气越潮湿阴冷。她裹紧衣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怀中的青铜令牌和龙纹玉佩。自从发现这两件物品间的奇异反应后,她确信它们就是开启甯越秘密的关键。


    甬道尽头是一间不大的石室,中央摆放着一张青玉案几,上面整齐地码放着数十卷竹简。甯媮快步上前,油灯的光晕在竹简上跳动,照亮了最上面一卷的题名——《天命论》。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竹简,心跳如鼓。开篇就是甯越的笔迹:“余观天象,察气数,知秦虽一统,其运不过二世。暴政苛法,民不聊生,六国遗族,怨气冲天。然天下分崩,非苍生之福……”


    甯媮的手指微微发抖。这些文字与史书记载中那个农耕苦读的形象截然不同,倒像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智者。她继续往下读,越读越是心惊,她此前从不觉她的认知匮乏,直到如今她才发现她的无知与狭隘。


    甯越在竹简中详细记录了通过占星术预见到的秦朝命运——秦始皇暴毙沙丘,扶苏被伪诏赐死,胡亥继位后天下大乱,最终楚汉相争,生灵涂炭。更惊人的是,他还预见到了“有异人自未来而至,携天机以改命数”。


    “这不可能……”甯媮喃喃自语道,难道甯越不仅预见了秦朝的灭亡,还预知了她的穿越?这俨然不是一个农田老夫能做到的。


    她急切地翻阅其他竹简,终于在一卷标有《阴阳渡》的典籍中找到了答案。这卷竹简记载了一种名为“天命重置”的禁忌之术——通过特定的星象排列和血脉共鸣,可以让“跨越生死界限之魂”短暂回到过去,改变关键节点的历史走向。


    “需满足三才之条件:天时,五星连珠之夜;地利,天地灵气汇聚之所;人和,双生血脉之躯与跨越生死之魂……”


    甯媮的呼吸几乎停滞,她终于明白了——她自己的穿越也不是意外,她和甯媮本就是跨越生死之魂后轮回的因果,一切都是甯越精心安排的计划!怪不得甯媮的记忆碎片能和她完美融合,怪不得她总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千百年间的时空漏洞就这样被她钻了空子。


    “我究竟该怎么做?”甯媮轻声问道,声音在石室中回荡。


    仿佛是在回应她的疑问,一阵微风突然拂过静止的空气。甯媮警觉地转身,看到墙角处还有一个不起眼的青铜匣子,上面刻着与令牌背面相同的纹路。


    她将令牌贴近匣子上的凹槽,完美契合。匣盖无声滑开,里面是一卷用金线捆扎的帛书。展开后,首行字迹让甯媮瞬间泪目:


    “吾媮亲启:若汝见此书,则吾计已成大半……”


    这是甯越留给她的私人信件,在信中,甯越坦言自己通过占星术预见秦朝暴政将导致天下大乱,而唯一可能的转机就在扶苏身上。但同时也预见到扶苏会被害,秦朝将迅速灭亡。


    “吾与阴阳家高人共研秘术,制此令牌为引,择汝为执行者,因汝兼具魏室之贵气与甯家之刚毅,更因汝与公子苏之前情未了……”


    信中详细说明,令牌上的纹路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时空符咒,而龙纹玉佩则是激活符咒的媒介。当两件物品在特定星象下结合,加上甯媮这个“跨越生死之魂”的血脉共鸣,就能短暂打开时空之门,让历史的关键节点得以重置。


    她像是一下找到了突破困局的关键口,双手止不住地发颤。这是不是意味着扶苏不用再走向死路了?即便是一丝一毫,她是不是可以改变什么呢?


    她还沉浸在找到破局之法的喜悦之中,不曾想瞥见了下一段文字,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心也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一样,痛的难以呼吸。


    “然切记:天命不可轻改。若欲救扶苏,需付出相应代价;若欲延秦祚,需消弭六国怨气;若欲天下太平,需寻得第三条道路……”


    帛书末尾的警告让甯媮不寒而栗。代价?什么代价?她急切地翻找其他竹简,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却听到甬道尽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女公子,快出来!”老仆的声音充满焦虑和急迫,“有人来了!”


    甯媮匆忙将帛书藏入怀中,把令牌和玉佩塞回衣襟。就在她刚合上青铜匣子时,远处已经传来嘈杂的人声和火把的光亮。


    “赵大人有令,搜查叛逆证据!”


    是赵高的爪牙!他们怎么会找到这里?甯媮慌乱中踢翻了一盏油灯,火苗迅速窜上竹简。老仆冲进来拉住她:“从后门离开!”


    两人从一条隐蔽的通道逃离,身后传来怒吼和竹简燃烧的噼啪声。甯媮的心如同被撕裂——那些珍贵的典籍,甯氏毕生的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


    “女公子保重。”老仆将她推出暗道,塞给她一个小包袱,“这是老夫偷偷誊抄的部分典籍,或许有用。记住,五星连珠就在三日后子时。”


    三日后——正是她与扶苏大婚的日子!


    甯媮紧紧抱住包袱,在夜色中潜行回房。关上门后,她瘫坐在地,脑中回响着老仆的话。五星连珠……大婚之夜……一切都指向一个难以置信的结论:甯越在很久前就安排好了这一切,等待的就是这个特定的时刻!


    她颤抖着打开包袱,里面是几卷手抄的竹简和一张星象图。星象图上清晰地标注着三日后夜空的星位,五颗主星将连成一线,这种罕见的天象在阴阳家中被称为“天命重置之时”。


    “所以这就是仪式的时间……”甯媮喃喃自语。她展开其他竹简,其中一卷详细记载了仪式步骤:


    “于五星连珠之刻,执钥者需立于天地灵气交汇处,以双生血脉为引,跨越生死之魂为媒,诵念咒文,则时空之门可启,天命可改……”


    但最关键的一页——关于仪式具体地点和咒文内容的部分——已经在混乱中遗失。甯媮咬住下唇,强迫自己冷静思考。天地灵气交汇处……咸阳附近哪里符合这个描述?


    一个念头突然闪过——阿房宫!史书记载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正是因为那里是“天地之中,灵气所钟”。而大婚当晚,作为长公子夫人的她将有正当理由进入宫殿!


    “但是代价呢……”甯媮翻遍所有竹简,却找不到关于仪式代价的具体描述。只有一句模糊的警告:“逆天改命,必遭天谴。施术者或将付出最珍贵之物……”


    最珍贵之物?是指生命吗?还是……


    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甯媮迅速藏好竹简。门被轻轻推开,是父亲甯无束,脸色异常凝重。


    “赵高的人发现了秘库。”他低声道,“幸好核心典籍早已转移。媮儿,时间不多了,你必须知道全部计划。”


    甯媮心跳加速,强逼自己冷静下来:“什么计划?”


    “大婚当晚,五星连珠之时,我们将在阿房宫发动起义。”甯无束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六国旧部已经潜伏就位,只待你以魏国王室血脉的身份振臂一呼……”


    这个计划与甯媮刚刚得知的“天命重置”仪式截然不同!她突然明白了甯越的深意——他要的不是武力复国,而是通过改变关键历史节点来重塑未来;而父亲和父老们却执着于血腥复仇。


    “父亲,若……若有另一种方式呢?”甯媮试探性地问,“不通过战争,而是……”


    “没有别的路!”甯无束厉声打断,“秦灭六国,血债必须血偿!你是魏王血脉,这是你的责任!”他深吸一口气,许是觉得自己反应过激,便稍稍缓和语气,“好好休息吧,三日后,你将带领魏国走向新生。”


    待甯无束离开后,甯媮取出怀中的帛书,再次阅读甯越的遗言:“若欲天下太平,需寻得第三条道路……”


    第三条道路既……不是盲目复仇,也不是顺从暴政。甯越看得如此深远,而她,作为跨越两千年的灵魂,或许正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


    甯媮擦干眼泪,决定见到扶苏时告诉他一切。无论代价多么沉重,她都要尝试那个“天命重置”的仪式。不是为了复国,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那个更宏大、更慈悲的愿景——天下太平。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仿佛是天命的暗示。三日后,一切都将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