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绝非善类

作品:《港片:截胡变强:开局捡走小结巴

    阎埠贵抬头打招呼,原来是易中海带着贾东旭,刚从钢厂开完小灶回来。


    阎埠贵望着最近总晚归的易中海和贾东旭,心里琢磨着准是易中海带着徒弟在外面加练。


    "东旭啊,你这师父待你可真是掏心掏肺。"阎埠贵忍不住感叹。易中海三十好几还没个孩子,如今收了徒弟,倒比亲儿子还亲。钢厂里师徒不少,像老易这么上心的可不多见。


    贾东旭腼腆地笑笑:"三大爷,这不是要转正考核了嘛,师傅多指点我。"


    "自己徒弟,能不上心吗?"易中海淡淡地说。


    正说着,许大茂兴冲冲地背着包走来。他刚跟放映师傅约好周末下乡放电影,心里正美着呢。盘算着能赚外快,正好压傻柱一头。


    抬眼瞧见院里几人,许大茂目光扫到贾东旭时心头一颤,赶紧低头往院里钻。自打贾家相亲黄了,他就惦记上秦淮茹,见着贾东旭总觉得心虚。


    "这兔崽子,见着长辈也不招呼一声。"阎埠贵皱眉。


    易中海摆摆手:"走吧老阎。"


    次日清早,何雨柱刚要练功,就听见敲门声。


    "大孙子,给奶奶开门。"聋老太太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何雨柱一怔,想起药膳之事已经好些日子没去探望老太太了。推开房门,只见老太太身着褪色的蓝布碎花衣衫,双眼神采奕奕。


    "老太太,大清早的有什么要紧事?"


    "好孙子,这么久不来看看奶奶,还不许奶奶来瞧瞧你?"聋老太边说边跨进门槛,熟门熟路地在八仙桌旁落座。


    "老太太说哪儿的话,主要是最近饭庄生意太忙,实在脱不开身。"何雨柱随口应道。


    原著里,傻柱确实时常往聋老太那儿跑,不是捎带吃食就是帮忙烧饭,把老太太伺候得妥妥帖帖,就差当祖宗供着了。


    ......


    可惜在聋老太心里,始终最看重的还是易中海,其他人包括傻柱在内,不过是走得近些的帮手罢了。毕竟真正给她养老送终的是易中海两口子。


    穿越而来的何雨柱虽不至于对聋老太冷眼相待,但也绝不会像原主那般掏心掏肺。非亲非故的,他敬重长辈,可若是想算计他、给他灌 ** 汤,他也不会任人拿捏。


    听到何雨柱的回答,聋老太眼中掠过一丝异色,转瞬即逝,又开口道:"好孙子,怎么不见雨水?我那乖孙女呢?"


    "雨水现在跟着师父师娘,他们挺疼她的,帮着照看。"何雨柱答道。


    聋老太眸光一闪。


    这年头照料外人可不是小事。寻常人家自顾不暇,谁愿意多养一张嘴?更别说还是个稚龄孩童,不仅要管温饱,还得费心照料。若非情谊深厚,谁会揽这种麻烦事?


    看来柱子和师父师娘处得甚好啊......


    聋老太心头一紧。


    她倒不忧心自己,有易中海夫妇养老,后半辈子吃穿不愁。可易中海一家呢?


    上回她就提醒过易中海,柱子是个可造之材,得抓紧笼络。这下倒好,人家师父师娘早就慧眼识珠,连雨水都照料上了。


    聋老太精于筹谋,但谋算的全是她和易中海夫妇的利害。此刻,柱子师父师娘的举动让她心生警惕——易中海若再不动作,怕是连残羹冷炙都分不着了。


    "老太太,还没用过早膳吧?正好我要吃,一起?"何雨柱见聋老太出神,主动问道。


    人都登门了,总不能往外撵。先前师父治病,聋老太也算出过力,就冲这份情,请顿早饭理所应当。


    聋老太回过神来,含笑点头:"成,今儿就在我乖孙这儿用饭。"


    何雨柱二话不说转身走向灶台。趁着聋老太不注意,他佯装从橱柜取物,实则心念微动,掌心便多了几样新鲜食材。


    晨光里,他先蒸了几个白生生的馒头,又炖了一碗滑嫩的鸡蛋羹,足足用了五六个鸡蛋。单是这些,寻常人家怕是能对付两三天的嚼谷。精白面和鸡蛋都是稀罕物,谁家舍得这般吃用?可对习武的何雨柱而言,这不过是寻常配置。


    灶火一起,馒头与鸡蛋羹的香气顿时四溢。大早上的,聋老太在屋里被这香气引得饥肠辘辘。她在院里头算是过得滋润的,可见着柱子的早餐这般丰盛,仍是暗自咋舌——这孩子吃得也太讲究了,白面馒头配鸡蛋羹,莫非是特意款待她?就连易中海那样的高薪人家,也不敢这般敞开了吃。


    何雨柱哪晓得聋老太的心思?若知晓,恐怕只会淡然一笑。这顿对他而言再平常不过,平日里还要添些荤腥,今儿个还算清淡养生了。


    院子里弥漫着阵阵香气,邻居们闻着味儿就找到了源头,却无人多言——大伙儿早就习以为常。身为鸿宾楼掌勺的柱子,光是日常伙食就让整院人眼馋不已。


    "奶奶,该用饭了。"何雨柱端着热气腾腾的白面馍和嫩滑蛋羹摆上桌。聋老太立即忘了要说的事,忙不迭夹起馍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哈气也不舍得吐,脸上堆满笑容。这手艺,真是没得挑。


    "您慢些吃,仔细烫着。"何雨柱嘴上劝着,自己却狼吞虎咽。他从不故作客气,正是习武长个的年纪,营养可不能落下。


    聋老太舀了勺金黄蛋羹送入口中。这年头农家蛋本就鲜美,何雨柱只加了一撮盐,便鲜得让人眯起眼睛。老太太咽下后连脖子都泛起了红晕。


    "乖孙,你这手艺是越来越精了。"聋老太由衷赞叹。


    何雨柱微微颔首,巴掌大的馍转眼就剩半拉。不多时,聋老太用完一个馍,又喝了几口蛋羹便饱了——上了年纪,再好的吃食也吃不动了。


    歇过气来,她总算想起正事,搁下筷子望向何雨柱。


    "柱子,奶奶有桩事问你。前些日子你不是打听药膳么,你那教功夫的师父,如今身子可大好了?"


    正啃着馍的何雨柱闻言动作一滞。


    ......


    ......


    如今的何雨柱,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懵懂莽撞的毛头小子。


    当初向聋老太打听药膳方子,确实是病急乱投医——师父伤势突发,他一时找不到门路。


    可自打去过猫儿巷,又在敌特巢穴走过一遭后,何雨柱敏锐地察觉到此中水深。


    单说卖《药理真解》的掌柜,就绝非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