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授业之恩,岂能不思回报?

作品:《港片:截胡变强:开局捡走小结巴

    "颖琪,发什么呆?当值都不专心。"


    声音清脆,显然年岁尚轻。


    谢颖琪回眸,见身后站着位同龄少女。


    "没事。"


    这是同期来的护士,虽年长她一岁,药理知识却远不及她这药罐里泡大的姑娘。


    对方扯了扯她衣袖:"你可仔细些,上回抓错药,主任的脸色你又不是没见着。"


    见谢颖琪在药架前出神,少女特意过来提点。


    谢颖琪感激地点头:"晓得啦,真没事,别担心。"


    她收敛心神,毕竟配药之事容不得半点差池。


    【厨艺+4】


    【厨艺+4】


    【厨艺+4】


    【厨艺+4】


    忙活整日,何雨柱搁下锅铲,扫了眼面板——


    【姓名:何雨柱】


    杨佩元细细品味着药膳的滋味,忽然放下筷子,神色严肃地开口。


    何雨柱听完师父的叮嘱,认真点了点头。


    “师父放心,我不会莽撞行事。”


    既然杨佩元已经提醒,他自然不会贸然行动。


    虽然城内的资源点收获颇丰,但他并未因此飘飘然。


    相比之下,城外的资源或许更丰富,但风险同样成倍增加。


    毕竟城内有军管会坐镇,又有群众监督,敌特分子不敢轻易现身。


    而城外,则是另一番天地。


    更何况,师父的言外之意已经足够清晰。


    见何雨柱神色沉稳,杨佩元微微颔首。


    他原本担心徒弟会被此前的收获冲昏头脑。


    多年来与敌特周旋,他暗中早有布局。


    可惜三位逆徒的背叛来得突然,加之城内局势复杂,他索性将这部分力量隐藏起来,作为后手。


    城外的最新动向,正是源于他们的情报。


    “对了师父,我准备这周末出城一趟。”


    何雨柱说出自己的计划。


    眼下虽有普通食材辅助药膳,对师父的恢复有所帮助,但若要彻底调理元气,还是得靠山野间的珍味。


    既然资源点危机重重,他索性专注于寻找食材。


    杨佩元明白,柱子出城是为了自己。


    沉默片刻,他点头道:“好,务必谨慎,若有异样,立刻退回。”


    这是在告诫柱子,安全第一。


    除了敌特分子,这世道本就动荡。


    普通人很少远行,尤其深山老林更是危机四伏。


    即便后来社会安定,治安问题依旧存在。


    若非法治日益完善,哪来如今的安稳日子?


    何雨柱不过十五岁,独自进山,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幸好他已是暗劲武者,轻功亦有所成,杨佩元还算放心。


    只要不主动招惹敌特,自保应当无虞。


    “师父放心,等我回来,尽快为您调养身体。”


    何雨柱郑重承诺。


    他知道师父仍有隐藏的手段,但身体每况愈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堂堂一代宗师,如今却被伤病所困,即便师父不言,他亦心有不忍。


    能有如今的实力,全赖师父倾心传授。


    授业之恩,岂能不思回报?


    既已习得一身本领,自当竭尽全力,助师父恢复如初。


    离开杨家后,何雨柱提着两只沉甸甸的饭盒,沿着夜色回到南锣鼓巷的四合院。八点多的胡同里,饭盒中飘散出的肉香格外诱人。


    这两盒荤菜是他特意为自己准备的。习武之人消耗极大,必须靠肉食补充气血。为此,何雨柱每月要多花费近百万,相当于两个多月的工资。虽然开销不小,但想着练功的艰辛,这笔钱花得心甘情愿。


    鸿宾楼的同事们都知道这事。何雨柱对外声称是师父资助的伙食费,李保国也帮忙作证,这才堵住了悠悠众口。


    刚走到院门前,阎埠贵就闻着香味迎了上来。“柱子今儿回来得挺早啊!”他一边说,一边偷瞄那两只泛着油光的饭盒。自从何雨柱天天带肉回来,这位向来精打细算的门神就总找机会搭话。


    “师父那儿事情少,就早点回来了。”何雨柱随口应付,却见阎埠贵直勾勾地盯着饭盒,眼神活像饿猫见了鱼腥,偏又强撑着摆出读书人的架子。


    “你们鸿宾楼的待遇可真不错……”阎埠贵搓了搓手,“要不让解成跟着你学厨艺?”这话他说过不止一次,每次闻到肉香,就忍不住旧事重提。


    如今八大员备受推崇,炊事员的名头听着也不差。


    何雨柱闻言,不由得笑出了声。


    阎解成要跟自己学厨艺?


    这事听着就透着古怪。


    虽说阎解成如今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柱哥长柱哥短"地套近乎,可这小子骨子里早就被三大爷那套精打细算浸透了。


    真要让他去后厨做学徒,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怕是一点都不肯碰。


    毕竟何雨柱当初吃苦受累,那是奔着磨练手艺去的。


    "三大爷,这行当可不轻松,学徒三年压根没收入。我能例外是因为师父跟我爹有交情,加上我上手快。"


    何雨柱实话实说。


    阎埠贵一听这话,脸色立马变了。


    "白干三年?那也太亏了……"


    ……


    听了何雨柱的话,阎埠贵这才想起厨子这行的规矩。


    虽说是外行,可也听说过些门道。


    旧时候学徒拜师学艺,开头几年都过得艰难,有的给人打一辈子下手都学不到真本事。


    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事多了去了。


    阎埠贵也就是看何雨柱日子越过越红火,一时眼热才提了这么一嘴。


    真要叫阎解成毕业去当厨子,几年挣不着钱,他头一个不答应。


    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就等着他工作后往家里交钱呢。


    要是一分钱都拿不回来,这不是要他的老命吗?


    以他这精打细算的性子,哪能干这种赔本买卖。


    "柱子,三大爷就是随口一说。"


    阎埠贵打着哈哈,显然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何雨柱笑了笑:"成,那我先回屋了。"


    阎埠贵这反应,他一早就料到了。


    原剧里这位连儿子成家立业都不肯白帮忙,借钱还要算利息,算计到了骨子里。


    在他眼里,学徒前三年纯属白干,阎埠贵要是能答应才叫见鬼。


    不过这是别人家的事,何雨柱也懒得掺和。


    再说了,就算阎埠贵愿意,他也未必帮得上忙。


    厨艺这行没捷径,全凭吃苦耐劳。


    没天赋不要紧,肯在后厨踏实干活,照样饿不着。


    但里头的辛苦,外人根本体会不到。


    何雨柱就算把阎解成弄进鸿宾楼,他自己要是熬不住,也是白搭。


    见何雨柱回了屋,阎埠贵和三大妈眼里虽然羡慕,心里却明白自家孩子没这个命。


    正说着,院外又走进来几道熟悉的身影。


    "老易,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