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压根不配与他较量

作品:《港片:截胡变强:开局捡走小结巴

    临近时,何雨柱放缓脚步,从容走向岗亭。执勤卫兵拦住询问。


    "同志好,我是鸿宾楼厨师何雨柱,认识王队长。"何雨柱主动说明,"特来拜访王队长。"


    卫兵入内通报。不多时,王卫国龙行虎步而来,见到何雨柱便朗声笑道:"柱子,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何雨柱说明来意,提到图书馆需要开具证明。王卫国听罢眼前一亮,拍着他肩膀道:"没看出来啊柱子,还是个勤学好问的文化人。"语气中满是对读书人的敬重。


    "王队长过奖,就是随便看看。"何雨柱谦逊道。


    "这是好事!现在主动学习的同志可不多。"王卫国正色道,"好好读书,将来建设国家正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话中似有深意。


    何雨柱目光微闪。作为穿越者,他敏锐地察觉到弦外之音——重视教育、尊重知识,这或许是恢复高考的信号。虽然当下仍是军管时期,但某些政策可能已在酝酿。


    作为军管会小队长,王卫国主要负责武装工作,但总能掌握些内部消息。


    即便王卫国不清楚,与他搭档的文书委员张春明知晓些风声也在情理之中。


    周围的人听到王卫国这番话,通常不会深思。


    何雨柱却因穿越者的身份,具备超前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这些细微之处。


    他暗自松了口气,看来时代的轨迹并未因自己的出现而偏移。


    眼下需要做的,就是提前筹划,为即将发生的变革做好充分准备。


    "王大哥,这事急不得,我毕竟只有初中学历,要学的还很多。"


    何雨柱话说得含蓄,但既然已在军管会提及自学之事,日后展现些学识也不必担心被盘问。


    毕竟,铺垫已经做足了。


    王卫国对他的态度显然很欣赏:"好,柱子,你先在大厅等着,我让人给你办手续。"


    说罢安排何雨柱等候,自己走进办公室找工作人员。


    约莫三十分钟后,王卫国拿着一份黄色文件走了出来。


    "王大哥。"何雨柱起身相迎。


    王卫国递过文件:"都办妥了,收好。"


    何雨柱接过来细看,上面详细记载着他的年龄、住址等信息,末尾盖着军管会的红色印章。


    他抬头真诚地道谢:"王大哥,太感谢您了。"


    王卫国摆摆手:"柱子,跟我还客气什么,先前你帮军管会立下的功劳,我们还得感谢你呢!"


    ......


    王卫国说着,脸上浮现惋惜之色。


    他是真心赏识这个年轻人,年纪轻轻就胆识过人。


    若非要尊重何雨柱自己的选择,他真想将其招入军管会重点栽培。


    单凭之前协助抓捕敌特的功劳,在军管会早该获得提拔了。


    "对了柱子,上次说的锦旗,因为张春梅同志外出开会还没回来,可能还要再等等。不过你放心,这事我给你记着呢。"


    王卫国又提起这事,特意说明情况。


    张春梅外出参加情报工作会议尚未归来。


    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缺少这位主管领导的签字,锦旗的审批流程暂时搁置,需要再等待些时日。


    何雨柱听后并不在意:"王大哥,你们工作要紧,等忙完了来鸿宾楼,我做东。"


    他顺势卖个人情,也是为维系关系。


    换作旁人相邀,王卫国或许会推辞——毕竟吃请容易惹闲话。


    但对何雨柱却格外亲近。这年轻人是他看着成长的后辈,双方都有结交之意。


    更何况何雨柱的师父杨老先生在打击敌特方面颇有威名。


    这层关系让他们的往来更为自然。


    "好,等事情办妥,我们几个老同志可要来叨扰了。"


    "随时欢迎。"何雨柱笑着应答。


    "那我先告辞了,还得赶去上班。"


    看了眼时间,何雨柱向王卫国辞别离去。


    ......


    同一时刻,南锣巷四合院内。


    许大茂被父亲一脚踹下床铺。


    "混账东西,都几点了还睡!学都不上了?"


    许大茂揉着屁股,睡眼朦胧,却不敢吭声。


    "赶紧穿衣服滚去学校!你也想跟何雨柱一样没毕业?"


    许伍德的言语令许大茂浑身紧绷。


    "爹您这话可不中听,傻柱那榆木脑袋怎能与我相比?您儿子可比他聪明百倍!"


    在许大茂心中,傻柱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粗人,压根不配与他较量。


    许伍德嗤之以鼻:"瞧不起人家?人家天不亮就起来练功夫,这份刻苦你八辈子都学不来!"


    他每日黎明时分,总瞧见中院的傻柱摸黑习武再去上工。这般韧劲,连长辈都暗自佩服。


    再看自家赖床的懒儿子,更是气闷难消。


    许大茂手忙脚乱地穿衣:"他那叫命苦!爹跑娘亡,不勤快点早见 ** 了!"


    说着竟涌起几分得意——虽说打架不是对手,嘴上总要占些便宜。


    "少耍贫嘴!晚上去拜访你放映师父,放机灵些。听说最近有下乡放电影的差事,我托他带你去长长见识,省得你整日无所事事。"


    许大茂两眼放光:"当真?爹您放心,我保管把师父伺候舒坦!"


    想到能亲手操作放映机,还能收乡亲们的孝敬,他不禁喜上眉梢。这些日子在家摆弄破旧设备,早憋坏了。


    乡间放映的消息不胫而走,邻近几个村落的百姓哪怕跋涉十几里也要赶来凑趣。


    人群摩肩接踵,稍迟些的连银幕边角都望不着。


    若能帮忙占个好座,或是预留块空地,总能得些实惠。


    这些好处虽不明言,却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难怪放映员的差事既体面又油水丰厚。


    念及此,许大茂不禁神游天外。


    "还在这儿 ** ?"


    许伍德见他走神,抬手便敲他脑门。


    许大茂慌忙回神,三下五除二收拾妥当,快步迈出院门。


    南锣巷卫生所。


    谢颖琪端着药盘,在药材架前徘徊。


    大清早的,这姑娘却魂不守舍。


    她想起前些日子柱子来抓的药。


    那些药材连祖父都拿捏不准。


    以她的造诣,自然更看不出端倪。


    加之此前对柱子药学造诣的认知,谢颖琪愈发困惑——


    这些药材究竟作何用途?


    自幼在药香中浸染的她,对医道充满热忱,否则也不会钻研至此。


    想到柱子比她还年幼,却能配出让祖父都捉摸不透的方子,谢颖琪心里似有猫爪轻挠。


    改日定要寻机当面问个究竟。


    若不解开这药方之谜,她总觉浑身不自在。


    正思绪纷飞时,耳畔忽响起银铃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