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太过凑巧
作品:《港片:截胡变强:开局捡走小结巴》 二人一唱一和间,谢学丰心中疑云更浓。
传递消息就能月入百万?
这酬劳高得离谱。
更何况,这番解释实在牵强。
"谢掌柜,您还在犹豫什么?我们可是看中您的门路,才肯出这个价。"
谢学丰面色不改,略一颔首:"既然如此,我便替你们留意。"
方李二人相视一笑,眼底闪过喜色。
"那就说定了,一百万午后便送来!"
送走客人后,谢学丰望着远去的身影,神色凝重。
他们要查的方子都是补气养血的方剂,寻常人家极少用,倒是武馆弟子常来购买,一周不过三五人。
仅透露这些消息,月入百万?
哪有这般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谢学丰虽心善,却不糊涂。
反常必有妖。
他虽然口头应承,但未弄清真相前,绝不会轻举妄动。
忽而想起一人——柱子!
今日柱子刚买了大批补药,转眼就有人来打听抓药者,未免太过凑巧。
莫非......是冲着柱子来的?
种种迹象令谢学丰警觉,甚至想打探柱子近况,以免这后生遭人算计。
......
何雨柱将第八道形桩练至入门后,便辞别师父。临行前细细叮嘱用药事宜,这才返回四合院。
正午时分,院里静悄悄的,多数人都去厂里用饭了。
路过前院时,何雨柱去阎埠贵家接雨水。
"三大妈,今儿休息,带雨水回去吃饭。"
三大妈乐得省下一顿口粮,自是满口答应。
......
"哥,你今天咋回来了?"雨水坐在凳子上,好奇地望着灶台前忙碌的何雨柱。
何雨柱笑而不答,从橱柜取出食材,避开妹妹视线。
"哒哒哒......"
菜刀起落间,炊烟袅袅,饭菜香气四溢。
中院,贾家。
贾东旭随易中海在厂里蹭饭,贾张氏独坐家中,纳完鞋底便懒散歇息。
腹中饥饿将她唤醒,正琢磨随便对付午饭时,忽闻隔壁飘来荤香。
"傻柱怎的晌午回来了?"油香混着肉味,让饥肠辘辘的贾张氏愈加难熬。她习惯性咒骂几句,突然计上心头。
虽不知傻柱为何午间回院,却正是易中海不在的好时机。自打听东旭说起易中海与傻柱的纠葛,贾张氏就如鲠在喉。此事不解决,恐要坏了她家的好光景。
贾张氏心中盘算已定,径直朝何家走去。
厚重的木门发出沉闷的敲击声。
何雨水带着几分不悦拉开了门。
"是您啊。"小姑娘脸上明显写着不欢迎。前几日院里的争执让她对这位爱生事的老太太全无好感。
"你哥哥可在?"随着门缝开启,饭菜的香味愈发诱人。白米饭的清香混合着家常小炒的气息,让贾张氏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何雨柱正端着刚出锅的青椒肉丝走进堂屋,瞧见了门口的访客。
"您有事?"他保持着表面的客套。虽说心里不喜这位长辈,但面上礼节总要维持。想倚老卖老?那可不成。
"在用饭呢。"贾张氏的目光牢牢黏在桌上的菜肴上,勉强挤出笑容。
"正要用饭,您有何贵干?"何雨柱招呼妹妹入座,端着饭碗问道。丝毫没有客套相邀的意思。
贾张氏顿时僵在原地,脸色难看至极。这傻小子竟连扬面话都吝于出口?
她原想好生训斥几句,但想到此行的目的,只得强压怒火。
"听说你在鸿宾楼当差?可有拜师?"贾张氏试探着询问。
何雨柱略感诧异:"嗯,师从川菜师傅李保国。"
他暗自纳闷,打听工作地点尚属寻常,但问及师承的却不多见。
贾张氏察觉他的疑惑,连忙解释:"老婆子也是关心你。你们兄妹无长辈照应,总怕你年纪轻被人哄骗。"
何雨柱心中冷笑。
这番说辞,她自己可信?若论坑蒙拐骗之辈,这院里贾张氏若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他也懒得戳破,只淡淡道:"多谢关心,若无要事,我们且用饭了。"
见对方直接逐客,贾张氏面色一沉:"你们慢用。"
踏出何家门槛,贾张氏立刻变了脸色,低声咒骂:"不知好歹的东西!"
依她往日脾性,必要好生吵闹一番。但今日总算打探到了想要的消息。
"没想到竟拜在了鸿宾楼主厨门下!"
鸿宾楼的名头她自然知晓,主厨地位非同一般。难怪傻小子日子过得滋润,原是攀上了这层关系!
念及此,贾张氏心头涌起强烈的不甘。自家东旭同样拜师,在厂里累死累活却连转正都未能如愿。反倒不如这愣头青!
"正好,借此让易中海那老东西也死心!"
气呼呼回到家中,何家飘来的饭菜香引得她直咽口水。最终忍不住打开地窖,取出一块珍藏的腊肉。
"都怪那傻小子!不然这肉能留到年节!"
贾张氏一边自我开脱,一边切肉下锅。非年非节享用荤腥确属奢侈,但她此刻顾不得这许多了。
"东旭迟早转正,吃顿肉又如何?!"
......
午后小憩醒来,雨水坐在桌前翻阅启蒙读物。如今她已识得不少字,日常用字基本掌握,可见平日确实勤学。
......
何雨柱仔细检查妹妹的课业,心中甚感欣慰。
以妹妹的天资,加上今世有他的支持与自身的勤奋,考取大学已是十拿九稳之事。
想到此处,何雨柱不由得生出几分紧迫感。
他们如今的日子虽平稳,可手头的事务却不少。
不论是精进厨艺、磨炼国术、学习药理,还是辅导雨水的功课,乃至自己准备高考,每件事都不简单。
若非他有着穿越者的身份和特殊助力,恐怕难以兼顾这么多任务。
即便有系统帮忙,何雨柱依然每天排满日程,毫不放松。
对此,他并不感到劳累,反而觉得分外满足。
毕竟,幸福的生活需要靠双手打拼。
在这特殊的时代,若不奋力前行,又怎能迎来好日子?
检查完雨水的学习情况后,何雨柱拿起药理学课本,专心阅读起来。
【药理+1】
【药理+1】
【药理+1】
【药理+1】
……
午后,鸿宾楼内。
李保国看着面前的中年妇女,稍显诧异。
“同志,听伙计说您找我?”
“您就是李主厨?”
贾张氏上下打量李保国,先确认道。
“没错,我是李保国。”
李保国点头回应。
他原本在后厨忙碌,伙计来报说有人找他,似乎与柱子有关。
“那您就是柱子的师父了?”
“您认识柱子?”
“当然,我和柱子住一个院子,门对门呢!”
贾张氏说着,眼神却有些闪烁。
李保国听完,神色如常。
“原来是柱子的邻居啊,同志,您找我有何事?还是柱子出了什么问题?”
他对贾张氏并不在意。
平日与柱子交谈,多是师徒间的私事,柱子很少提及四合院的邻居。
从李保国的感受来看,柱子与院里人的关系似乎并不亲近。
对此,他也从未多问。
毕竟,他了解柱子的为人。
单看柱子在鸿宾楼的处事方式,便足以证明他是个靠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