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朱家哥儿仨受难记(二)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天呐,爷爷寝宫里的东西都成精了呀!不然它们怎么会自己飞出来的!
朱瞻基刚赶到乾清宫,还没进门呢,就看到门里头飞出来一个笔筒。
门里传出朱棣中气十足的叫骂声,骂的太脏,写出来都不过审的那种。反正就是“我星号星号,你们三个星号星号,真是星号星号星号的星号星号”……
朱瞻基贴着墙边走到门口,趴在门口,小心翼翼的探着脑袋往里头看了一眼。脑袋刚探出去,好在是年轻反应快,朱瞻基一缩头,一个砚台就擦着他的发髻飞了出去。
我去,好险,朱瞻基咽了咽口水,心有余悸的摸着自己的脑袋,这要刚才缩头那一下再慢一步,今儿个太孙殿下就得头破血流地回东宫了。
唉不对,是被抬回东宫。
门里头,朱棣的咆哮声还在继续。
“兵部的人都是吃干饭的吗?”
“火力配置出了这么大的问题,粮草配置也不对,那个主笔的兵部郎中是谁?他脑子里都是屎吗?”
“这么大的问题,兵部侍郎李庆为什么没有审核出来?”
“太子!你怎么也没看出来?你这个监国是怎么当的!”
“还有你!老二!”朱棣的嗓门又拔高了一度,“老子让你接待使团,不是他娘的让你揍使团!撒马尔罕刚和大明恢复往来,你他娘的就揍人家的使团!”
“老三!你他娘的……”
“啪嚓!”听着像是茶杯砸碎的声音。
然后继续是朱棣的咆哮声:“……你他娘还敢躲!让你去南昌,你跟老子怎么保证的?你说,宁王府的狗都能给老子抓回来!我问你,别说人了,狗呢?宁王那么大个人,你说丢就丢了?他还能凭空飞了不成?”
朱瞻基在门外看得直摇头,下意识的又把脑袋缩了回去,蹲在地上,眼睛珠子疯狂乱转。
王彦在朱瞻基跟前蹲下:“太孙殿下,里边那三位就指着您了,您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朱瞻基面露苦涩:“可是……我……我也怕呀!”他指着门里的方向,瞪大了眼睛,“你没看见皇上都气成什么样子了吗?我这会儿进去不是把我自己也填进去了?回头他们仨没救出来,我自己也得搭进去!”
王彦苦苦哀求:“殿下,您就进去劝劝吧,里边那三位爷,一个是您的亲爹,还有俩是您的亲叔叔啊……”
朱瞻基这会儿就像脚底生了根一样,半步都挪不动,面对王彦的苦苦哀求,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喉咙里挤出细若蚊蝇的声音:“我不敢……”
王彦眼看如此,又听见朱棣的声音越来越大了,他一是怕朱棣气坏了身子,而是怕里边那三位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哥儿仨真有个什么好歹,心里思量片刻,一咬牙一跺脚,先冲着朱瞻基行个礼:“太孙殿下,得罪了!”
朱瞻基:“啊?”
王彦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太孙殿下到!”
朱瞻基瞬间瞪圆了眼睛,脸色唰的变白,手忙脚乱地去拽王彦的衣摆:“别!别!别,你干嘛……你干嘛……”
王彦话音刚落,就听见门里头咣当一声,像是凳子被踹翻了,然后朱棣骂人的声音也瞬间停顿了下来。
王彦赔着笑:“殿下,奴婢回头向您赔罪,您请吧……”然后,他把朱瞻基拽起来,从身后推着朱瞻基走到大门正中间。
朱瞻基迅速做好了表情管理,前一刻还是慌慌张张的样子,等到自己被迫出现在门口朱棣视线里的时候,马上换了表情,对着朱棣露出乖巧的笑容。
“爷爷!”朱瞻基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迈步进去,然后走到朱棣面前几步远跪下,“孙儿给爷爷请安了!”
朱棣放下手中那本厚厚的书,也不知道刚才拿着这本书是打算看呢,还是打算砸某人呢。瞧见朱瞻基进来了,朱棣就这么坐在椅子上,黑着脸,一言不发。
再一看朱高炽那哥儿仨,此刻看向朱瞻基的眼神,都是“救星来了”。
朱棣眯着眼睛:“大孙,你来找爷爷做什么?”然后语气陡然变冷,“……给你爹他们求情?”
朱瞻基跪在那里,眼珠子滴溜溜直转,余光瞥见老爹和两个叔叔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活脱脱像是三只等着他投喂的鹌鹑。
“大孙,怎么不回答?”
朱瞻基一个愣神的功夫,朱棣又开口追问,朱瞻基一抬头,对上了朱棣的眼神。
求生欲告诉朱瞻基,你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说自己就是来给爷爷请安,磕个头就走。不开玩笑,朱瞻基真想这么做,尤其是被朱棣一个眼神警告之后。
可他要真这么干了,怕是朱高炽哥儿仨都得完犊子,毕竟他很少瞧见朱棣有发这么大的火的时候。
算了,豁出去吧,好歹都姓朱……
朱瞻基一个头磕在地上:“爷爷!孙儿是来讨赏的!”
朱高炽三兄弟动作一致,闭眼,捂脸,皱眉,低头。
朱棣冷哼一声:“讨赏?”又冷笑了几声,“……你爹和这两个叔叔把爷爷交给他们的事办的一团糟,你怎么还敢来讨赏?”
朱瞻基一本正经的回答道:“爷爷,正是因为他们把事情办砸了,孙儿才要来讨赏啊!”他又笑着往前凑了两步,因为他这会儿还跪着呢,这一副跪着往前蹭蹭走的场景,让朱棣看着有点心疼。
“大孙,你先起来……”朱棣脸色轻松了一些,“你跟爷爷好好说说,为什么他们把事情办砸了,你才能向爷爷讨赏?你打算干嘛?”然后又冲着朱瞻基招招手,“过来,站爷爷跟前说。”
朱瞻基嘿嘿一笑,站起来边往朱棣身边走,边解释:“爷爷,您想啊,要不是他们把事情搞砸了,还怎么能显出孙儿的本事来?”说完这句话,正好走到朱棣身边,朱瞻基又伸出手来给朱棣轻轻揉着肩膀,“爷爷,您说是不是?”
朱棣干笑了几声,看了一眼面前空地上那并排站着的三只鹌鹑,默默叹气:“你们三个,还不如一个孩子让我省心!”
三只鹌鹑齐刷刷点头:“是是是,爹您说的对!”
朱瞻基趁机凑到朱棣耳旁边:“爷爷,您先消消气。孙儿有个主意,保管让这三件事都变成好事。”
方才在乾清宫外头,王彦已经把事情大致给朱瞻基说了一下,所以朱瞻基已经知晓了朱高煦和朱高燧为啥惹朱棣生气了。
“哦?说来听听。”朱棣似乎是来了兴趣。
“先说这个兵部方略的事情。”朱瞻基压低了声音,“昨天兵部的于主事连夜来东宫见我爹,把那份有大问题的进军方略里的问题全给指出来了。您知道这些问题是谁发现的么?不是那个于主事,而是于主事的孙子,就比孙儿大一岁。”
朱棣一回头:“怎么又冒出一个孙子来?”
朱瞻基继续解释:“他的孙子昨个夜里去兵部衙署给于主事送膳食,那份进军方略就摊开了放在桌子上,于主事的孙子只是路过看了一眼,就看出毛病来了……”
朱棣稍微一琢磨:“一眼就看出来了,才比你大一岁,也就是十七八岁……他真是一眼就看出来的?”
朱瞻基点头:“孙儿相信,因为昨个半夜,那个于主事的孙子也跟着他爷爷一起来东宫了,孙儿还和于主事的孙子聊了很久,他真的是个人才……”
“人才?”朱棣看了一眼朱瞻基,“一个才十七八岁的人才,怎么了?那也是以后给你小子留着用的,爷爷高兴个什么劲儿啊?”
眼看朱棣又开始不高兴了,朱瞻基连忙安抚道:“爷爷!爷爷!您听孙儿说……那个,孙儿也仔细想过了,这进军方略虽然有问题,但咱们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考验一下兵部那些官员。不如让我爹把这份进军方略带回去,就说皇上震怒,让他们重新拟一份……爷爷,您总得给人家一个犯错的机会不是?”
朱棣也开始逐渐消气了,冷哼一声:“行,按你说的办,不过那个主笔这份进军方略的兵部郎中,让他有多远滚多远,这辈子爷爷都不想看见他!让他滚到琼州去!”
好,好,悬在朱高炽头上的刀算是放下了。朱高炽也松了一口气,默默擦拭掉额头上的汗水。
朱瞻基又琢磨片刻,然后继续在朱棣身边低声说道:“至于二叔……”
朱棣“嗯”了一声,瞥了一眼站在那里的朱高煦:“对,你二叔,把人家使团揍了。大孙,你说这事儿怎么解决?”
朱高煦被朱棣又瞪了一眼,下意识的低下了头。
“爷爷,撒马尔罕使团不是傲慢吗?”朱瞻基也看着朱高煦,“他们说咱们大明‘虽强盛却不通西域商路’,那就让二叔带着他们去神机营看看咱们大明最厉害的火器!他们敢笑我们大明不通商路,他们却不知道这商路通不通,全看我大明想不想让它通。爷爷,咱们神机营的火器就是最好的证明!”
朱棣一抬眼:“可是毕竟老二这个混账东西把人家给揍了……”
朱瞻基眼珠一转,立刻接话:“爷爷,孙儿觉得二叔这一拳打得正好啊!”
“哦?”朱棣一挑眉毛,“继续说。”
“爷爷,是那使团首领出言不逊在先!”朱瞻基直起腰来,说的那叫一个义正辞严,“二叔身为大明的亲王,倘若是不加惩戒,岂不是会显的我大明是软弱可欺的!”
朱瞻基又压低声音,不慌不忙的继续往下说:“不过嘛……孙儿觉得,现在正好借这个机会,让二叔亲自带他们参观一下咱们大明的神机营,既显我大明胸襟,又能……”
“又能什么?”朱棣追问。
朱瞻基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又能让那撒马尔罕使团首领亲眼看一看,二叔的拳头,比起我大明神机营的火器来,可差得远呢!保准他回去后,再不敢对大明有半分不敬。如若不然,下次他们面对的,可就不是二叔的拳头了。”
朱棣闻言,嘴角也微微上翘,看起来心情不错。他指着朱瞻基:“猴崽子,黑的也能让你给说成白的,不过你这一招恩威并施倒是还不错,爷爷很喜欢。”
然后,朱棣转过头去看着朱高煦:“听明白没有?按太孙说的,带着撒马尔罕的人去一趟神机营开开眼。当然了,你个混账东西下手有多黑,我也是知道的,你得等他们的首领能下床了再说。”
朱高煦连忙抱拳:“儿臣遵旨!爹,您放心吧!儿子一定叫他们这些蛮夷见识一下,什么叫天朝上国!”
朱高燧眼看老大老二都没事儿了,马上向朱瞻基投去了求救的眼神。
朱瞻基朝着朱高燧的方向默默点头。
朱棣似乎没察觉到朱瞻基和朱高燧的互动,处理完了老大老二,现在他也该处理老三的事儿了。
“大孙,爷爷让你你三叔去南昌,把宁王朱权一家人带回来。结果呢,宁王失踪了!”朱棣无奈的一摊手,“爷爷先跟你透个底儿,这个朱权,和高墙那边也有联系,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还被朱权给重伤了,差点连命都丢了……”
高墙的很多事儿,比如朱允熞没死,这个朱瞻基知道,这还是他当初查出来的。
但宁王和高墙也有关联,这个朱瞻基还真不知道,朱棣也一直没跟他详细的说过。主要是这事儿还真比较复杂,一时半会还说不清楚。
不过目前朱瞻基可以明确的事儿,就是朱高燧奉旨去南昌抓宁王朱权及其王妃、世子,结果到了南昌以后才发现,宁王朱权及其王妃、世子已经消失好几天了。
只见朱瞻基眸光一闪,突然间又露出神秘兮兮的笑容:“爷爷,孙儿倒觉得……三叔这差事儿,办得妙啊!”
“嗯?”朱棣眉毛一竖,有点不解:“人都丢了还妙?”
朱瞻基赶紧解释:“爷爷,您想啊,宁王叔祖要是老老实实被抓回来,那才叫麻烦呢!到时候肯定会有一些有心之人,说爷爷您又苛待兄弟了。结果您派人去南昌‘请’宁王叔祖回来……”
朱瞻基刻意在“请”字儿上加重了语气。
“……结果,宁王叔祖他自己跑了!他这一跑,不就是心虚么?那就说明朝廷没冤枉他,对不对?到时候,朝廷直接发缉捕文书,天下人都会说宁王做贼心虚……”朱瞻基嘿嘿一笑,“爷爷,您说,三叔这差事儿办的怎么样?”
朱棣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朱高燧则是悄悄的朝着朱瞻基竖起了大拇指。
朱瞻基瞬间又有了主意,继续弯下腰说道:“再说了,三叔这次去南昌一趟,不是还查出了宁王府私藏违禁兵器的事了吗?这个可比抓个活人回来更有用!”
啊?朱高燧一下没反应来,私藏违禁兵器?谁?宁王府?没有啊!
朱瞻基疯狂朝着朱高燧打眼色,朱高燧还是没反应过来。
“哦?”朱棣看起来有点疑惑,然后盯着朱高燧,似笑非笑,“老三,有这事儿么?在宁王府里,找到了私藏的兵器?”
朱高燧傻了吧唧的摇头:“爹,没有啊,我没说找到什么私藏的兵器啊……”
站在朱棣身后的朱瞻基继续朝着朱高燧打眼色,用口型告诉他“有”,可朱高燧愣是看不懂。
朱瞻基忍不住出声提醒:“三叔!这个私藏的兵器,是可以有的!”
朱高燧还是摇头:“可这个真没有啊……”
你马……朱瞻基无语的扶着额头,散了,毁灭吧,累了,爱咋就咋地吧。
还是朱高煦聪明,一下子听出朱瞻基的意思了,也看懂了朱棣那个似笑非笑的表情所传达的暗示,他主动拽了一把朱高燧的手臂,然后向朱棣开口说道:“爹!老三确实在宁王府找到私藏的兵器了,这就说明宁王确实心存反心,所以会在老三去抓他之前就逃之夭夭了!”
朱高燧还打算开口说什么“没找到兵器啊,谁告诉你们找到兵器了”之类的话,直接被朱高煦一句低声的警告给震了回去。
朱瞻基心里嘀咕,三叔,你这脑子是时有时无的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