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东宫家宴(一)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朱瞻基正式监国已经有段时间了。这期间,他每天行程安排如下。
早上从东宫醒来,先去上朝。朱棣就在他刚开始监国那几天上了几回朝,后来就不管了,让朱瞻基自己一个人去。
下了早朝,回一趟东宫,吃早餐。有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吃,有时候是陪着朱高炽和太子妃一起吃。这顿早餐很重要,不然一上午根本扛不住。
吃完早餐,去御书房接待官员。如果早朝有没解决完的事,就取消这个接待环节,直接召见相关人员在御书房开小会。
中午去乾清宫陪老爷子聊天,吃饭,也会把今天上午遇到的事情跟朱棣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下午去御书房批折子,在他正式颁布了精简奏折内容的政策之后,看折子也没以前那么头疼了,效率也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晚上,再去陪朱棣坐一会儿,然后回东宫睡觉。
太子妃每天看着儿子忙忙碌碌的样子,除了心疼、发愁,也没别的办法。
朱高炽在一旁嘿嘿笑,那模样要多欠揍就有多欠揍:“怎么了,我以前每天也是这样忙,也没见过你这么心疼发愁啊?”
太子妃白了朱高炽一眼:“那你也没见你瘦下来啊!你看看儿子,这一监国,起码瘦了一圈呢!”然后又打量了一下朱高炽,“唉,我说,你都养病这么久了,皇上怎么还让儿子监国啊,儿子现在每天都是替你在忙呢!”
朱高炽苦笑着摇摇头,没回答。
这个问题,也同样被扔到了朱棣面前。
之前是因为太子爷生病需要休养,才在朝堂上宣布让太孙“代父监国”的。理论上来说,太子爷身体康复以后,这监国的事儿还得还给太子爷才对,毕竟跳过太子直接让太孙监国,这事儿听上去还是有点太不合礼法了。
那朱高炽身体好了没?
不好说,因为皇上下旨不许任何人去东宫打扰到太子爷,太子爷自己也不出门,整天就东宫里待着,大家都见不着人,也不好说身体到底好没好、好到什么程度了。
别人不知道,朱棣知道啊。身体好不好的,还真不好说,当东宫那大胖子,别看不出东宫门,每天的日子,过的那可真叫个“好”啊。
在大明监国太孙的强烈要求下,朱高炽同志现在改掉了许多以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吃的也清淡了,什么蜂蜜糕点、肥腻肉类、糯米制品等等,坚决不允许端上东宫的饭桌;要实在想吃点荤腥了,那是就以鱼、虾、禽类等。
主食基本就是荞麦、小米这些杂粮,搭配时令蔬菜,还有低糖水果。
最重要的,是严禁宵夜,规定每日三餐定时定量。
除了吃,还有运动量也得跟上。东宫养着一只白毛狗,朱高炽每天牵着狗在东宫院里来回散步,从前院儿到后院儿,又从后院回前院儿。人走的累不累不好说,那狗是真累了。
那天在乾清宫,当朱瞻基把这些事儿跟朱棣提前汇报的时候,朱棣还很纳闷呢,说你爹身体本来就不好,你在吃食上那么“苛待”他,不合适吧。
朱瞻基很认真的告诉朱棣,这次朱高炽生病,实际上也是给朱瞻基提了一个醒。太医们都说了,朱高炽的病根在于“痰湿壅滞,气血不畅”。说通俗一点,就是身子太沉,肚子里边积食难消,再加上常年伏案劳累,赶上被那个福建布政使气了一顿,这才突然病倒了。现在开始调理还来得及,再往后啊,不好说咯。
朱棣眉头微皱,沉默了一会儿:“所以,你就借着监国的机会,把你爹膳食都管上了?”
朱瞻基点头:“我爹他性子宽厚,对自己却疏于约束,若没人盯着他,他肯定又偷偷让人送蜜饯糕点。孙儿只能借着‘养病’的名义,让东宫上下都按着新规矩来。”
朱棣哼了一声:“猴崽子,倒是孝顺你爹。不过你马上就大婚了,大婚以后你就得搬出去了,到时候你不在东宫,没人管着你爹,你爹会不会又像以前那样了?”
“没事,爷爷,我有后手。”朱瞻基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
八月初八这一天,中午。
乾清宫派人来东宫传话,说皇上晚上来东宫吃饭,汉王、赵王也来,算是家宴。
朱高炽一听见“宴”这个字儿,眼睛都亮了。
而派去赵王府传信的人,刚说完晚上去东宫赴宴……
朱高燧一听说“宴”这个字儿,眼睛也亮了。
在朱高炽的心里,这可是皇上都参加的“宴”!肯定得有肉啊,什么烧鹅啊,蹄膀,还有粽子,甜粥,蜂蜜糕点,都得有吧!
在朱高燧的心里,这可是皇上都参加的“宴”!肯定得有酒啊,肯定得让喝酒啊!
晚上,东宫花厅里,朱棣、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加上朱瞻基,五个男人坐一桌。
朱高炽看着面前的杂粮就犯愁,朱高燧看着面前的茶壶,表情也差不多。
“老大,你面前那杯子里是酒么?”朱棣正打算提酒杯,突然冷不丁的问了一句。因为他记得朱瞻基跟他提起过,朱高炽的减肥计划里也包括忌酒来着。
“唉……爹,您别问了,您瞧见我这杯子没?这是您那好大孙给我准备的山楂陈皮茶。”朱高炽摇着头,一脸苦笑。
朱高燧乐了,呲着个大牙就搁那儿笑:“大哥,你也被爹禁酒了?”
朱高炽板着脸,无语的盯着朱高燧。
朱棣也憋着笑说道:“老三,你大哥是被禁酒了,不过啊,不是我不让他喝,是他儿子管着呢。”然后,朱棣瞥了一眼朱瞻基,“大孙,今天能让你爹喝点不?”
朱瞻基冷面无情的摇了摇头。
“一杯也不行?”朱棣追问。
朱瞻基看向朱棣,语气坚定却又不失恭敬:“爷爷,太医说了,我爹这病最忌酒水。若是今日破例,往后便更难约束了。”
朱棣闻言,捋了捋胡须,故意板着脸:“猴崽子,管你爹挺顺手的。”然后又转而看向朱高炽,“老大,爹替你求过情了,不管用啊。”
朱高煦和朱高燧开始偷笑,朱高炽也是满脸苦涩,正好瞥见朱高燧笑的牙床都露出来了,忍不住说道:“三弟啊,你挤兑我干嘛啊?说的好像你喝的不是茶似的……”
朱棣哈哈大笑,然后提起酒杯:“行了,别挤兑了,老二,大孙,咱仨喝就成了。”然后,一仰脖子,美酒入喉。
朱棣放下酒杯,却看见朱瞻基只是轻轻抿了一口,不由的产生了好奇:“大孙,你怎么不喝啊?”
朱瞻基笑着把酒杯放下:“爷爷,孙儿明天还要上朝呢。再说了,我不让我爹喝酒,我就得陪他一起戒酒。”
朱棣眯起眼睛,看着朱瞻基。这猴崽子,倒是会拿自己当榜样。
“大孙啊,你爹是太子,你是太孙。”朱棣慢悠悠地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送到嘴里,“你连酒都不让你爹喝,管得这么宽,不怕别人说你越俎代庖?”
桌上气氛顿时一凝。
朱高煦和朱高燧对视一眼,默契地低头干饭。
朱高炽捏着筷子,在杂粮饭上戳了几个小坑。
朱瞻基却不慌不忙,还起身给朱棣斟了杯茶:“爷爷,孙儿记得您当年北伐的时候,腿疾犯了,但您不肯坐轿子,也不肯坐马车,您还说,为将者当与士卒同甘共苦。”
朱棣一挑眉,呦,这小子,拿我的话来堵我?
朱瞻基则是继续往下说:“要想让我爹身体好起来,不让他喝酒,那我这个当儿子,总的陪着他一起才是。咱们大明,需要一个身体硬朗的太子爷。”然后,朱瞻基的眼睛瞥见了朱高炽的筷子,只见这家伙的筷子似乎奔着一块肥肉去了……
“爹,您干嘛呢?”朱瞻基不怀好意的看向朱高炽。
被抓包了之后,朱高炽的筷子僵在半空,朱棣则是哈哈大笑,“好!说得好!老大,你儿子比你看的明白!”他一把拍开朱高炽的筷子,“听见没?你那筷子还敢往肥肉上指?再偷吃肥肉,当心老子让你天天喝粥!”
“爹啊……朱高炽委屈地缩回手来,“我这都半个月没见油水了,您看我这脸,都瘦脱相了……”
“脱相?”老三朱高燧噗嗤笑出声,“大哥,你那三层下巴还在呢!”
众人哄笑间,朱棣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切。
上年纪了,就喜欢看孩子们斗嘴。
不行,得说正事儿了。
“老大,太孙再有二十天就要大婚了。爹想让他把精力放在大婚的事情上,你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朱棣瞟了一眼正在啃荞麦饼的朱高炽,“明天开始,监国的事儿,你带着太孙一起来吧。”
朱瞻基一怔,看向朱棣:“那我还能管着我爹吃喝的事儿么?”
朱棣点点头:“能,这个事儿,你爹就算当了皇帝,你也能管,爷爷特许的。”
朱高炽却是满脸写着不乐意:“爹,您大孙子监国干的好好的,干嘛又把我叫上了啊?”
他这可不是在演戏,绝对是百分百的真心话。这次奉旨在东宫养病,他每天不用为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头疼,虽然吃的差点,喝的差点,可关键这是在自己家里,那心情就不一样啊!在朱高炽看来,东宫花园里的一块石头,都比御书房里的黄金挂件更宝贝!东宫院墙边儿上的一棵小草,那比奉天殿墙壁上雕刻的金花儿都好看。
他好不容易才享受了几天清闲日子,每天遛狗、吃儿子给自己定制的“健康餐”,不用操心朝政,结果快乐时光这就结束了?
这还不算,朱棣让他带着朱瞻基一起监国,那就代表着他不光得干活,还得继续被儿子管着饮食,简直是苦上加苦,双倍折磨。
瞧见朱高炽这副反应,朱棣顿时板着脸:“老大,你什么意思?你儿子这段时间替你监国,忙里忙外的,你就瞧不见你儿子都忙成什么样子了吗?”
“哪有像你这样的,当老子的就知道偷懒,把事情全丢给自己儿子去做的?”
朱棣中气十足的训完了朱高炽,发现此刻众人都齐刷刷的看向他,又齐刷刷的低头,然后齐刷刷的拿起筷子开始扒拉自己碗里那点东西。
面前这四个人里头,就数朱瞻基演技最差了,因为他碗里没东西,就拿着筷子搁哪儿扒拉空气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