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太孙大婚(二)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永乐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大明皇太孙朱瞻基大婚当日。


    酉时。


    宫里在奉天殿设了主宴,主位朱棣,东侧首位太子朱高炽。


    以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为首的宗室亲王、郡王等,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勋贵等在此列席。


    文华殿设命妇宴,由于徐皇后已经去世,太子妃张氏在此主宴,荣国公张辅之女张贵妃辅宴,朝廷命妇皆在此列席。


    华盖殿设外戚恩宴,张怜儿的家眷亲人在此出席,还有几位驸马爷也列席了。


    同时,武英殿设勋贵次宴,这里列席的是一些品级不够去奉天殿主宴的官员和勋贵。


    以上这些这些宴席,那都属于“国宴”,


    ……


    奉天殿主宴中。


    “大侄子,三叔请你帮个忙。”朱高燧端着一杯茶,悄悄拉住前来敬酒的朱瞻基,然后朝着主位上的朱棣努努嘴。


    他这举动被主位上的朱棣看的清清楚楚。


    去年十月的时候,朱高燧因为酒后乱说话,被朱棣下令一年之内不许喝酒。朱高燧也就某次从自己的王妃嘴里尝了尝酒味儿,就这还被急匆匆赶来叫自己进宫的老二给撞了个正着。


    踏马的这个老二,拿这事儿威胁了我快一年了。


    “老三!”朱棣远远的喊了一句,指着朱高燧说道,“你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想让太孙给你求情?哈哈哈……”


    朱高燧被戳穿了心思,朝着朱棣的方向赔着笑:“皇上,儿子眼瞅着已经快一年了没喝酒了,距离您要求的一年时间,也差不了多少天了。今儿是太孙大喜的日子,我这个做叔叔的,总得沾点喜气吧!一杯喜酒都不喝的话……”


    嘿,这小子真会说话,还知道今儿这日子想喝酒,提谁的名儿好使。


    朱棣低声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行!准了!老三,你可以喝酒了。但是……”


    朱棣的“但”字儿刚说出来,那个“是”字儿还在嘴里喊着的时候,朱高燧已经迫不及待的放下茶杯,从旁边的朱高煦手里抢来酒杯,一饮而尽。


    “哈哈哈……朕话还没说完呐,你就这么猴急?”朱棣心情很好,这会儿也懒得跟朱高煦计较,“今儿呢,是太孙大婚,朕许你喝酒,也许你尽兴!不过你自己得掂量着点儿,一会儿主宴结束了,你和老二还得去东宫的家宴,到时候朕可不想找人把你抬去!”


    朱高燧随手一抹沾在胡子上的酒水,朝着朱棣的方向咧嘴一笑:“谢皇上!”


    坐在一旁的朱高煦笑着看着这一幕,也不恼老三这个莽夫抢走自己的酒杯,默默拿了一个新杯子斟满:“老三,大侄子和侄媳妇朝咱们敬酒呢!”


    朱高燧一脸憨笑,重新斟酒满一杯。


    朱瞻基站在一旁,身后跟随的捧盏女官分别将他和张怜儿手中酒杯倒满。


    “二叔三叔平日教导,侄儿都铭记于心,今日借这杯酒谢过!”


    张怜儿跟在朱瞻基身旁,微微欠身:“妾身敬二位王叔,愿王叔福寿安康。”


    “好!好!”朱高煦大笑着站起身来,举起酒杯,“好小子!娶了媳妇以后,你就是大人了。你奶奶如果能看到你今天结婚,一定……唉!小子,记住咯!你可不能欺负侄媳妇啊!”说到这里,朱高煦眼圈微红。


    朱高燧戳了朱高煦一下:“老二,大喜的日子,娘在天上看着呢,她一定高兴!”然后举杯面朝朱瞻基,“大侄子,你媳妇这般知礼,你小子可不能欺负人家!侄媳妇啊……”说到这里的时候,朱高燧嘿嘿一笑,“大侄子要是敢欺负你,你就去找皇上,让皇上替你收拾这小子!”


    张怜儿微笑着回应:“二位王叔客气了,太孙待妾身极好的。”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朱高煦放下酒杯,凑近朱瞻基:“太孙啊,过几天二叔就要奉旨去巡边了。回头有了小侄孙,记得写信给二叔!”


    ……


    主位上,朱棣面带微笑看着这一幕。


    “老大,你知道么,爹现在很开心。”朱棣无比感慨,目光就没有从朱瞻基等人身上离开过,“爹跟你说真心话,自你娘走了以后,爹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子孙和睦,弥补了徐皇后未能亲眼见证的遗憾。


    朱瞻基的成熟与家族团结,让朱棣确信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基业将平稳延续。


    朱棣突然有一种想法,我就算现在就死了,也值了吧!


    不行不行,我还得给大孙子把那些隐患给除了,我得让大孙当皇上的时候,接过来的是一个大明盛世。


    朱高炽默默举杯:“爹,这么多年,您辛苦了。”


    朱棣一怔,举起举杯:“你也辛苦。这个家,实际上都是你在操持。这杯酒,应该爹来敬你。”


    ……


    时候差不多了,太孙夫妇行八拜礼,接受百官朝贺,朱棣亲赐金镶玉合卺杯。


    随后,朱棣先离席去休息,太子、汉王和赵王也依次离席,留下宗室百官继续在殿内欢聚。


    最后,在众人的祝福下,太孙夫妇离席。


    大概戌时二刻,朱家人再次齐聚东宫家宴,这也是朱瞻基搬离东宫前最后一顿饭了。


    用太子妃的话来说,儿子以后回家吃饭,那得交饭钱,儿媳妇就不用了。


    按照规矩,大婚之后的太孙是要搬出东宫独立居住的。只不过大明迁都在即,如果花钱在皇城里新建太孙宫殿,迁都以后就有点浪费了,毕竟宫殿也搬不到北京去。


    所以,朱棣便直接在北京皇宫里修建了太孙居住的重华宫。


    当然了,迁都之前,太孙夫妇得有个暂时居住的地儿,所以朱棣命人把应天皇城里靠近东宫的一处别院做简单修缮后,供迁都前的朱瞻基夫妇暂居。


    名字呢,也叫重华宫。


    而且这样安排,朱瞻基的“临时”重华宫和朱高炽的东宫也可以挨得很近。


    不过朱棣很担心,这临时修缮的东宫别院,是否会让朱瞻基和孙媳妇受委屈。


    委屈?那是不存在的。用朱瞻基的话来说吧,住哪儿都不重要,只要住的离爷爷和爹娘近些便好。


    太孙妃张怜儿也是此意,再说了,即便是宫里临时修缮出来的宫殿,那也是宫殿,那也要比老百姓家住的气派多了。


    戌时三刻,东宫家宴正式开始。


    东宫不像是奉天殿那般庄重肃穆,反倒多了几分家常的温馨。家宴嘛,没必要搞这么严肃。


    朱棣换了一身绛色常服,朱高炽坐在朱棣左手边,而朱瞻基与张怜儿则被特意安排在朱棣右手侧。这本来不合礼制,但今日是家宴,身为家主的朱棣说了算,他想让朱瞻基坐饭桌正中间都成。


    汉王朱高煦拎着一坛酒,大咧咧跨进殿门:“爹,这是儿子从云南带回的‘松花酿’,埋了好些年头,专等大侄子成婚这天开封!”


    朱高燧跟在后面,怀里竟抱着个雕花木盒,神神秘秘的往朱瞻基面前一放:“大侄子,三叔再送你们个好东西,这玩意儿保准侄媳妇喜欢!”掀开盖子之后,里边儿竟是一套琉璃所制的西洋妆镜,镜框嵌着红宝石,看着就非常的……贵。


    张怜儿惊讶地掩住唇,朱瞻基却挑眉:“三叔,这个……怕是贡品吧?”


    “咳咳……”朱高燧偷瞄一眼朱棣,小声说道,“去年南洋使臣进贡,皇上赏我的……我那王妃可是问我要了许多次了,三叔没舍得给她……”


    “三叔啊……”朱瞻基笑着说道,“王妃喜欢的东西,侄儿要是收了,怕是以后再去你家蹭饭时,三婶都不让我进门了!”


    朱高燧嘿嘿一笑:“瞧你这话说的,三叔又不是送给你的……”转头看向张怜儿,“太孙妃……”


    朱棣轻咳了几声:“在奉天殿也没见你这么守规矩,到了家宴上,怎么反而这么守规矩了?老三,这是家宴。”


    “哦,对对对,家宴!”朱高燧反应过来,继续对张怜儿说道,“侄媳妇,三叔这东西是专门拿来送给你的!”


    朱棣指着朱高燧笑骂:“老三,爹送给你的好东西,你拿来送给侄媳妇做人情啊?”话虽如此,却无半分责怪之意。朱棣转头对张怜儿温声道,“孙媳妇啊,你三叔既然割爱,你便把那玩意儿收着,虽然不值几个钱,可那也是你三叔的一份心意。往后他再想讨回去,我来替你撑腰!”


    ……


    家宴散后,朱棣执意要亲自送太孙夫妇去新居。


    穿过东宫侧门,一行人停在一座悬着“重华宫”匾额的院落前。


    这院子虽然说是“临时修缮”的,实则处处精心。也不说别的,就看那墙角的西府海棠,那都是朱棣命人从特意移栽来的。


    “大孙啊,这里是仓促了些……”朱棣拍了拍朱瞻基的肩,“等北京皇宫建妥,咱们搬过去,你的新重华宫比这气派十倍!”


    朱瞻基深深一揖:“孙儿谢爷爷厚爱。其实住哪儿都不打紧,就像孙儿之前说的,只要离您和爹娘近些便好。”


    朱棣眼眶一热,别过脸挥挥手:“好孩子,去吧!你这是春宵一刻值千金,爷爷再啰嗦,孙媳妇该怨我了!”


    然后往前凑近一步:“大孙啊,加油!爷爷算好日子了,现明年夏天,爷爷要抱重孙子!”


    待朱棣背影消失在宫道尽头之后,朱瞻基夫妇步入院内,挽着手一路走入正殿。


    看着殿内的布置,朱瞻基还是有些感慨的。


    他早就该想到,按照朱棣的性子,怎会真舍得让孙儿住“将就”的屋子?这殿内,你瞧瞧,啧啧,不说别的,光是寝殿的帐子,那都是苏绣双凤云锦,这可是皇后/太子妃大婚才能用的料子。


    这重华宫一砖一瓦,怕是比爷爷自己的乾清宫还费心思了。


    之后,就是朱瞻基和张怜儿分别排练过多次的流程,用金剪分食牲牢,喝合卺酒,掷酒杯等等。


    朱瞻基回想之前朱高炽传授的掷杯细节,屏气凝神,将葫芦杯掷于地上。


    一仰一覆!大吉大利!今晚吃……


    啊呸!不对,这叫大吉之兆,寓意,喻阴阳调和!


    再往后,伺候的宫人们依次退场,把场地留给这对新婚夫妇。


    朱瞻基和张怜儿并肩坐在床边。


    怎么说呢,朱瞻基多少是有点小激动的。


    他转头看向张怜儿,犹豫了半天,终于缓缓开口:“怜儿,咱们是不是该休息了?”


    旁边传来张怜儿蚊子哼哼一样的“嗯”,算是回答。


    朱瞻基继续问道:“那……之前女官教你侍寝的流程,你……都记住了?”


    回想起那日在家中被传授的“细节”,张怜儿一怔,含羞点头。


    朱瞻基突然邪魅一笑:“记住了就好,那从现在开始,你就把那些全都忘了!”


    “嗯……啊?”张怜儿反应过来,随即一愣,“全忘了?这可都是皇家的规……唔……嗯……”


    张怜儿话没说完,嘴便被某人给堵上了。


    心跳声音噗通,噗通,噗通噗通噗通……


    许久之后,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朱瞻基搂着张怜儿,温声说道:“那些规矩,你不用管。你嫁给的是我,那就我说了算。”


    “殿下……”张怜儿被“突袭”一吻,有些心慌意乱,“这……这不合规矩……”


    朱瞻基轻笑一声,手指轻轻抚过张怜儿绯红的脸颊:“在这里,我的规矩,就是规矩。今天,今晚,此时此刻,我只要做夫君,你只要做妻子。”


    张怜儿再度低下头:“……你早说嘛,搞的人家白学了那么久……”


    帐外,红烛“啪”地爆了个灯花。


    重华宫的春宵,才刚刚开始。


    ……


    第二天早晨。


    当值宫女捧着盥洗用具候在殿外,忽听里头传来太孙妃的惊呼。


    “殿下!这……这不合礼制的……”


    接着是太孙殿下的声音。


    “坐好!别动!昨夜咱们不是说好了吗?在这儿只论夫妻,不论君臣。”


    宫女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去碰那扇朱漆门。


    门里继续传出太孙妃的声音:“殿下,妾身怎么能让您给我梳妆……哎呀,殿下!您的手!殿下,哎呀……手拿开,人家刚穿好的衣服……”


    然后,声音越来越小……


    门外,宫女们你看我,我看你,听得面红耳赤,互相交换了个眼神,谁都不敢出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