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汉王踏营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朱瞻基的想法很对,朱高煦身边的亲卫都是他这位汉王殿下一手带出来、跟随在身边南征北战多年的,指望他们管着朱高煦别冲锋,那纯粹扯淡。
就比如上次突袭泰宁卫营地的时候,要不是跟随了自己多年的亲卫队长以命相救,朱高煦怕是不死也得重伤。
这一路上吴克忠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汉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什么时候行军,行军方向如何,行军队列如何,什么时候扎营,营地怎么设置,晚上如何安排巡逻兵士,等等等等,吴克忠一概不过问,只是偶尔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毕竟他对草原相对了解——至于意见采纳不采纳,全凭汉王殿下做主。
说白了,吴克忠是真把自己当朱高煦的亲卫队长来使唤了,只是朱高煦瞅着吴克忠马鞍边儿挂着的那根绳子,心里就犯怵。
吴克忠这种脑子里就一根筋的莽夫,打仗的时候马鞍旁边带个绳子,绝对不是为了扎营的时候组织士兵练拔河的。
皇上和太孙原本是出于玩笑的说“汉王敢带头冲锋,你就把他绑了”,可吴克忠这小子,绝对是他娘的当真了。
尤其是第一天晚上扎营,朱高煦眼睁睁看着吴克忠下马的时候,顺手把那绳子从马鞍旁边取下来别在自己后腰上。
靠,还他娘的随身携带!
朱高煦百分百相信,只要敢再带头冲锋,那他朱高煦就会成为大明有史以来第一个在阵前被自己人绑了的亲王。
朱高煦实在是丢不起那人。
果然,行军第三天,朱高煦找到一个瓦剌的小部落,刚想习惯性的带头踏营,就看见吴克忠纵马靠近,不怀好意的盯着他,手慢慢的摸向马鞍旁边的绳子。
朱高煦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你他娘的别过来!老子就是看看地形!”
吴克忠不为所动,只是默默的盯着朱高煦。
“你他娘的……”朱高煦气的胡子都快翘起来了,但是看着吴克忠马鞍旁边那根绳子,终究是没敢再造次。
说实话,要是吴克忠真对他动手,他也可以让亲卫把吴克忠反捆起来,可那样老爷子那头也饶不了自己。
怎么,你的皇上亲爹担心你的安全,派个人保护你,你还把人家给捆了?你捆的那是一个吴克忠么?你那是把老爷子的脸给捆了!
朱高煦没好气的转头对副将吼道:“给老子传令!包抄两翼,你亲自带人居中推进,给老子把那些瓦剌崽子围起来!”
朱高煦的军令迅速传达下去,明军如潮水般向瓦剌营地涌去。
朱高煦被吴克忠和十几名亲兵团团围住,只能站在一处高坡上观战,活像个被供起来的泥菩萨,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
“吴克忠,你他娘的就是存心让老子难堪!”朱高煦咬牙切齿。
吴克忠依旧面不改色:“汉王殿下恕罪,末将奉旨行事,不敢有违。”
……
朱高煦远远的观战,也是发出了真正惊叹。这次参战的天策卫骑兵真他娘的可以啊,随便一个人拉到三千营的骑兵部队里,至少也是个伍长啊!尤其是骑射的本事,都赶上鞑靼和瓦剌人的水平了!
朱高煦眼馋了,指着一个纵马疾驰中连射三箭、命中三个瓦剌士兵的天策卫骑兵:“吴克忠,天策卫的骑兵果然厉害!各个都有三千营伍长的水平啊!你看这家伙,骑着马,速度那么快,还能连发三箭,发发命中啊!”
吴克忠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殿下,此人叫阿木尔,原本就是三千营的伍长!”
朱高煦并不知道天策卫的选人标准,自然也不知道朱棣从京城三大营里挑选一千精锐给天策卫的事情。所以,他一听到这个名字,加上又听吴克忠说此人原本就是三千营的伍长,不免还是愣了一下。
“皇上居然允许天策卫从三千营挑骑兵?”朱高煦不禁问道。
吴克忠出言解释:“也不全是三千营出来的,还有五军营、宣大边军中挑选的骑兵,皆是精锐。而且,天策卫的骑兵,都配了三眼铳,那玩意儿真好使,射击完了还能当锤子用!”
朱高煦之前一直没想到,老爷子能允许天策卫从三千营和五军营里挑人。不过转念一想,天策卫是太孙的亲军,那就很合理了。
朱高煦压低声音:“吴克忠,你是不知道啊,皇上对三千营有多宝贝。我上回巡边的时候,皇上允许我节制驻守北京的三千营骑兵,用起来是真他娘的顺手啊!回头打完仗,你从天策卫里借我几个三千营出身的教官,训练训练我的亲卫,如何?”
吴克忠面露难色:“这……得请示太孙殿下……”
“请示个屁!”朱高煦一摆手,“那小子敢不答应,他大婚的时候我送了他那么多好东西,他哪能那么小气?他要是不借,老子找他爹告状去!”
……
远处的战斗很快结束。明军以绝对优势碾压了这个小部落,俘虏了两百多人,缴获牛羊数千头。
当副将押着这个营地里的瓦剌头人前来复命时,朱高煦的脸色看起来还不错。
“问清楚,马哈木的主力在哪儿。”朱高煦懒得下马,直接让懂蒙语的亲兵去问话。
那个被捆的严严实实的瓦剌人怒视朱高煦,然后呜噜呜噜的说了一通。
朱高煦看那瓦剌人表情不太对劲儿,因为他虽然不懂蒙语,可这么多年和草原上各部族打交道,多多少少还是能听懂几个蒙语的词汇的。仅仅依靠他唯一听懂的几个词儿,加上这个瓦剌人的表情,朱高煦得出结论。
这个狗日的瓦剌人是不是骂老子了?
不过朱高煦也不生气,在那个瓦剌人说完话之后,瞥了一眼那个懂蒙语的亲兵:“他刚才是不是骂老子了?”
亲兵面露难色,点了点头。
“他骂的什么?”朱高煦追问。
亲兵犹豫半天,支支吾吾的开口:“回禀王爷,他……他……他骂您是没卵子的阉狗,打仗的时候只敢躲在后面……”亲兵的声音越来越小,到后边儿就没声儿了。
朱高煦无语的看了一眼吴克忠:“不让本王冲锋,害的本王被这些瓦剌人瞧不起!”
吴克忠讪讪的笑了笑,不说话。
朱高煦又看向那个瓦剌人,死死盯着他许久,突然毫无征兆的放声大笑,给那瓦剌人惊的身体一抖。
“告诉这个蛮子,老子现在就派人把他的婆娘从营地俘虏里找出来。”朱高煦收敛笑容,翻身下马,走到那个瓦剌人面前,轻飘飘的继续说道,“他不是骂老子是没卵子的阉狗么?那老子不得当着他的面证明一下!”
亲兵把朱高煦的话翻译给那瓦剌人听,那瓦剌人瞬间暴怒,想要扑到朱高煦身上拼命,却被身后的朱高煦副将一脚踹在膝盖上,瞬间向前跪倒,然后由于惯性而栽倒在地。
倒在地上的瓦剌人随即又吐出一连串恶毒的咒骂。
朱高煦勉强听懂几个词儿,什么长生天、诅咒、断子绝孙之类的。
眼看副将还站在原地,朱高煦指了指远处已经被明军集合在一起的瓦剌俘虏,对副将吆喝道:“愣着干嘛?从俘虏里找到这瓦剌人的婆娘,带过来!”一边说,朱高煦已经开始解自己的披风了。
副将领命而去,没一会儿功夫,带回一个瓦剌女人来。那女人看到倒在地上的瓦剌头人,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然后就要往地上的瓦剌头人身上扑,像一个护崽的母狼一样,怒视着周围的明军。
朱高煦冷笑一声,随手拽过身旁的吴克忠来,低声说:“放心,我对瓦剌娘们没兴趣,但你得帮我演戏。”
没等吴克忠反应过来,朱高煦一声令下:“把这娘们儿给老子绑了!”
亲兵们一拥而上,将那瓦剌女人控制住,然后双手朝后绑了起来,双脚也被捆住。
朱高煦又拽着吴克忠:“我说什么,你就翻译什么。”然后,朱高煦换上一副凶狠的表情,走向那个瓦剌女人,故意夸张的笑了出来,边走边看着周围的亲兵,“你们都等着,老子先来,后边排队去!”
说完这些,朱高煦给了吴克忠一个眼神。
吴克忠愣了一下,想起刚才朱高煦对自己的吩咐,马上把朱高煦的话原原本本的用蒙语翻译给了瓦剌头人听。
瓦剌头人又呜噜呜噜说了半天。
朱高煦一愣,看向吴克忠,吴克忠心领神会:“王爷,他说,你是大明的王爷,你不能做这样的事情,这样不是勇士的行为!”
朱高煦琢磨一下,点点头:“有道理。”然后看向其他亲卫,“老子不参加了,你们继续!”
说完,朱高煦看了一眼愣在原地的吴克忠:“翻译啊,别愣着。告诉他,老子的亲卫都完事儿了,如果他婆娘还活着,老子就让马儿也尝尝他婆娘的味道!”
眼看朱高煦的亲兵们都不怀好意的向着自己的女人围了过去,那瓦剌头人终于崩溃了,他挣扎着跪在地上,用生硬的汉语哭喊道“我说”、“我说”之类的。
朱高煦一挥手,亲兵们散开,吴克忠主动继续做起了翻译,听那瓦剌头人继续招供。等那瓦剌人说完了,吴克忠转而向朱高煦汇报:“殿下,他说马哈木为了躲避大明军威,带着主力往西北方向而去了,说是要去阿尔泰山找太平和把秃孛罗会合。”
朱高煦眼中精光一闪:“还真他娘的跑的够快的!”
他想起朱棣在自己出发前的叮嘱,从亲兵手中要来的地图,看了许久。
“传令,咱们去斡难河!”朱高煦大手一挥,自己也直接翻身上马。
吴克忠愣了一下,汉王是不是没说这些俘虏怎么办?
朱高煦这边已经上马准备走了,却看到吴克忠还愣在原地,不由的眉头一皱:“怎么了?走啊!你要是不跟着本王,当心本王带头冲锋了!”
吴克忠站在原地抱拳:“王爷,这些瓦剌人怎么办?”
朱高煦眯着眼睛,打量了吴克忠许久:“本王记得,你爹以前是鞑靼部的?”
吴克忠点头:“正是!”
(备注:吴克忠父亲吴允诚原本是蒙古族鞑靼部的)
朱高煦似笑非笑:“本王记得,鞑靼部和瓦剌部是世仇?”
吴克忠毫不犹豫的继续点头:“没错,世仇!”
朱高煦策马往前走几步,靠近吴克忠,压低声音:“你刚才问本王那个问题,本王有点没听清楚,你可以选择再问一遍,或者直接不问,上马跟着本王继续出发。”
吴克忠明白了,早在这次踏营开始之前,朱高煦已经为这些瓦剌人想好了他们最终的结局。毕竟汉王之前巡边的时候,连屠了朵颜三卫几个营地的事儿,他也有所耳闻。
朱高煦此行目的是追击马哈木主力,带着俘虏行军会拖慢速度,且瓦剌人向来桀骜不驯,留着可能成隐患。
所以,吴克忠也意识到了一点:他刚才下意识的问了一下这些俘虏怎么办,纯属多余。
汉王能问他几句“你爹以前是不是鞑靼人”、“鞑靼和瓦剌是不是世仇”,已经是暗示他别多管闲事了。
他翻身上马,追上朱高煦:“王爷,末将有话要说。”
朱高煦满不在乎:“讲。”
吴克忠又加快马速,只比朱高煦慢了一点而已。他朝着朱高煦抱拳:“王爷方才问末将父亲是不是鞑靼人,这句话,王爷问错了,末将也答错了。”
朱高煦一转头,面无表情的看着吴克忠,看了许久。
“好,那本王再问你一次。”朱高煦这会儿看吴克忠的眼神里也满是欣赏,“你父亲恭顺伯吴允诚,在归附大明之前,是鞑靼部的人么?”
吴克忠一本正经抱拳回答:“回禀王爷,家父在归附大明之前,确为鞑靼部人。但现在,吴家上下,都是大明的人!”
朱高煦没忍住笑出声来:“老子就知道你会这么回答!”
不得不说,吴克忠的回答很聪明。大明不仅要和瓦剌打仗,还要也免不了要和鞑靼继续开战。那时候的吴克忠,如果还认为自己是鞑靼人,那他就不能叫吴克忠了,到改名叫“吴不忠”了。
此刻,朱高煦带着亲卫继续往远处走,就像没有听到背后瓦剌营地传来的阵阵惨叫声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