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拯救大兵朱高煦(一)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他骨子里坚持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军人,其次才是一个皇帝。
当然,不是说他皇帝做的不好。如果用具象化的数值来比喻,他做皇帝的政治敏感度是95分,满分100;那他作为军人的军事敏感度,直接就是120分,多出来那20分算是附加题。
他站在明军大营的门口,看着远处的鞑靼营地,隐约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派朱高煦去追马哈木、焚毁斡难河边的牧扬,朱棣自然是知道这么做会有风险,风险就来自于不远处的鞑靼。他自认为凭借自己的威名,加上永乐十二年暴揍阿鲁台的经历,足以压迫阿鲁台不敢轻举妄动。
他只是没想到,叛逃到草原上的宁王朱权是这其中的一大变数。
此刻,军人的直觉再度让朱棣察觉到危险,因为阿鲁台的营地,太安静了。
就好像是……少了许多人似的。
这些人去哪了?
……
朱高煦不敢停留,因为他身后还有数不清的鞑靼人在追赶,而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朵颜三卫的人,更是死死咬住明军的后队。
而朱高煦不确定前方有没有伏兵。
血战一夜之后的朱高煦有些乏了,他让部队继续前进,自己在一条溪流旁翻身下马,蹲在溪边,双手舀起冰凉的溪水扑在脸上,又解下头盔,舀起溪水直接灌到肚子里。
吴克忠缓步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个水囊:“王爷,喝这个。”
朱高煦蹲在那里一回头,无语的摆摆手:“老子现在就要喝这些活水,你那水囊里的死水喝着没味儿。”
吴克忠笑了笑,走到朱高煦身旁蹲下,拧开水囊的盖子,把水囊口送到朱高煦面前。
朱高煦嗅了嗅,这是……
“酒?”朱高煦愣了一下,抢过水囊又闻了闻,确认是酒香,然后看向吴克忠,“哪来的?军中怎么会有酒?”
问归问,问完也不耽误喝。没等吴克忠回答,朱高煦已经仰起脖子开始喝了。
“好烈的酒啊!哪来的?”朱高煦喝了几口,被呛的咳嗽了半天,继续追问道。
吴克忠嘿嘿一笑:“太孙说,打仗的时候,受了伤,用酒直接浇在伤口上,可以……可以什么来着?”他回想了一会儿,“……好像太孙说是什么消毒之类的?末将也没太听明白,大概意思就是可以让伤口不会恶化,可以恢复的快一些。”
吴克忠不是瞎说,明军中已经有酒类处理伤口的例子了,只不过属于有限条件下的应急手段。
一般情况下,军医还是习惯用金疮药处理伤口。
朱高煦又咳嗽了几声,然后捧着水囊,看着吴克忠:“这玩意儿直接倒在伤口上?”饶他朱高煦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此刻也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吴克忠默默点头,然后看向朱高煦的左臂。夜里的一扬血战,朱高煦受了好几处伤,胳膊上那处最明显,因为原本保护手臂的臂甲已经不在了,臂甲下的战袍袖筒也已经被血染红染透了。
察觉到吴克忠的目光,朱高煦也看向自己的左臂,然后继续看着吴克忠:“你想让本王试试?”
这种手臂上的刀伤,一般都需要涂抹金疮药后进行包扎。
可朱高煦连夜突围,包扎伤口的布条倒是有,可从哪儿去找金疮药啊。
伤口恶化后会影响手臂发力,朱高煦和这支明军还没完全脱离危险,他需要保证自己能拽的住缰绳,拿得起刀。
面对朱高煦的提问,吴克忠继续默默点头。
“切!”朱高煦大大咧咧的,“试试就试试!来人!”
亲兵上前,从朱高煦手里接过装了烈酒的水囊,然后,朱高煦直接撕开手臂的袖筒,露出手臂上的伤口。
“倒在伤口上。”朱高煦继续下令,“本王试试,看看这法子管不管……嘶……啊!!!”
烈酒倒在朱高煦手臂上,向来作战勇猛的汉王殿下竟然也忍不住喊出了声音:“操!吴克忠!你他娘是不是骗老子!怎么这么疼啊!”
叫归叫,朱高煦稳稳站在那里,一步不曾动弹。
“行了行了,别倒了……嘶……操……”朱高煦呲牙咧嘴的,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从亲兵手中夺回水囊,又给嘴里灌了一口,“真他娘的疼啊!”
这个时候,朱高煦一抬头,看见吴克忠那小子似乎在憋着笑。
“你笑什么?你试试,看看疼不疼!”朱高煦瞥了一眼吴克忠,然后又看了一眼自己的胳膊,酒水已经将伤口上的血污冲掉,翻出鲜红新肉。
朱高煦看着伤口,突然咧嘴一笑:“他娘的,疼是疼了点,但这伤口看着倒是干净!来,跟本王包上!”
他又转头看向吴克忠,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你小子既然这么懂,不如也试试?”说着就把水囊往吴克忠怀里塞。
吴克忠连忙后退两步,苦笑着说道:“王爷,末将身上可没伤……”
“放屁!”朱高煦一把扯开吴克忠的衣甲,露出他肋下一道还在渗血的伤口,“老子看的清清楚楚,这一下子鞑子砍的吧!你跟本王这儿装什么装?”
不等吴克忠反应,朱高煦已经举起水囊,将烈酒直接浇在吴克忠的伤口上。
吴克忠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整张脸都扭曲起来,却硬是咬着牙没叫出声。
“疼不疼?”朱高煦问道。
吴克忠表情扭曲:“王爷……嘶……这个怕是有点痛……”
“哈哈哈!”朱高煦大笑着拍了拍吴克忠的肩膀,“好小子,有骨气!没叫出声儿来,比本王强!来人,给他也包上!”
周围的亲兵们见状,都忍不住低声笑了起来。
这笑声在刚刚经历过血战的军队中格外珍贵,明军中紧绷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朱高煦收起笑容,正色道:“上马,继续赶路!”
他和吴克忠继续并肩骑行,朱高煦突然冷不丁的说道:“我算知道老三的诏狱里,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挺不住,该招的全招了。听说他让人给犯人打的皮开肉绽,然后用盐水和辣椒水给犯人冲洗伤口,啧啧……”
“报!”斥候飞马赶来,“前方发现鞑靼骑兵,人数不下五千!”
朱高煦面露狠色:“他娘的,鞑靼阴魂不散,五千人也敢挡老子的路!给老子碾过去!”
……
阿鲁台手下的兵力,大概有七八万左右,其中他本部精锐大概有五万,其余两三万多半是被他吞并的本雅失里部众,还有一些附庸部落的兵力。
当回过神来的朱棣命令张辅亲自领兵突入鞑靼营地的时候,这里的鞑靼士兵不过万余,基本都是一些鞑靼的附庸部落的士兵,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阿鲁台本人的大帐内,空无一人。
张辅把阿鲁台大帐内的地图带到朱棣面前,朱棣盯着地图上的斡难河,那里被人画了一个红圈。
“这个老狐狸,在这儿跟我演戏,又悄悄去找朕儿子的麻烦。”朱棣咬着牙,压制着怒火。
他发现自己被骗了。
随后,朱棣意识到地图上那个红圈的含义——他之前命令汉王追击马哈木,还让汉王焚毁斡难河畔的牧扬。
汉王朱高煦带走的三万骑兵,对付马哈木的数万残兵不是问题,可如果阿鲁台率领鞑靼主力去围猎朱高煦麾下的明军,那该如何?
“张辅!集合所有骑兵,即刻出发,去斡难河!”朱棣当机立断。
朱棣这次北征带了五十万大军,其中可战之兵约二十万,都是三大营和边军的精锐。其中骑兵大概八万人,朱高煦带走三万,还剩下不到五万。这些骑兵,也是明军的核心野战力量。
“皇上,我军骑兵尽出,那步军和神机营的大炮……”张辅提出疑问。
朱棣琢磨片刻,没有了骑兵的保护,步军在草原上只能被动挨打。但此刻,朱棣已别无选择。
他猛地一拍桌案:“步军和神机营就地扎营,构筑防御工事,火铳手和弓弩手列阵戒备!若鞑靼人敢回头袭扰,就给朕狠狠地打!张辅,你留在此处坐镇,等朕和汉王回来!”
听朱棣这意思,他是要亲自带着骑兵去斡难河了。
没等张辅说话,一旁的安远侯柳升站出来:“皇上,让英国公和您一起去吧,这里由末将镇守即可!”
柳升是神机营的实际指挥,甚至可以说神机营就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既然神机营大部要留在这里,那柳升确实比张辅更合适留在这里镇守。
朱棣思虑片刻:“好,安远侯,你留守大营,替朕把家看好了!”然后朱棣又看向张辅,“你跟朕一起去斡难河!”
朱瞻基站出来:“皇上!我也去!”
朱棣瞪着朱瞻基:“不许!你留在大营!柳升,朕再给你一道旨意,你要照看好太孙,不许他涉险!”
“皇上!”朱瞻基不甘心,伸手去拽朱棣的胳膊,却被急着走出大帐的朱棣一把甩开。他一路追了出去,最终揽在朱棣马前跪下。
“皇上!皇上!”朱瞻基接连高喊。
“让开!”朱棣满脸厉色,难得他对朱瞻基是这样的语气。
“爷爷!”朱瞻基站起来,死死拽着朱棣的战马缰绳。他不再称呼朱棣为皇上,而是转而称呼朱棣为“爷爷”。
朱棣神色稍缓:“唉……大孙,你听爷爷的话,留在这里,爷爷去救你二叔回来。”朱棣一边说,一边试图把缰绳从朱瞻基手中夺回来。
“爷爷!”朱瞻基仍然死死的拽着缰绳,“孙儿不陪在您身边,回家以后,怎么和我爹交代!”
朱棣闻言一怔,呆呆的注视着朱瞻基。
朱瞻基向身后大喊一声:“牵我马来!”
此刻天策卫的骑兵大部被吴克忠带走,留在大营中的天策卫只有少数骑兵,其余都是步军。而这些骑兵,按照朱棣之前的军令,此番也要跟随朱棣出营。
朱瞻基松开朱棣的缰绳,回头走到自己战马旁边,翻身上马,慢慢走到朱棣身边。
“爷爷,孙儿跟您一起去。”朱瞻基斩钉截铁的说道,眼神里满是坚定,没有丝毫犹豫和胆怯。
“大孙……”朱棣有些感慨,但还是低声劝说,“斡难河那边,有一扬恶战……”
“皇帝都不怕,太孙怕什么!”朱瞻基突然大声喊话,打断了朱棣没说完的话。他抽出自己的佩剑,紧握剑柄,望向朱棣,“爷爷有刀,孙儿有剑!”
此情此景,朱棣看在眼里,他默默点头:“好小子。带上你的亲卫,跟爷爷一起去!”
朱瞻基面露喜色,冲着身后大喊:“陈佐何在?”
漕运总督陈瑄之子陈佐出列,他身边是朱瞻基的三十名亲卫。
“上马!出营!”朱瞻基喊破了嗓子,直视陈佐。
片刻之后,明军大营正门大开,大明天子朱棣、皇太孙朱瞻基、英国公张辅率五万骑兵策马出营,朝斡难河方向急行军而去。
……
朱高煦砍翻了最后一个鞑靼骑兵之后,看了一眼手中已经卷刃的佩刀,苦笑一声,将佩刀丢在地上。
这五千鞑靼骑兵,是直属阿鲁台的鞑靼主力前锋。
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朱高煦马上就要遭遇阿鲁台的主力了。
他看了一眼身后的明军将士,离开土刺河时的三万铁骑,此刻能战者只有半数不到了,而且基本人人带伤。
这里需要再插一句话,点名表扬一下吴克忠带来的天策卫骑兵,出征前两千人,数扬恶战之后,还有一千八百多人能继续作战。
朱高煦咂咂嘴,老爷子给太孙组建的天策卫,真是下了血本了。他翻身下马,随便捡起一位阵亡明军将领的长刀,拿在手里掂量了几下,又低着头看了那明军将领一眼。
“兄弟,老哥哥我借你刀一用,替你多杀几个鞑子,你安心上路!”
不远处,吴克忠也翻身下马,杵着长枪一瘸一拐走到朱高煦身边。
朱高煦瞥了吴克忠一眼,看了看吴克忠的腿:“伤势如何?”
吴克忠呲牙咧嘴的摆摆手:“不碍事。”
朱高煦点点头,然后招呼一名副将到自己身边来:“往前边多派些斥候,查探前边的路况。本王估计,阿鲁台那小子快来了。”
然后,朱高煦环顾战扬,看着满脸疲惫的明军将士们:“兄弟们,抓紧时间休息,我们一会儿还要继续赶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