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战场急救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翻译翻译,什么叫御驾亲征的含金量。
英国公张辅、大同都指挥使何成带人来回冲杀,鞑靼骑兵已经溃不成军。
在完成了太孙交付的“把我爷爷看好了”的任务之后,成国公朱佶策马杀入乱军之中,面对阿鲁台儿子昂克孛罗的挑战,上演了一幕“佶大怒”,一枪把昂克孛罗捅了个透心凉。
阿鲁台看见儿子被宰,掉头就跑不带犹豫的。结果没跑出多远,朱佶拍马赶上,乱军之中一枪杆子把阿鲁台拍到马下。
堂堂鞑靼太师,就这么被生擒活捉了。
此战,为祸大明北方边境几十年的鞑靼部被彻底击溃,四万骁勇善战的鞑靼骑兵在明军的猛烈攻势下,逃出生天的不过千余。
后来,这支鞑靼残部被迫远遁漠北,二十年内不敢窥探大明边境。
唉?马哈木呢?不是说要和鞑靼部一起围猎朱高煦、包围斡难河么?嘿嘿,肯定是掉头就跑啊,跟朱棣对掏,马哈木哪来的胆子?
就算跟明军一换一,明军再损失几万人,对于庞大的明帝国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对于瓦剌人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了。此刻的瓦剌还没有从永乐十二年忽兰忽失温的大败中恢复元气,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和朱棣正面对决的。
所以,这不叫怂,这叫从心。
要知道,即便是在历史上,朱棣数次北征草原,最大的问题也不是“如何击败鞑靼/瓦剌”,而是“如何找到鞑靼/瓦剌”。
何况现在的朱棣,在看到重伤昏迷的汉王朱高煦之后,恨不得将鞑靼和瓦剌亡族灭种。
……
明军在清扫战扬,朱佶押送着被捆的严严实实的阿鲁台来见朱棣。
朱棣死死盯着阿鲁台,大明天子的威严压的阿鲁台不敢抬头。
“张辅,你先去看看汉王如何了。”朱棣没第一时间搭理阿鲁台,而是派张辅去看朱高煦。
随后,朱棣盯着阿鲁台,沉默许久才缓缓开口。
“阿鲁台,朕亲封的大明和宁王。”朱棣的声音宛若寒冰,“你的族人和瓦剌人是死敌。朕,不远万里,率领大明精锐来到草原上,替你主持公道。”
阿鲁台不敢吭声。
“朕之前对你说过,你的族人可以内迁到大明境内,朕也会派人教你的族人如何耕种、纺织。”
阿鲁台还是不敢吭声。
“朕还警告过你,朕打瓦剌的时候,你不要妄想袖手旁观,朕要你派兵相助,你没有听。”
阿鲁台听的出朱棣的声音里压制了何等的愤怒,此刻他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你为了反抗朕,和自己的死敌勾结在一起,险些置于朕的儿子于死地。”
阿鲁台长叹一声:“大皇帝陛下,求您放过我的族人,我愿意一死,平息您的怒火。”
朱棣沉默片刻,冷笑数声:“将阿鲁台带下去,朕要在斡难河边,用他的人头,祭拜我大明战死将士的英灵。”
……
军医已经对重伤昏迷的朱高煦开始救治,朱瞻基看着忙碌的军医,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声音。
“殿下,末将……末将有罪!”
朱瞻基一回头,看到浑身是伤的吴克忠跪在那里,痛哭流涕。
“起来吧。”朱瞻基叹了口气,走到吴克忠面前将他搀扶着站起来,“二叔是何等倔强之人,我还不清楚么?你莫要自责,也不用担心皇上会怪罪你。”
朱瞻基安抚着吴克忠,然后亲自搀扶着走到一旁坐下,又找来军医为吴克忠处理伤口。
张辅找到朱瞻基的时候,恰好看到卸甲后的吴克忠满身都是触目惊心的伤口,也是为之一愣。
“英国公?”朱瞻基看到有些愣神的张辅,出言提醒。
张辅回过神来:“哦,太孙殿下,皇上让我过来看看汉王殿下伤势如何了。”
朱瞻基看向被一大堆军医围在身边的朱高煦:“伤的很重,全凭一口气撑到现在。对了,阿鲁台呢?抓到没有?”
张辅点点头:“成国公骁勇,一枪刺阿鲁台……”
朱瞻基瞪大眼睛,下意识插话:“阿鲁台死了?”
“啊?没有没有。”张辅连连摆手,“成国公刺阿鲁台之子昂克孛罗于马下,然后生擒了想要逃走的阿鲁台。”
这个时候,军医走到朱瞻基身边:“太孙殿下,汉王爷身受数创,血流不止,臣等用金疮药也无法止住伤口血流不止啊!”
朱瞻基马上转身,挤开军医,走到朱高煦身边蹲下。
此刻朱高煦浑身上下,已经没有一块好肉了,新伤压着旧伤,旧伤崩裂变成新伤。看着二叔朱高煦浑身浴血的惨状,朱瞻基眼眶瞬间红了。
这个时代,没有缝合技术,单纯依靠药物止血然后包扎,但眼下朱高煦身上的伤太重了,止血药根本起不到作用……
缝合?
对,缝合!
朱瞻基站起来,环顾周围,厉声喝道:“谁有针线?”
周围的军医和将士们一愣,面面相觑,太孙要针线干嘛?
英国公张辅皱眉道:“殿下,您这是……”
朱瞻基眼睛一亮,他看到张辅身边亲卫腰间的针线包——明军将士出征在外,军装难免破损,所有会有人随身携带针线。
当着众人的面,朱瞻基从那亲卫腰间拽下针线包来,回到朱高煦身边。
“取来烈酒!快!”朱瞻基又高声大喊,不远处的陈佐等人纷纷解下马鞍旁边的水囊——天策卫百户以上,马鞍旁都挂着一个装满烈酒的水囊,这也是朱瞻基之前的安排。这个酒不是用来喝的,就如同之前吴克忠对朱高煦所说,是用来……什么来着?对,消毒。
“再找一口锅!快点!”
“倒满水!给哪儿倒?肯定是倒锅里啊!”
“找柴火!快!谁有火折子!”
“点着了!把水烧开!”
朱瞻基忙忙碌碌的指挥着,张辅等人看的一愣一愣的。
这是要干嘛呀?
只见朱瞻基把针线放在锅里煮沸,看了一眼朱高煦身上的伤口数量之后,又从其他人身上要来一些针线,一股脑全丢到锅里。
众人是越看越糊涂,根本猜不透这位太孙殿下是要做什么。
水烧开了,朱瞻基拎着装满烈酒的水囊走到朱高煦身边。
“把汉王按住!”
按住?汉王都已经昏迷了,按住他干嘛呀?
朱瞻基看准了位置,二话不说就把烈酒往朱高煦伤口上倒。
“啊!!!!”
已经昏迷了的朱高煦猛然被疼醒来,惨叫声响彻三军,连大老远的朱棣都听到了。
“老二?”朱棣刚处置了阿鲁台,就听到朱高煦的这声惨叫,脸色煞白,“老二怎么了?”一边说,朱棣已经一边拔腿往声音来源的方向跑了。
这边朱高煦被硬生生痛醒,这种痛感是他这辈子不愿意再承受第二次……
朱瞻基又一股烈酒浇在朱高煦伤口上,朱高煦这次已经疼的叫不出声音来了,好在刚才朱瞻基下令把朱高煦按住,众人虽然不理解也照做了,此刻朱高煦只能无助的抽搐,喉咙里不停的往外挤着一些奇怪的声音。
“大侄子……”缓过劲儿来的朱高煦看着手捧水囊的朱瞻基,“你……你要……你要干什么……”朱高煦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瞪圆了眼睛,死死盯着朱瞻基。
“二叔,忍一忍!”朱瞻基把已经倒空了的水囊随意丢在一边,然后让人捞出锅中的针线。
把手伸进沸水中捞针线?这……怕是有点痛哦。
“殿下,您这是要……”军医忍不住问道。
“废话,缝合伤口啊!”朱瞻基指着满身是伤的朱高煦,“二叔的血再这么流下去,神仙也救不了!”
军医令大惊失色:“殿下!这……这不合医理啊!针线入肉,恐引发邪毒入侵,到时候……”
朱瞻基瞪着军医:“那你有更好的办法?”
军医顿时哑口无言。
朱瞻基一看,针线还在锅里煮着,皱着眉大喊:“捞啊!”说罢,他自己跑到锅边,下意识要伸手……
好在张辅眼疾手快,一把将朱瞻基拽开:“殿下,沸水滚烫,岂能让您犯险!”
朱瞻基也反应过来,他娘的,手头又没个筷子之类的,怎么办?
大善人张辅到底是脑子快,看见有明军押送一队鞑靼俘虏经过,上前揪出一个鞑靼士兵来,一路拽着他走到锅旁边,一指锅中沸水:“捞!把里边的东西捞出来!”
那俘虏顿时傻眼:“叽里咕噜激励鼓励……”
“操!此人听不懂我们的话!”张辅骂骂咧咧,一脚将那俘虏踹翻。
吴克忠正在旁边被其他军医处理伤口,他听到这边的动静,踉踉跄跄走了过来,听到朱瞻基要用针线缝合汉王的伤口,又听到张辅命令那鞑靼俘虏徒手捞出沸水中的针线。
他虽然也不理解针线怎么还能用来缝合人体,可身为天策卫千户,不折不扣执行太孙命令是他唯一的准则。
巧了,吴克忠是懂蒙语的。
“叽里咕噜叽里咕噜(伸手捞出锅里的针线)!”吴克忠将那个被踹翻的鞑靼俘虏揪着领子拽起来,又指了指那口锅,“叽里咕噜叽里咕噜!(不然老子现在就砍了你)”
鞑靼俘虏满脸惊恐:“叽里咕噜叽里咕噜!(这可是滚烫的沸水啊)”
吴克忠恼了,顺手拔出张辅的刀架在俘虏脖子上,面露狠色:“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叽里咕噜!I(废话那么多,再不捞,老子现在就砍了你)”
众人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猜也能猜的大概。
果然,鞑靼俘虏被吴克忠这一顿吓唬,咬着牙走到锅旁边,闭上眼,慢慢伸手……
“等等!”朱瞻基大喊一声。
鞑靼俘虏感激的看着朱瞻基,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样,天真的以为自己得救了。
然后,朱瞻基又拿来一个水囊,将水囊中的液体倒在了鞑靼俘虏手中。
瞬间,酒香飘荡。
“吴克忠!”朱瞻基咬着牙,“让他现在捞!不然,扒了他的皮!”
吴克忠心领神会,手中长刀再次架在鞑靼俘虏脖子上:“叽里咕噜!叽里咕噜!(赶快捞,不然扒了你的皮)*”
鞑靼俘虏浑身颤抖,在吴克忠的刀锋逼迫下,缓缓将手伸入滚烫的沸水中。
“啊!!!”
凄厉的惨嚎声瞬间响起,那俘虏整条手臂瞬间烫得通红,手指在沸水中疯狂搅动,试图捞出针线。剧烈的疼痛让他几乎失去理智,本能地想要缩手,却被吴克忠死死按住肩膀。
“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捞不上来,爷现在就扒了你的皮)”吴克忠厉声喝道。
鞑靼俘虏涕泪横流,咬牙在沸水中摸索,终于抓出一把湿淋淋的针线。
朱瞻基一把夺过针线,也顾不上烫,用烈酒清洗浸泡片刻后,捧着针线直接冲到朱高煦身旁。
“线没全捞出来!继续!”朱瞻基回头喊了一声,然后开始伸手按住朱高煦的身体。
朱高煦此刻已经疼的神志模糊,但看到朱瞻基拿着针线逼近,仍本能地挣扎起来:“大侄子!你……你要干什么!你不要过来啊!”
朱瞻基二话不说,一针扎进朱高煦皮肉,穿针引线,强行缝合伤口。
身后的张辅已经抓来第二个鞑靼俘虏,吴克忠上前“好言相劝”,那俘虏看着前一个俘虏捂着手疼的满地打滚的样子,似乎有些犹豫……
可是在刀架在脖子上的瞬间,第二个俘虏也选择了从心。
……
朱瞻基这边还在穿针引线,朱高煦疼的嗷嗷大叫。
身旁众人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就连身经百战的张辅看到这一幕,也是有些头皮发麻。
朱高煦实在是太疼了,身体不断抽动,好几个人都按不住他。
朱瞻基恼了:“来人!把汉王打晕!”
众人一愣,打晕谁?
朱瞻基抬头,正好和陈佐一个对视:“愣着干嘛?打晕他!”
陈佐傻眼了,犹豫半天不敢出手。
这个时候,朱棣已经出现在朱高煦身边,一把推开了犹犹豫豫不敢下手的陈佐。
朱高煦像是看到了救星:“爹!爹!救我……啊啊啊!疼啊!!爹!救我啊!!!”
朱棣看着这一幕,眼圈泛红:“老二!”
“爹!”
朱棣蹲下来,看着朱高煦的眼睛,当着众人面,一掌拍在朱高煦后脖颈子上。
嘶……到底是亲爹,下手够狠!
朱高煦再次昏过去之后,朱瞻基缝合的过程也顺利了许多。
军医们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骇人的医治手段。果然,第一道伤口缝合完毕之后,鲜血的流速迅速减缓,朱瞻基马上开始准备缝合第二道伤口。
朱高煦又被疼醒来了,刚一睁眼,正好和朱棣一个对视。
“爹……呃呃……”朱高煦疼得浑身痉挛,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
“啪!”朱棣掌刀一落,朱高煦再次翻白眼昏死了过去。
朱高煦眼下最大的问题就是流血不止,而眼看朱瞻基这种骇人听闻的“治疗”方法果然能减缓鲜血流失,大家也意识到这个法子确实管用。
于是,军医们纷纷上前协助,有的按住朱高煦,有的递针线,有的继续用烈酒冲洗伤口……嗯,对,消毒,太孙说这个样子叫“消毒”。具体是消什么毒,不知道,反正继续倒酒就完事儿了。
朱棣则是干脆坐在地上,专心致志捧着朱高煦的脑袋,时不时给疼醒来的朱高煦补充一次物理麻醉。
朱瞻基手法虽粗糙,但胜在果断,很快便将几处致命伤缝合完毕。朱瞻基又指挥军医撒药粉辅助止血,用力将伤口包扎严实。
终于,朱高煦的呼吸平稳下来,虽然仍是昏迷不醒,但至少不再大量失血。
止住血,就止住了汉王殿下迈向鬼门关的脚步。
至于那两名“自愿”帮助汉王殿下伤口缝合的的鞑靼俘虏,朱棣特别下令:“赏酒赏肉,给他俩治一下手臂,别让他俩死了。”
嗯,就算是在大明,那也是好人有好报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