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山东税案(五)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朱棣显然是有些吃惊了,因为朱瞻基在调查过后,向他汇报鲁王府土地规模的时候,报给他一个惊人的数字。


    “洪武三年,鲁王朱檀受封兖州,庄田十万亩。鲁王朱檀去世后,太祖高皇帝因其荒诞,收回了一半儿,还剩五万亩。”朱瞻基捧着册子读着,没察觉到朱棣的表情似乎没那么愉快,“建文时,鲁王被废,田地全部收回。爷爷您登基之后,又将田地返还给了鲁王府,而且将之前被太祖高皇帝收回的五万亩也一并返还。”


    “永乐三年,您北巡顺天的时候,途经山东,又赐鲁王府良田五万亩。”


    “永乐五年,鲁王府又奏讨济宁、曲阜一带民田三万亩,说是‘以资养赡’,爷爷您当时批了。”


    朱瞻基的声音渐渐低了下来,因为他发现朱棣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朱棣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眼神锐利如刀:“你接着说。”


    朱瞻基咽了口唾沫,继续道:“永乐八年,山东水患,鲁王府以‘水患淹没庄田’为由,请求补赐土地,户部核查后,又拨了临清、东平一带的官田两万亩。这事儿……我爹跟您请示之后,也批了。”


    “永乐十二年,鲁王府长史司上奏,说兖州周边荒地甚多,请求开垦,朝廷准其自行招募流民耕种,结果……”


    “结果什么?”朱棣没好气的问了一句。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结果……鲁王府借机圈占民田,强征佃户,地方官府不敢过问,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有人逃荒至河南、南直隶。”


    “以上所记,鲁王府现在拥有的田地,大概……二十五万亩,这还只是……朝廷现在能查出来的。”


    “那查不出来的呢?”朱棣冷笑一声,“山东一省,总共能耕种的田地不过几千万亩,他一个鲁王府就占了这么多?”


    朱瞻基没说话,只是尴尬的笑了笑,心里想着,这才哪到哪啊,历史上的明朝后期,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封地洛阳。去洛阳之前,朱常洵开口就跟万历皇帝要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良田四百万亩,最后万历皇帝从全国各省东凑西凑,给他凑了一百多万亩。


    和福王比起来,鲁王真他娘的算是收敛了。


    “爷爷,孙儿还没说完呢。”朱瞻基小声提示。


    朱棣一怔:“还有?”


    朱瞻基点点头:“嗯,还有……佃户。”


    他继续摊开那本册子:“洪武年间,鲁王府名下的佃户,大概有一千户。现在,已经有两千多户了……当然,这只是登记造册的。”


    朱棣一巴掌重重拍在御案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两千户?每户按五口算,就是上万人给他鲁王府当牛做马,他这日子过的还真不赖错啊!”


    然后朱棣突然瞪着朱瞻基:“以前怎么没人跟爷爷说这事儿?”


    朱瞻基苦笑一声,默默往后退了几步:“爷爷,您忘了那个……山东布政使吴国林了么?”


    朱棣一瞪眼:“猴崽子,有话直说!”


    “那个吴国林,就是因为弹劾鲁王府侵占民田,结果结果反被鲁王以‘藐视宗室’、‘克扣王用’的罪名弹劾,最终被革职查办的……”朱瞻基低声回答。


    哦,合着问题还是出现在我身上!


    朱棣一个人低着头开始生闷气,朱瞻基也不敢吱声了。


    ……


    峄县衙门前,于谦的目光锁定人群后方,那几个煽风点火的身影正悄悄后退。


    如果换成别人,怕是直接下令拿人了,可于谦知道不能这么莽撞,若是那几个人再喊几句“乡亲们啊,官府打人了”之类的话,怕是情况要更不好收拾了。


    “王爷。”于谦凑到朱高燧身边,“借您几个亲卫。”


    朱高燧看了一眼于谦:“嗯?借人干嘛?”


    于谦不动声色朝着那几个已经远去的背影看去:“盯着那几个人,下官发现方才就是他们……”


    于谦声音越说越小,朱高燧的脸色越听越难看。


    “他娘的,盯着干嘛,直接抓回来,先扒了皮再问!”朱高燧狠狠的啐了一口,招呼来几个亲卫就要下令。


    “王爷!王爷!”于谦连忙劝阻,“稍安勿躁,若是有人在背后撺掇此事,那几个人也不过是些小喽啰罢了。反正现在县衙门口的局势已经稳定……”于谦一边说,一边看了一眼已经逐渐散去的百姓们,“现在把那几个人抓了,也审不出什么来,不如顺藤摸瓜,看看能不能挖出点新东西来。”


    朱高燧一琢磨,默默点头:“你脑子比本王的灵活,本王听你的。”然后招呼几个亲卫走到他身边,“你们听于大人吩咐,他的命令就是本王的命令,明白了么?”


    得到了朱高燧的授权,于谦把那几个亲卫叫到自己身边,指着那几个越来越远的背影:“那几个人,你们盯好了,看看他们去什么地方,见什么人,干什么事情。注意,别被他们发现了。”


    ……


    林老三准备离开县城回家了。


    刚才衙门口,那个赵王身边的大官说了,朝廷会退回钱粮,让大家尽管放心。


    他打算回家把这事儿跟唐赛儿先说一声。


    他们这些来县衙门口的各村百姓,出了县城,就朝着各自村的方向散开了各走各的。林老三身边跟着几个同村的人,大家边走边聊。


    走到一处山坡下,大家打算在这里休息片刻在赶路,便找了地方坐下来,掏出行囊里的大葱和煎饼,边吃边休息。


    土坡旁边的树林里,一群蒙着脸的人悄悄朝着林老三他们摸了过来。


    ……


    周新和唐赛儿在家里闲聊,周新给自己打造的人设是“一个走南闯北做生意,没挣到多少钱,但也不会饿死”的商人。唐赛儿对此深信不疑,毕竟周新这形象,一看就是天天在外边受苦的人。


    对于自己为什么会受伤落水,周新的解释听着也合理:遇着劫匪了。


    前年山东遭旱灾,不少人活不下去了,聚集在一起当了土匪,平时劫掠百姓和过路的客商。官府只管着府城县城附近,对于那些躲到深山密林中的土匪,根本不管不顾。偶尔装样子去剿匪……


    “官府剿匪?”唐赛儿冷笑一声,手里的菜刀狠狠剁在案板上,“他们不跟土匪分赃就不错了!官府衙门的人,没一个好东西!老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会儿唐赛儿和周新之间也熟络了,也不再叫周新“先生”了,一口一个老哥,叫的可亲切了。


    而周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尴尬的点了点头:“呃……大妹子,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说话间功夫,门外跑进一个满身是血的人来,就是之前来找林老三,说要进县城找县衙要说法的那个瘦弱中年人。


    唐赛儿慌了:“哎呀!李叔!咋了这是?咋弄成这样子了?”


    李叔踉跄了几步,栽倒在地上,唐赛儿赶紧将他扶起来,走到一旁坐下。


    周新也赶紧过来帮忙。


    “……官府,官府杀人了!咱们去县衙要说法……咳咳……”李叔没说几句,一口血咳出来,“……咳……咳咳……官府答应说可以退钱退粮,然后哄大家离开,却在路上……咳咳……官差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见人就砍啊!”


    唐赛儿愣了一下:“啊?那……我当家的呢?他在哪儿?”


    李叔捂着肚子,血止不住的从他指缝中流出:“……我跑的快,你家老三,腿脚不方便,怕是……怕是……”


    唐赛儿瞪大眼睛,听到李叔这番话之后,失神的往旁边走了几步,然后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周新上前扶着李叔:“老人家,县衙里是谁说的可以给大家退钱粮的?”


    李叔回想了一下:“好像是什么……哎呦呦,疼死我了……啊对,是什么……呃……赵王!”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腹部的伤口,又疼的叫出声来。


    唐赛儿回过神来,马上从柜子里取出之前给周新备好的草药,塞到嘴里嚼了几口,吐在手上,掀开李叔肚子上的衣服,把手上的草药涂抹在李叔的肚子上。


    “哦……对了,还有一个叫……于谦!对,叫于谦的人!他亲口说的!他说朝廷会如数退还的!”


    周新一愣。


    赵王虽然不是个东西,但也不至于会干出这种当面答应、背后下手的龌龊事。


    嗯,应该不会……


    于谦的名字周新也听过,那是太孙最看重的年轻官员,据说皇上也十分赏识他。周新之前有幸和于谦见过面吧,他感觉于谦也不像是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小人。


    周新拉着李叔的胳膊:“老人家,您刚才说,是衙门的官差对你们出手的?”


    李叔点点头:“对,虽然都蒙着脸,可我认识他们的靴子!那都是官靴!我跟衙门的人打了半辈子交道了,还能认不出来衙门人穿的靴子么?”


    紧接着,陆续有几个村民跑到唐赛儿家,他们家的男人今儿都跟着一起去县城了,听说李叔浑身是血的跑到唐赛儿家里了,就都来打听自家男人的下落。


    唐赛儿含着泪,抱着头坐在地上哭。


    周新面色沉重,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就算赵王是个混蛋,可于谦一定不是那样的人。就算抛开周新对于谦的了解,单说皇上派赵王和于谦一起来山东,赵王已经是个混蛋了,皇上是绝对不会派另一个混蛋和赵王一起来的!


    可李叔说,对他们痛下杀手的人蒙着脸,却穿着衙门公差的靴子……


    ……


    傍晚,朱高燧被人吵醒,是他之前派出去的亲卫们回来了。


    朱高燧打着哈欠从房间里走出来,瞬间被吓一大跳。眼前的几个亲卫,身上全是血糊糊的。


    “你们怎么搞的?弄一身血?”


    “因为他们刚才带回来几个人。这些血,是被他们带回来的那些人身上的。”于谦从亲卫背后出现,走到朱高燧面前,“王爷,这几位您的亲军校尉,奉命跟踪白天那几个形迹可疑之人……”


    于谦慢慢讲述,朱高燧静静的听着。


    原来,白天的时候,这几名亲军奉命跟踪那几个形迹可疑之人,后来发现这些人一路到了城外,藏身于隐蔽之处,先后伏击了数波白天在衙门口讨要说法的百姓。


    朱高燧一抬手:“等会儿?就那么几个人,还先后伏击了好几波人?”


    于谦摇摇头:“不,王爷,那几个人在离开县城之后,与另外许多人会合。他们人多势众,您的亲卫只有数人,因此在他们伏击百姓的时候,不敢贸然出手!”


    朱高燧黑着脸,一巴掌甩到其中一个亲卫脸上:“他娘的!那是咱大明的百姓!你们就眼睁睁看着?老子平时就是这么教你们的?”


    于谦略有触动,看来这位赵王爷,平日里是嚣张跋扈,可本性也并不坏啊。


    “王爷息怒,他们只有数人,对方有数十人,贸然出手,只能枉送性命!”于谦出言劝阻,“不过他们救回来几个重伤的百姓,现在就在衙门大堂内,下官已经去找大夫了!”


    朱高燧又打量了一下那几名亲卫,知道他们身上的血是哪来的了。


    “去看看!”朱高燧撂下话就往衙门大堂走,走了几步停下来,看着那几名亲卫,最后目光停在那个挨了自己耳光的亲卫脸上,“你跟本王多久了?”


    “回禀王爷。”亲卫低头抱拳,“三年了。”


    “三年,时间不少了。”朱高燧点点头,“本王方才一时心急,你别放在心上。”


    亲卫连忙单膝下跪:“卑职不敢!”


    ……


    大堂里,林老三躺在担架上痛苦的呻吟着。


    背后一刀,腿上一刀,腹部一刀,林老三只有两只手,这三个伤口,他捂都捂不过来。


    不过还好,刀口都比较浅,也比较短,且并没有伤及内脏。


    朱高燧在大堂里巡视,看见这几个被救回来的百姓伤势都比较轻,他的心情也没刚才那么糟糕了。


    “王爷,被伏击的百姓前后加起来有近百人,卑职几人只能挑几个伤势轻的,还有救的,先行救回来……”


    亲卫一番话,朱高燧脸色又变的凝重了起来。


    对呀,当扬毙命和重伤濒死的,亲卫们肯定不会带回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