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永乐十五年的春天

作品:《宣德大帝朱瞻基:我的皇帝生涯

    此时已经是永乐十五年了,马上开春了,郑和要去日本拯救受苦受难的日本百姓了。


    这事儿是朱瞻基一力促成的,所以他得回去。


    山东这边,朱瞻基留下了于谦、王城处理后续事宜,赈灾的事儿不能停,多征缴的赋税也得给百姓们退回去,毕竟这可是个重新让百姓对朝廷和官府恢复信任的机会。


    白莲教余孽还要继续追缴,朱高燧留在山东负责这件事儿,同时也得寻找失踪的鲁王下落。


    安排好这一切之后,朱瞻基把天策卫留在山东,带着之前带来的汉王护军和亲卫启程返回应天。


    ……


    鸡鸣寺。


    朱棣居住的禅房原本铺设的是木地板,现在又在木底板上加了厚厚一层垫子,从门口开始,铺满整个屋子。


    大明真龙天子,永乐圣皇,大明天可汗,四海八荒之主,长城与海洋的守护者,紫微星临凡,玄武转世之躯,靖难天选的征服者,万邦朝贡的至高皇帝,儒释道三教共尊的世间法王,宝船舰队统帅,漠北与安南的惩戒者,永乐大典的永恒编撰者,紫禁城与天坛的缔造者,龙旗所向皆王土之帝,朱棣,此刻正四脚着地趴在地上,衣服下摆胡乱扎在腰间,毫无形象地撅着屁股,对着面前一团软乎乎的肉球努力示范。


    这团软乎乎的肉球,姓朱,名祁钧,是大明皇太孙朱瞻基的嫡长子,太子爷朱高炽的嫡长孙,朱棣的嫡曾孙。


    “看好了,小心肝!爬行要这样……手往前,膝盖跟上!”朱棣绷着脸,声音却不自觉的夹了起来,花白的胡子垂在地上,就像一只老山羊在教小羊羔吃草。


    朱祁钧坐在那里,背靠着一摞特意堆放在那里的行李,眨巴着圆溜溜的眼睛,嘴里啪嗒啪嗒吐着泡泡。看起来,小家伙对朱棣的卖力表演不是很给面子,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兴趣,反而伸手去揪朱棣的胡子。


    “哎哟!松手!小心肝,这是老祖宗的胡子,这不是给你玩的!”朱棣疼的龇牙咧嘴,又不敢用力挣脱,生怕伤着小曾孙。


    一旁的王彦憋笑憋得满脸通红,肩膀直抖。


    朱棣一个眼刀刷一下劈王彦身上:“笑什么?你又没有曾孙!”


    王彦到底是跟了朱棣几十年的老人儿了,笑眯眯地凑上前:“皇上,奴婢瞧着,小殿下这是要龙须作耍子呢。您瞅瞅,看这抓得多稳当,将来准是个挽强弓、骑烈马的好苗子!”


    朱棣被揪得歪着嘴,却忍不住笑骂:“你个老货,就你会说!”


    话音未落,小祁钧突然松了手,转而一把抓住王彦的蟒袍玉带,使劲往嘴里塞。


    王彦可不是普通太监啊,在整个大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那可是一名响当当的太监。穿蟒袍,着玉带,也是人家身份所在。


    “哎哟,我的小祖宗!”王彦也不躲,任由小家伙啃着他的玉带扣,转头对朱棣笑道,“皇上,您瞧,小殿下这是要替您验看奴婢的差事儿呢。这玉带可是内官监新制的,绝对硌不着牙。”


    朱棣揉着下巴坐起身,瞅着朱祁钧的样子:“王彦,朕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王彦一抬头:“皇上,您说,奴婢听着呢。”


    朱棣微微皱眉:“你跟着朕这么多年了,可大孙身边一直没有一个像你这样贴身伺候的太监。”


    王彦一愣,皇上这思维这么跳脱的么?怎么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了?


    看见愣神的王彦,朱棣也知道这老东西还在疑惑,就耐着性子继续解释:“你刚才不是说,朕的小心肝验看你的差事儿么?朕就突然想到,你的差事儿,都是朕指派的,可这孩子他爹身边一直没个像你这样贴身办差的人。”


    朱瞻基在东宫长大,身边虽然有伺候的太监,可这和王彦和朱棣的关系不一样。理论上来说,东宫的太监是伺候太子爷的,朱瞻基哪怕现在搬到重华宫了,可重华宫算东宫别院,用的还是东宫的人。


    说到底,朱瞻基身边确实缺这么一个贴身太监。这种贴身太监,往往是和主人年龄相仿,一起长大,被称之为“伴当”。


    “等太孙殿下回来,奴婢就挑几个人,问问太孙殿下的意思。”王彦恭恭敬敬的说道。


    “嗯。”朱棣点点头,“挑和太孙年龄差不多的,别太老了。”然后看向坐在地上的朱祁钧,“对了,嘶……能不能给朕的曾孙也物色一个,陪着他一起长大的那种……”


    王彦瞳孔地震:“啊?这……皇上……”他苦笑着回答,“这……小殿下才不到六个月大,这……难道要把这个岁数的奶娃娃送到净身房?这有点儿……有点儿……”


    朱棣一拍脑门:“啊……对对对,朕老糊涂了,就想着给朕的曾孙找个好的伴当,忘了这事儿啊。哎呀,这脑子。”


    一边说,一边摇着头。


    王彦见朱棣有些懊恼,连忙笑着打圆扬:“皇上,您这是爱孙心切啊。”


    朱棣瞥了一眼王彦,咧着嘴低声笑了几声,伸出手来指点了几下:“你呀你,老东西,真会说话。”


    门外进来个报信的小太监,跪在门口:“皇上,山门那边来人传话,说太孙殿下回来了。”


    “这么快?”朱棣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也难怪,媳妇孩子都被我这个糟老头子扣下了,他回京第一件事儿,肯定是来找我要人。嘿嘿,我就知道。”


    朱棣没发话,不过王彦也能猜到朱棣的意思。这跟着主子时间久了的人,就是主人肚子里的虫子。


    “皇上,奴婢去门口迎接太孙。”王彦打算走,可朱祁钧还拽着他的玉带呢,他也不敢站起来,怕伤着小殿下。干脆,王彦把玉带解下来,让朱祁钧抱在手里玩。


    朱棣似笑非笑:“内官监新制的,你就这么送人了?没了可别跟朕再要啊。”


    王彦躬着身子笑了笑:“奴婢这条命都是皇上的,何况一条玉带呢?小殿下喜欢,就是这玉带的福分。”


    ……


    王彦出去半天才回来,身后跟着朱瞻基。


    朱棣盘腿坐在地上,把朱祁钧放在自己怀里,抬眼看着刚进来的朱瞻基:“刚才不是已经到山门了么?怎么老半天才进来?”


    朱瞻基嘿嘿一笑,先给朱棣跪下磕头:“爷爷,孙儿刚回应天,都没来得及回宫呢,就先来看您了。”


    朱棣冷哼一声,白了朱瞻基一眼:“想看你儿子了就直说,别拿我这糟老头子做幌子。”然后把坐在自己怀里的朱祁钧抱下来放在一旁,“给你,想抱儿子就赶紧过来。”


    朱瞻基笑着凑上去,把朱祁钧抱在怀里:“儿子,爹回来啦!”


    朱棣趁着这功夫,冲着王彦招招手:“你过来。”


    王彦凑到朱棣身边,朱棣又让他弯腰把耳朵凑过来:“刚才太孙是不是先去看太孙妃了?要不然,怎么老半天才过来?”


    王彦一愣,一笑,没回答。


    这没回答,就等于回答了。


    朱棣默默叹气,摆摆手让王彦起来,然后嘴里嘟嘟囔囔,说什么有了媳妇就忘了爷爷,回来不先看爷爷,反而先去看媳妇了。


    朱瞻基瞧见朱棣这傲娇的小表情,干脆大大咧咧抱着朱祁钧在朱棣身边坐下:“爷爷,孙儿去怜儿那儿打了个招呼,连门儿都没进,就过来找您了。”


    朱棣瞥他一眼:“你整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呢?人家给你生了这么个大胖小子,你出门儿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回来了,就跟人家在门口打个招呼?”


    “啊?这……”朱瞻基尴尬的笑了笑,“爷爷,孙儿主要是想赶紧来看您。”


    朱棣憋着笑,板着脸:“那你陪爷爷在鸡鸣寺住几天。”


    “行,没问题。”朱瞻基一口答应。


    “就住爷爷这屋里。”朱棣补充,然后俩眼一大一小盯着朱瞻基,“别指望跟你媳妇睡一屋。”


    “啊……行吧。”朱瞻基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嗯,这就好。晚上,咱们爷孙俩,聊一点……嗯,嘿嘿……”朱棣没由头的笑了笑,然后轻咳了几声,继续说道,“……咱们爷孙啊,聊一点男人之间的话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