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璋毒?火焚?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晋王殿下到——“


    唱名声中,朱棡稳步踏入殿内。


    金丝楠木的宴席早已摆开,朱标端坐主位,身侧的吕氏正执壶斟酒。


    她今日着了身藕荷色织金褙子,发间只簪一支白玉步摇,倒比平日更显素净。


    “三弟来了。“朱标笑着抬手,“就等你了。“


    朱棡目光扫过席间——朱棣正把玩着酒盏,眉宇间透着不耐;朱橚低头剥着蜜橘,指尖沾了汁水也不在意;更年幼的朱慡则眼巴巴望着案上炙肉。他不动声色地走到吕氏对面的席位,腰间佩剑与案几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三哥这剑穗倒是别致。“吕氏忽然开口,声音像浸了蜜的梨花,“可是西域进贡的冰蚕丝?“


    朱棡指尖一顿,这剑穗是常清韵生前所赠,吕氏不可能不知。


    他抬眼望去,正对上她含笑的眸子——那眼底分明淬着毒,面上却温柔似水。


    “太子妃好眼力。“他缓缓坐下,玄色蟒袍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酒过三巡,侍婢们捧上缠枝莲纹的瓷盏,吕氏亲自为众人分汤,素手执勺时,腕间翡翠镯子叮咚作响。


    “这是妾身照着古方熬的雪蛤羹,最是润肺。“她走到朱棡身侧,广袖拂过他的臂膀,“三弟近日操劳,多饮些才好。“


    朱棡闻到一缕幽香。不是宫中常见的龙涎,倒像太原深山里才有的夜合欢。


    他侧身避开,却见吕氏的指尖在羹盏边缘轻轻一划——这是晋商交易时惯用的暗号,意为“内有乾坤“。


    “多谢太子妃。“他接过瓷盏,余光瞥见朱标正与朱棣说话,全然未觉这边动静。


    羹汤入喉的刹那,朱棡瞳孔微缩。


    这味道他太熟悉了——去年冬猎时,徐妙云在雪地里给他喝过的药茶,分毫不差。


    “三哥脸色怎的变了?“朱棣突然探头,“可是羹太烫?“


    席间众人都望过来。吕氏捏着帕子掩唇:“定是妾身手艺不精......“


    “无妨。“朱棡放下瓷盏,指节在案底轻叩三下。殿外候着的柳如烟闻声而动,很快捧来冰镇酸梅汤。


    朱标大笑:“还是老三讲究!“他举杯时袖口沾了酱汁,吕氏俯身为他擦拭,衣领却“不小心“扫过朱棡的手背。


    那衣料薄如蝉翼,底下肌肤的热度清晰可感。


    朱棡猛地站起:“臣弟敬大哥一杯。“


    月过中天时,朱橚和朱慡已趴在案上酣睡,朱棣拎着酒壶凑到朱棡身边,身上带着浓重的酒气。


    “三哥。“他压低声音,“太原的魏武卒......“


    “老四。“朱标突然咳嗽起来,吕氏连忙为他抚背。


    她今日的妆容极淡,眼下却泛着不自然的潮红。


    朱棡注意到她每次俯身,后颈都会绷出优美的弧线——那里干干净净,没有半点朱标留下的痕迹。


    “殿下少饮些罢。“吕氏夺过朱标的酒杯,转手却给朱棡斟满,“晋王海量,不如代劳?“


    酒液倾泻时,她小指在杯沿一勾。朱棡看得分明,这是凤卫传递密信的暗手。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果然在杯底摸到一小片硬物。


    “三弟好酒量!“朱标拍案大笑,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吕氏慌忙去扶,腰间玉佩却“恰巧“甩到朱棡怀中。


    那玉佩触手生温,背面刻着朵半开的海棠——与常清韵生前最爱的花样一模一样。


    朱棡五指骤然收紧。玉佩边缘割破掌心,血珠滴在青玉案上,像极了那年常清韵嘴角溢出的朱红。


    宴散时已是子夜。朱棡故意落在最后,看着吕氏指挥宫人搀扶醉酒的朱标。


    她转身时步摇轻晃,在廊下投出细碎的影。


    “晋王殿下。“她突然回头,“可是落了什么东西?“


    月光描摹着她的轮廓,那眉眼竟与记忆中的常清韵有三分相似。


    朱棡缓步走近,从袖中取出那枚染血的玉佩:“太子妃的物件,还是收好为妙。“


    吕氏却不接,反而凑近半步:“殿下可知这海棠的寓意?“她吐息如兰,“朝开暮落......最是销魂。“


    不远处传来宫靴踏地的声响。吕氏突然踉跄后退,眼中瞬间盈满泪水:“晋王请自重!“


    朱棣的身影出现在廊柱后。他眯着眼打量二人,最终只是嗤笑一声:“三哥,该回了。“


    回府的马车上,朱棡展开酒盏中的密信。


    素笺上寥寥数字:“粮仓非焚于火“。


    他捻了捻纸角——是太原特产的竹纸,带着夜合欢的香气。


    车帘忽被夜风掀起。朱棡望向东宫的方向,那里烛火通明,隐约可见吕氏凭窗而立的身影。


    她手中似乎捧着什么,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待马车转过街角,吕氏才松开紧攥的右手,掌心躺着一枚染血的玉扣——那是方才朱棡俯身时,她从对方腰间扯下的。


    “娘娘......“春桃战战兢兢地递上帕子。


    吕氏却笑了,她将玉扣按在心口,那里跳动的节奏逐渐与记忆重叠——那年常家后花园里,少年晋王的佩剑也曾这样贴着她胸膛。


    五更鼓响时,朱棡在晋王府密室召见了柳如烟。


    “查。“他将染血的玉佩掷在案上,“吕氏与常家的关联。“


    柳如烟领命退下后,朱棡独自站在窗前。


    晨雾中的应天城宛如蛰伏的巨兽,而东宫就像兽喉里最锋利的那颗獠牙。


    他忽然想起宴席上吕氏那个意味深长的笑。


    当时朱标正高声谈论北伐,没人注意到太子妃的左手始终藏在案下——现在想来,她拇指抵着食指第二关节的姿势,分明是魏武卒发起进攻的手势。


    “殿下。“和珅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太原急报。“


    朱棡展开密信,瞳孔骤然收缩,信上说边境粮仓的守军全数中毒。


    晨光微熹,朱棡立于晋王府密室,指尖摩挲着那封太原急报。纸上的墨迹尚未干透,字字如刀——


    “粮仓守军尽数昏迷,症状似瘴毒,非火焚。“


    他眸色渐冷,将信纸置于烛火之上。火舌舔舐纸角,映得他眉骨下的阴影愈发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