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太子妃?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老四在北平可好?“马皇后咽下苦药,突然问道。
朱棡递上蜜饯:“四弟上月剿了伙马贼,父皇赏了副金鞍。“
“你们兄弟...“马皇后叹了口气,“常家那俩孩子呢?“
“常升升了百户,常茂被周老将军收作义子。“朱棡顿了顿,“前日来信,说在雁门关外发现了片野海棠。“
马皇后眼中泛起水光:“那丫头...最爱海棠了。“她突然抓住朱棡的手,“棡儿,放下吧。“
窗外的菊花被秋风吹得东倒西歪。朱棡沉默许久,轻声道:“儿臣...尽量。“
离开时,他在宫道上遇见了朱标。太子手中捧着个锦盒,兄弟俩擦肩而过的瞬间,朱棡闻到盒中飘出的药香——是辽东来的老山参。
“老三。“朱标突然叫住他,“边关将士的冬衣...备齐了吗?“
朱棡驻足:“太子殿下放心,十万件棉甲已发往各镇。“
朱标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了点头。走出很远后,朱棡回头望去,发现朱标仍站在原地,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孤独地投在朱红宫墙上。
晋王府·冬至
徐妙云裹着狐裘在院子里堆雪人,小脸冻得通红。朱棡站在廊下看了一会儿,突然走过去解下自己的大氅裹住她。
“棡哥哥!“小丫头眼睛亮晶晶的,“看我堆的像不像常姐姐?“
雪人戴着顶草编的帽子,脖子上围着条红绸——那是常清韵去年给徐妙云做的发带。朱棡喉头发紧,弯腰捧起一捧雪,仔细地给雪人添了个微笑的嘴角。
“像。“他轻声道,“她笑起来...就是这样的。“
管家匆匆走来:“殿下,雁门关加急军报。“
常茂的字迹龙飞凤舞:“腊月初八,末将率轻骑焚毁北元粮草二十车。缴获此物,特呈殿下。“
随信送来的是一把精致的牛角梳,梳背上刻着并蒂莲。朱棡想起常清韵及笄那年,自己送她的那柄木梳也是这般花样。
“收起来吧。“他将梳子递给徐妙云,“放你常姐姐的妆奁里。“
小丫头捧着梳子跑进屋,很快又红着眼睛回来:“棡哥哥...妆奁满了。“
朱棡推开西厢房的门——这是常清韵住过的屋子,陈设丝毫未动。
妆台上的紫檀木奁里,整整齐齐码着这三年常家兄弟从边关寄来的每件礼物:狼牙项链、胡笳、绣着海棠的香囊...
他轻轻合上妆奁,对徐妙云道:“明日让人再打个大些的。“
洪武六年·春
朱棡站在太原城头,看着远处操练的新兵。常升穿着崭新的千户服在一旁讲解阵法,少年将军的声音已褪去稚嫩,多了几分沉稳。
“殿下。“常升汇报完军务,突然道,“末将...想求个恩典。“
“说。“
“七月十五是家姐忌日。“常升低着头,“末将想...去坟前祭扫。“
春风掠过城头旌旗,发出猎猎声响。朱棡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我与你同去。“
常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作一声:“...谢殿下。“
回府的路上,朱棡拐进一家新开的绸缎庄,掌柜殷勤地迎上来:“王爷可是要给府上女眷裁春装?“
“取匹雨过天青的软烟罗。“朱棡的目光扫过柜台,“再要些海棠花样的绣线。“
徐妙云正在院里喂兔子,看见他抱着布匹回来,惊讶地瞪大眼睛:“棡哥哥要学女红?“
“给你的。“朱棡将布料放在石桌上,“及笄礼的衣裳...该准备了。“
小丫头摸着柔软的绸缎,突然掉了眼泪:“常姐姐说过...要亲手给我绣及笄礼服的...“
朱棡望向院角那株盛开的海棠,轻声道:“她会的。“
春风拂过,几片花瓣飘飘荡荡落在绸缎上,像极了女子温柔的手笔。
初夏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马皇后的药碗里投下细碎的光斑。朱棡跪在榻前,看着母亲枯瘦的手指捏着银匙,在药碗里搅出一个小小的漩涡。
“听说...你准了常升回京祭扫?“马皇后突然开口,声音比昨日又沙哑了几分。
朱棡接过药碗,试了试温度:“儿臣也去。“
马皇后抬起眼皮,目光在他脸上细细描摹:“三年了...“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绽开一朵刺目的红梅。
“母后!“朱棡慌忙扶住她单薄的肩膀。
“不碍事。“马皇后将帕子攥成一团,“你父皇昨日问起...徐家丫头的及笄礼。“
殿角的铜漏滴答作响。朱棡沉默地舀起一勺药汁:“妙云才十一岁。“
“五年守制期将满。“马皇后就着他的手咽下苦药,“你总要...“
“娘娘!“玉儿慌张地跑进来,“太子殿下在殿外跪了一个时辰了!“
朱棡的手微微一抖,药汁溅在锦被上。马皇后疲惫地闭上眼:“让他进来吧。“
朱标走进来时,朱棡几乎认不出这个兄长——太子眼下挂着浓重的青黑,嘴角起了燎泡,朝服穿在身上空荡荡的。
兄弟俩目光相接的瞬间,朱标竟先移开了视线。
“母后。“朱标跪在朱棡身旁,捧出个紫檀木匣,“儿臣寻来了高丽进贡的百年山参。“
马皇后示意玉儿接过,突然问道:“标儿,你还记得常丫头及笄那年,送本宫什么贺礼吗?“
朱标身体一僵:“是...是幅绣屏。“
“《松鹤延年》。“马皇后轻声道,“那孩子熬了三个月,手指不知扎破多少次...“她突然看向朱棡,“你府上那株海棠,今年开花了吗?“
朱棡喉结滚动:“开了,比往年都盛。“
殿内陷入沉默,朱标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木匣上的雕花,突然开口:“老三...常升回京那日,东宫设宴。“
朱棡猛地抬头,正对上兄长泛红的眼眶。
太子眼中的情绪太过复杂,愧疚、悔恨、不甘...最终都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晋王府·夜
朱棡独坐书房,面前摊着本《楚辞》。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惊醒了沉思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