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月夜忆舍弟》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五日后·兵部衙门


    朱棡正在批阅军报,忽闻外面一阵骚动。常茂风尘仆仆闯进来,十九岁的少年将军铠甲上还带着塞外的风沙。


    “晋王殿下!“他单膝跪地,双手捧上个木匣,“末将特来复命!“


    匣中是把镶宝石的匕首,刀柄刻着北元贵族的徽记。朱棡挑眉:“阵斩千户?“


    “是!“常茂眼中闪着骄傲的光,“周将军说这是近年来最漂亮的一扬遭遇战!“少年突然压低声音,“殿下,我在敌军尸体上发现了这个...“


    他从贴身处取出一封烧了一半的信,上面隐约可见“太子“二字。朱棡眼神一凛,迅速将信纸揉碎:“此事还有谁知道?“


    “就我和亲兵。“常茂不解地眨眼,“怎么了?“


    朱棡没有回答,只是拍了拍他的肩:“做得很好。去宫里给你姐姐上柱香吧,她...会为你骄傲的。“


    常茂的笑容僵在脸上:“殿下,我...“


    “去吧。“朱棡转身望向墙上的疆域图,“边关需要你这样的将领。“


    少年离开后,朱棡独自在值房坐到日暮。残阳如血,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正好覆在“雁门关“三个字上。


    坤宁宫·清明


    马皇后看着跪在面前的朱棡,叹了口气:“起来吧,地上凉。“


    朱棡不动:“儿臣请母后保重凤体。“


    “本宫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马皇后示意他坐到身边,突然问,“常家那孩子...在边关可好?“


    “常茂立了功,常升...“朱棡顿了顿,“儿臣把他调去大同了。“


    马皇后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你倒会挑地方。“大同总兵是出了名的严苛,却最擅练兵。


    宫女端来汤药,朱棡亲自试了温度才奉给马皇后。药苦得她直皱眉:“常丫头要是在,准又该念叨本宫不吃蜜饯了...“


    话一出口,两人俱是一愣。朱棡的手微微发抖,药汁溅在袍角上。


    “棡儿。“马皇后突然握住他的手,“三年守制期满,你该考虑续弦了。“


    朱棡垂下眼睛:“儿臣...暂无此念。“


    “徐家那丫头今年十岁了。“马皇后轻声道,“再等五年,正好...“


    “母后!“朱棡猛地抬头,“妙云还小,儿臣只当她是妹妹。“


    马皇后凝视他许久,终于叹息着松开手:“罢了,随你吧。“


    离开时,朱棡在宫门口遇见前来请安的朱标。兄弟俩相对无言,最终还是太子先开口:“老三,边关...“


    “太子殿下放心。“朱棡拱手行礼,“边关安稳得很。“


    擦肩而过时,朱标突然低声道:“常茂的事...谢了。“


    朱棡脚步一顿,没有回头。


    晋王府·夏至


    徐妙云趴在书案上昏昏欲睡,突然被院中的喧哗声惊醒。她揉着眼睛跑到廊下,看见朱棡正对着箱笼发愣。


    “棡哥哥,这是什么?“


    “常茂派人送来的。“朱棡掀开箱盖,里面是整张雪白的狼皮,“说是...给我做褥子。“


    徐妙云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狼毛:“常三哥不恨你了吗?“


    朱棡没有回答,只是从怀中取出封信。信很短,只有寥寥数语:“殿下,边关的星星很亮,像姐姐的眼睛。末将常茂顿首。“


    小丫头突然“哇“地哭出声,把朱棡吓了一跳。她抽抽搭搭地说:“我想常姐姐了...“


    朱棡轻轻抱住她,目光越过院墙,望向北方的天空,那里,一颗明亮的星辰正悄然升起。


    【叮,七月限时秒杀商扬已刷新,请宿主查看】


    脑中传出的电子音让朱棡回过了神。


    【一百凤卫:售价1两银子】


    【草莓味棒棒糖一包/五十根:售价1两银子】


    【四角内裤一包/10条:售价1两银子】


    【一百魏武卒:售价1两银子】


    【土豆十石:售价1两银子】


    【全买!】


    ——


    【宿主:朱棡】


    【武力:150(绝世)】


    【统帅:99(一流)】


    【智力:87(二流)】


    【政治:104(超一流)】


    【坐骑:赤电(汗血宝马)】


    【武器:暂无】


    【军队:魏武卒:4500/凤卫:50


    【魏武卒:2000(雁门关外种植土豆)100(太原城卫军)】2400(太原三卫)


    【凤卫:10(朱棡亲军)】40(晋王府后院)10(保护妙云妙锦)


    【将领:无】


    【文臣:无】


    【特殊人才:和珅(太原:礼生——从九品)】


    【系统空间:抽纸一条/十包500抽,阿莫西林盒装*2,四角内裤一包/10条*2,草莓味棒棒糖一包/五十根*2,魏武卒:800,凤卫:240,黄金八百两......】


    应天城的桂花开了第二茬,香气比往年更加浓郁。


    朱棡站在晋王府的庭院里,看着工匠们将新制的狼皮褥子铺在廊下的躺椅上——这是常茂从雁门关送来的第三件礼物。


    “殿下。“赵虎匆匆走来,“燕王来信。“


    朱棣的信很短:“常升在大同立了功,阵斩北元斥候十六人。周老将军想留他做亲兵。“


    朱棡将信纸折好收入袖中,目光落在墙角那株迟开的海棠上。这株花是常清韵生前亲手栽的,今年不知为何,到了秋日才结出花苞。


    “棡哥哥!“徐妙云提着裙摆跑来,发间的金铃铛叮当作响,“你看我新学的诗!“


    九岁的小姑娘展开宣纸,上面工整地写着:“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字迹稚嫩却认真,最后一个“明“字还晕开了墨点。


    朱棡眸光微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谁教你的?“


    “常二哥临走前教的。“徐妙云仰起脸,“他说边关的月亮特别亮,就像...“她突然住了口,不安地绞着手指。


    “像你常姐姐的眼睛。“朱棡平静地接完,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诗写得很好。“


    一阵风吹过,那株海棠终于绽开了第一朵花。粉白的花瓣在秋阳下微微颤动,像是故人迟来的问候。


    坤宁宫·重阳


    马皇后的咳疾入了秋愈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