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常清韵薨!
作品:《大明洪武:大嫂常氏,老婆徐妙云》 朱棡突然重重叩首:“儿臣愿交还太原兵权,自请守灵三年。“
殿内霎时寂静。马皇后倒吸一口凉气,朱标瞳孔骤缩——太原兵权是朱棡多年心血,竟这般轻易放弃?
“好!好得很!“朱元璋暴怒之下抄起砚台砸去,“砰“的一声闷响,朱棡额角顿时血流如注。
鲜血顺着眉骨流进眼睛,朱棡却连睫毛都没颤一下。马皇后再也忍不住,扑上去用帕子按住他的伤口:“棡儿!你...“
“母后不必忧心。“朱棡轻声道,目光却穿过血幕,直直看向朱标,“太子殿下可还满意?“
朱标脸色骤变,袖中的手微微发抖。他忽然想起那日常清韵将定亲信物退还时,眼中也是这般死水般的平静。
“够了!“朱元璋摔了鞭子,“即日起,晋王禁足府中为常氏守灵!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门半步!“
晋王府·灵堂
夜雨敲窗,灵前的白烛忽明忽暗。徐妙云跪在蒲团上,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听到脚步声,她转过头,八岁的女孩眼中竟有了与年龄不符的坚毅。
“棡哥哥...“她轻唤一声,目光落在他包扎好的额头上,立刻红了眼眶,“娘娘让我带了参汤。“
朱棡跪坐在棺椁旁,指尖轻抚过常清韵冰冷的脸颊:“妙云,你说...她冷吗?“
徐妙云将参汤放在供桌上,突然从怀中取出个荷包:“常姐姐让我给你的。“她声音哽咽,“说...等你们到太原再打开。“
朱棡颤抖着接过,荷包里是缕用红绳系着的青丝,和一张字条:“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她早就...“朱棡将字条贴在胸口,突然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那声音太过痛苦,吓得徐妙云后退半步。
院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是三更。朱棡缓缓起身,从怀中取出那枚染血的白玉棋子,轻轻放在常清韵交叠的双手间。
“殿下...“赵虎在门外低声道,“燕王来了。“
朱棣披着蓑衣进来,带进一身雨水气息。他看到棺中人的面容时明显一怔:“三哥,常小姐她...“
“老四。“朱棡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我要常遇春旧部的名册。“
朱棣瞳孔一缩:“三哥!你要...“
“她不能白死。“朱棡眼中终于燃起实质的怒火,“那些被太子拿捏的常家旧部,该知道他们小姐是怎么被逼上绝路的。“
雨声渐急,灵堂内的烛火突然齐齐暗了一瞬。徐妙云默默退到门外,听着里面压抑的谋划声,小手紧紧攥着常清韵给她的最后一件礼物——一枚绣着海棠的香囊。
三日后·常府
常遇春的灵位前,几位身着便装的中年将领沉默伫立。朱棡一袭素衣,将常清韵的遗书放在供桌上。
“诸位叔伯。“他声音嘶哑,“清韵走前,最挂念的还是常家旧部。“
为首的李参将颤抖着拿起遗书,看到那句“妾身一死,望太子殿下放过常家旧部“时,虎目含泪:“小姐她...何至于此...“
“太子拿各位的家眷要挟。“朱棡冷笑,“逼她签下认罪书,说是我强掳了她。“
“砰!“一位年轻将领拍案而起,“末将这就去...“
“站住!“李参将喝住他,转向朱棡,“殿下要我们怎么做?“
院外传来徐妙云清脆的笑声,她正带着侍女们在院中采摘桂花。朱棡望着那个活泼的小身影,轻声道:“等。“
一月后·坤宁宫
马皇后对着铜镜,将一支素银簪子插入发髻。玉儿匆匆进来:“娘娘,晋王殿下求见。“
“让他进来。“马皇后转身时,发现朱棡比上次见面更加消瘦,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棡儿,你...“
朱棡跪下行礼:“儿臣请母后成全。“他捧出个锦盒,“这是清韵生前为母后绣的抹额,未来得及献上。“
马皇后打开盒子,里面是条绣着福寿纹的抹额,针脚细密整齐。她突然发现夹层里有张字条:“娘娘,清韵不孝,先走一步。晋王赤子之心,万望垂怜。“
“这孩子...“马皇后拭去眼角泪水,“棡儿,母后知道你的心思。但人死不能复生...“
“儿臣明白。“朱棡抬头,眼中是沉淀后的平静,“只求母后准许儿臣将清韵葬在太原。她说...喜欢那里的海棠。“
马皇后长叹一声,将他的头揽入怀中:“去吧。你父皇那边,母后来说。“
殿外,徐妙云躲在廊柱后,看着朱棡挺直的背影渐渐远去。她摸了摸怀中的香囊,轻声呢喃:“常姐姐,我会替你看着棡哥哥的。“
秋风乍起,卷落一地桂花,那香气清甜中带着苦涩,像极了少年人未及圆满的情愫。
应天·常府灵堂
常升一脚踹翻了灵前的供桌,香炉滚落在地,香灰洒了满地。他赤红着双眼揪住朱棡的衣领:"我姐姐是怎么死的?!"
朱棡没有反抗,任由这个十七岁的少年将他推搡到墙上。常茂站在一旁,十五岁的少年手握短刀,指节发白。
"说话啊!"常升的拳头狠狠砸在朱棡耳侧的墙上,"姐姐临走前还好好的!怎么跟你去了趟太原就..."
灵堂外,徐妙云死死捂住嘴不敢出声。她看见朱棡嘴角渗出血丝,却依然挺直脊背:"是我的错。"
"错?"常茂突然冷笑,短刀"铮"地出鞘半寸,"一句错就完了?"
"茂儿!"常府老管家颤巍巍地拦在中间,"使不得啊!这是晋王殿下..."
"滚开!"常升一把推开老管家,从怀中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摔在朱棡脸上,"姐姐的信里写得明明白白!太子拿我们兄弟的前程要挟她!要不是你..."
朱棡展开信纸,常清韵清秀的字迹刺得他眼睛生疼:"升弟、茂弟勿忧,姐姐此去太原,自有打算。他日若闻噩耗,切记不可迁怒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