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看来,今晚要热闹了
作品:《港片:港岛大亨,开局截胡小结巴》 电话嘟嘟地响了几声,终于被接起,听筒里传来一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哪位?”
叶熙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波澜:“我要见蒋天养。”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判断着叶熙的身份和意图。
“不为帮派,为一座灯塔。”叶熙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沉默,这次的沉默更长,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蒋天养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沙哑:“你可知现在去灯塔,等于把自己钉上靶心?”
“所以我才找你。”叶熙轻声回答,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洪兴的地盘上,总还有条没人敢动的规矩。”
说完,他便挂断了电话,将打火机重新装回布包,放在枕边。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海岸线,眼神深邃而坚定。
与此同时,灯塔内部,阿七正按照高晋的指示,紧张地操作着电脑,试图销毁电子日志。
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手指也在微微颤抖。
他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足以改变命运的事情。
然而,当他试图格式化硬盘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硬盘底层竟然嵌套着一段加密影像。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打开了它。
画面亮起,大佬B那张充满岁月痕迹的脸出现在屏幕上。
老人直视着镜头,”
说完,大佬B拿起一页文件,毫不犹豫地撕毁,然后投入一旁的火盆中。
火焰瞬间吞噬了那页纸,只留下一缕黑烟。
阿七定睛一看,那页纸竟然是当年批准“影阁”成立的批文原件!
阿七怔住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灯塔,守护规则。
但现在他才明白,真正的守护,从不是维持现状,而是敢于焚毁旧契,打破规则。
他瘫坐在椅子上,眼神迷茫而空洞。
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感觉自己的信仰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
另一边,监督委员会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每个人都面色严肃。
小方婷站起身,提出重启灯塔供电的提议。
她认为,灯塔是香港的象征,不能让它就这样熄灭下去。
然而,她的提议却遭到了新任主席的坚决否决。
新任主席拿出一份审计报告,声色俱厉地说道:“信托基金存在不明流向,疑似用于资助境外反政府组织!”
小方婷不甘示弱,当场调出资金明细投影,逐笔比对后指出:“这些所谓‘境外转账’,实为向山区孤儿院汇款——收款人签名是‘罗慧玲’。”
会议室骤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投影屏幕。
罗慧玲的名字,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开了锅。
一名委员悄然离席,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离开。
与此同时,观塘殡仪馆顶楼,雷启明正站在那里,俯视着下方缓缓驶入的车队。
车队里运送的是一批新型智能骨灰龛,这些骨灰龛都连接着互联网,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祭拜。
雷启明对身边的幕僚说道:“把‘灵魂归所’APP用户数据导出来,筛选那些常查灯塔信息的人——我们要建的不是陵园,是数据库。”
他笑着拿起一个遥控器,轻轻按下。
整栋大楼外墙瞬间亮起巨幅广告:“永眠安心,云端守望。”而广告的背景图,赫然是熄灭的灯塔剪影。
雷启明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蓝图。
深夜,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海岸,发出阵阵轰鸣。
一艘破旧的渔船在黑暗中缓缓行驶,向着灯塔的方向驶去。
在渔船的甲板上,叶熙静静地站立着,任凭海风吹乱他的头发。
他抬头望着远方那座黑暗的灯塔,
“叶先生,已经接近目标海域了。”船老大走到叶熙身边,轻声说道。
叶熙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抛向空中。
硬币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最终落入大海之中。
“掉头。”叶熙轻声说道。
船老大一愣,有些不解地问道:“掉头?去哪里?”
叶熙没有回答,只是抬头望着天空,轻声说道:“风,要变了。”### 第四十二章 风,要变了(续)
海风怒号,如鬼哭狼嚎,狠狠抽打着渔船。
叶熙负手而立,任凭冰冷的海水溅湿衣角,眼神却如同刀锋般锐利。
远方,警笛声由远及近,撕裂了这片寂静的夜空,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
渔船缓缓靠近海岸,两道身影在黑暗中浮现,是蒋天养派来的洪兴子弟。
其中一人身材魁梧,耳后刺着褪色的“刑堂”二字,那是属于旧时代的印记。
“叶先生,阿七已经被高晋的人带走了,灯室也装了感应锁,外人根本进不去。”那名刑堂子弟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焦急。
叶熙抬起头,凝视着那座如同巨兽般矗立在黑暗中的灯塔,塔身漆黑一片,仿佛吞噬了一切希望。
他缓缓问道:“陈伯当年为何选在这里?”
“因为……因为这里风太大,”另一名洪兴子弟回答道,语气有些迟疑,“陈伯说,风越大,火反而不容易灭。”
叶熙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泛黄的图纸,图纸边缘已经磨损得厉害,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线路和管道。
“这是……”刑堂子弟凑上前,想要看清图纸上的内容。
“灯塔地下维修通道的布局图,”叶熙解释道,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标注着一条从未启用过的通风井。”
他将图纸交给那名刑堂子弟,沉声说道:“告诉阿七,点灯的方法,从来不在说明书里。”
就在这时,刺耳的警笛声越来越近,数道强光从远处射来,将海面照得如同白昼。
叶熙眼神一凛,猛然转头,只见几艘警艇正高速驶来,封锁了整个海域。
“走!”叶熙低喝一声,身形一动,如同一阵风般消失在黑暗之中。
“叶先生,你去哪里?”刑堂子弟惊呼道,想要追赶,却只看到一个模糊的背影。
叶熙没有回答,他的身影在黑暗中忽明忽暗,最终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看来,今晚要热闹了……”刑堂子弟望着叶熙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语。
他紧紧握住手中的图纸,转身对身边的同伴说道:“走,我们去通风井!”
两人对视一眼,他们知道,今晚将是一场豪赌,赌上性命,也要为香港,重新点亮那盏灯。
警笛声越来越近,仿佛死神的催命符,在夜空中不断回响。
而此刻,叶熙已经悄无声息地摸到了灯塔附近,他抬头望着那座黑暗的灯塔,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
“游戏……开始了。”他轻声说道。
夜色如墨,海风裹挟着咸腥味,疯狂拍打着海岸。
灯塔,依旧沉默地矗立在那里,像一个被世界遗忘的巨人。
面馆后厨,阿珍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食材,油烟升腾,模糊了她饱经风霜的脸庞。
“阿珍姐,今晚生意真好,我手都炒酸了。”年轻的帮工小声抱怨着。
阿珍笑了笑,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忙碌的生活,小镇的日子平淡而安稳,仿佛与世隔绝。
谁又能想到,这个在灶台前忙碌的女人,曾经也经历过腥风血雨。
她一边擦拭着老旧的煤气灶,一边回忆着年轻时的岁月。
那时的她,还叫阿玲,是陈伯最得意的徒弟,跟着他在香港的街头巷尾奔波,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
擦拭间,阿珍的手无意间碰到了煤气灶底座的一块地砖。
那块地砖有些松动,边缘的缝隙也比其他地方大一些。
阿珍好奇地蹲下身,用抹布擦拭掉地砖上的油污,隐约看到缝隙里露出一块锈迹斑斑的金属。
她放下抹布,找来一把扳手,小心翼翼地撬开地砖。
“咔嚓”一声,地砖被掀开,露出了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洞口很小,只能勉强容纳一只手伸进去。
阿珍探头看去,借着昏暗的灯光,她看到洞口里竟然是一截废弃的供气管道接口。
管道锈迹斑斑,布满了灰尘,显然已经废弃很久了。
阿珍怔住了,她盯着那截管道,脑海中尘封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一年,她还是个二十岁的小姑娘,跟着师傅陈伯,参与了灯塔应急能源系统的铺设工作。
为了确保灯塔在紧急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陈伯带领着他们,在灯塔周围秘密铺设了一条应急供气管道。
这条管道从一个小镇外的天然气主管道分流,连接到灯塔的地下室,为灯塔提供备用能源。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和陈伯一起,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最终完成了最后一节管道的焊接。
她还记得,当时陈伯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阿玲,有些火,要埋进地里,等忘得最干净的时候,才会被人想起。”
当时她还不太明白陈伯的意思,现在,她终于明白了。
陈伯早就预料到,总有一天,灯塔会陷入黑暗,而他们所做的,就是为灯塔埋下一颗重燃希望的火种。
阿珍默默地将地砖盖上,心中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