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若灯将熄,便用它点火
作品:《港片:港岛大亨,开局截胡小结巴》 老板手脚麻利地端上一碗云吞面,抬头,一张饱经风霜却带着笑意的脸映入眼帘。
“您的云吞面,请慢用。加不加葱?”
客人缓缓抬起头,摘下墨镜。
那是一双经历过无数风浪的眼睛,深邃而内敛,眼角眉梢隐约可见岁月的痕迹。
他嘴角微微勾起,似乎回忆起了什么。
“加吧,我记住了这个味道。”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
面馆里,老式收音机咿咿呀呀地播放着怀旧粤语情歌,熟悉的旋律在空气中弥漫。
客人没有抬头,只是用筷子轻轻打着拍子,仿佛回到了那个刀光剑影的年代。
就在这时,远方海平面上的灯塔突然亮起,三长两短的光芒划破夜空。
随即,灯塔熄灭,彻底陷入黑暗。
这一次,没有谁再傻傻地等待它重新燃亮。
“老细,买单。”客人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朝老板喊道。
这碗云吞面,终究是变了味道。
南方小镇的面馆,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懒洋洋地洒在叶熙的脸上。
他连续第七天坐在靠窗的位置,仿佛与这小镇的慢节奏融为了一体。
老板,一个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笑容的中年男人,早已习惯了这位沉默寡言的客人。
他不再问是否加葱,只是熟练地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默默地放上一双干净的竹筷。
面汤的香气,混合着淡淡的海风味道,在小小的面馆里弥漫开来。
老式收音机咿咿呀呀地播放着怀旧的粤语情歌,熟悉的旋律,曾经让他忍不住用筷子轻轻打着拍子,回忆起那些刀光剑影的岁月。
但今天,他没有。
他的目光,停留在摊开在桌上的报纸上,头版头条的加粗标题,像一根无形的针,刺痛了他的神经。
“灯塔轮值中断,三长两短信号再现——是故障?还是警告?”
那一行字,像一把尖刀,划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他盯着那行字,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
指尖,在粗糙的碗沿上轻轻一叩。
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面馆里显得格外突兀。
云吞汤面泛起微澜,荡漾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遥远的灯塔,是他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
那不仅仅是一座指引方向的灯塔,更是希望,是信念,是那些逝去之人的嘱托。
他缓缓放下报纸,拿起筷子,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开始吃面。
他的目光,越过窗户,投向远处那片蔚蓝的大海。
海面上,雾气弥漫,灯塔的身影,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灯塔之上,阿七正独自一人,紧张地守夜。
原本应该接班的第二人,失联了;第三人,则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赴岗。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自从陈伯去世后,灯塔的维护,越来越困难。
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要守护灯塔的人,似乎都忘记了当初的承诺。
他点燃备用油灯,昏黄的光芒,照亮了狭小的灯室。
他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
按照陈伯生前的教导,他用摩斯码发出“安全”信号,三长两短,周而复始。
然而,当他举起望远镜,观察海面的时候,却发现远处有一艘船,静静地停泊在那里,一动不动,像一头蛰伏的野兽。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他的心头。
他小心翼翼地从灯室夹层里,取出一个老旧的对讲机。
那是陈伯临终前留给他的唯一遗物,也是他与外界联系的唯一工具。
他尝试联络监督委员会,但回应他的,只有刺耳的电流杂音。
观塘警局,退休警司方文耀,拄着拐杖,缓缓走进警局档案室。
自从离开警队,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这里了。
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消毒水味道,让他感到有些不适。
他走到档案柜前,费力地找到三年前“活壳计划”的涉案人员名单。
那是一起轰动全港的洗钱案,涉及到多个黑帮势力,以及一些隐藏在幕后的神秘人物。
虽然案件最终被破获,但仍然有很多疑点,没有得到彻底的解答。
他仔细地查阅着名单,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两个已经注销身份的前财务专员的名字上。
他眯起眼睛,仔细地看着他们的照片,试图从记忆深处,找到一些线索。
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情。
他立刻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最近的商业注册信息。
很快,他发现一家新注册的殡仪服务公司,与这两个前财务专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小方婷的号码。
“方婷,是我。”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疲惫。
电话那头,传来小方婷清脆的声音:“方伯,您有什么事吗?”
“我发现了一些情况,可能与‘活壳计划’有关。”方文耀语气凝重地说道,“那两个前财务专员,最近出现在观塘一带,而且……”
“方伯,您等等。”小方婷打断了他的话,语气有些无奈,“委员会刚投票暂停灯塔经费——说是‘过度象征化’。”
“什么?!”方文耀的声音,猛然提高了几度,他怒不可遏地说道:“他们疯了吗?!”
“我知道,方伯,我也很无奈。”小方婷叹了口气,说道,“但这是委员会的决定,我也没有办法。”
方文耀冷笑一声,挂断了电话。
他颤抖着手,从抽屉深处,翻出一枚锈迹斑斑的徽章。
徽章上,刻着两个字:“刑堂·B”
深夜,监督委员会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小方婷坐在电脑前,脸色苍白,双手不停地颤抖着。
她正在查阅加密日志,试图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她总觉得,最近发生的一切,都有些不太对劲。
突然,她发现系统曾于昨夜被远程访问,IP指向一座废弃数据中心——正是当年包皮藏匿毒资账本的地方。
她的心,猛地一沉。
她调出残留记录,看到一段重复播放的音频。
那是叶熙年轻时,在一次家族会议上说的话:
“死人不会说话,但如果我们也不说,真相就真死了。”
那一刻,她猛然意识到,有人正试图复活“影阁”的操作模式,只是这次披上了公益外衣。
而灯塔,就是他们复活“影阁”的工具。
南方小镇的面馆里,叶熙缓缓起身,走到柜台前。
“老板,结账。”他放下几张纸币,擦了擦嘴角,朝老板喊道。
老板抬起头,笑着说道:“帅哥,慢走。”
叶熙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面馆。
他的身影,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之中。
他要去的地方,是海边码头。
那里,高晋正蹲在一个集装箱的阴影下,静静地等待着。
海风裹挟着咸腥味,狠狠抽打着高晋的脸。
他啐了一口唾沫,抹掉糊在眼上的雨水,死死盯着手机屏幕上三个越来越近的光点。
那些如同附骨之蛆般的光点,代表着雷耀扬那帮扑街仔,正一步步蚕食着最后的底线。
“阿七,别等命令了,烧掉主控日志,启动手动点火程序!”高晋对着通讯器怒吼,声音嘶哑得像是破风箱。
那边沉默片刻,阿七带着一丝颤抖的声音传来:“可……规则说不能擅自行动。”
“行动你老母!”高晋再也压不住火气,他低吼着,仿佛要把胸腔里的空气都震出来:“规则是给太平世道写的!现在冚家铲都要摸上门了,你现在不是职员,是守灯人!听唔听到?!”
通话戛然而止,高晋一把摔掉通讯器,起身走向停在不远处的摩托。
引擎轰鸣,像是困兽的咆哮。
突然,一道温和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阿晋。”
高晋猛地回头,路灯昏黄的光晕下,罗慧玲撑着一把油纸伞,款款而来。
她的旗袍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却依然站得笔直,像一株风雨中傲然挺立的寒梅。
“叶先生托我交给你的。”罗慧玲走到近前,将一个略显陈旧的布包递给高晋,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他说,若灯将熄,便用它点火。”
高晋接过布包,入手沉甸甸的。
他打开布包,一枚黄铜打火机静静地躺在其中,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冰冷的光泽。
打火机的底部,刻着一行小字:“叶氏 1987”。
雨势更大了,豆大的雨点砸在伞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高晋抬头望向灯塔的方向,依旧一片黑暗,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他将打火机紧紧攥在手心,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黑暗中,罗慧玲轻叹一声,转身消失在雨幕里,只留下一个孤单的背影。
小镇旅馆房间,叶熙打开布包取出打火机,反复摩挲底部刻痕。
小镇旅馆房间里,昏黄的灯光洒在叶熙略显疲惫的脸上。
他缓缓打开那个略显陈旧的布包,一枚黄铜打火机静静地躺在其中,在光线下泛着岁月的痕迹。
叶熙拿起打火机,指腹反复摩挲着底部那行小字:“叶氏 1987”。
这不仅仅是一个物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承诺。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要把所有的回忆都吸入肺里,又缓缓吐出。
接着,他拨通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号码,这个号码自从他离开那个圈子后,就再也没有使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