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灯在,路就不黑
作品:《港片:港岛大亨,开局截胡小结巴》 第二天,叶熙召开了一场盛大的记者会。
无数的记者蜂拥而至,将整个会场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都想知道,叶熙对于“心光社”事件,对于“影阁”残余势力,到底有什么看法。
叶熙站在台上,目光平静地扫视着台下的记者。
“我叫叶熙。”他缓缓开口说道,声音清晰而坚定,“我不是‘光’,不是‘雾’,也不是神。我犯过错,恨过人,也差点变成怪物。”
他顿了顿,然后指着屏幕上显示的“供养账户”流水,继续说道:
“这钱,我会一分不少捐给幸存者基金会,但条件是——你们别再供我。”
他的话音刚落,整个会场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叶熙竟然拒绝了成为“神”的机会!
他竟然主动放弃了那些人的崇拜和信仰!
“你们应该相信自己。”叶熙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恳求,“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包括我。”
记者们沉默了。他们看着叶熙,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他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会犯错,会挣扎,但依然努力想要改变世界的人。
发布会结束后,叶熙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
至于那些人是否能够醒悟,是否能够摆脱对“神”的盲目崇拜,那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当晚,他独自一人来到了灯塔下。
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阵阵轰鸣。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缓缓地写下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父亲,监察者不换神。”
写完之后,他将信折叠起来,投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
信纸如同断线的风筝,在黑暗中飘向远方,最终消失在无尽的汪洋之中……
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水汽,灯塔的光芒在罗慧玲温润的面庞上跳跃,映衬着收音机里那首老情歌的低吟浅唱。
阿七的徒弟,那个略显稚嫩的年轻人,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灯塔的玻璃,像是呵护着一件珍宝。
他眼神里满是敬畏,那是对“守灯人”这份职责的敬畏,也是对叶熙的敬畏。
三长两短的光束,象征着“叶氏”在黑暗中指引方向的承诺。
光芒扫过海面,也扫过远处那艘缓缓驶离的游艇。
游艇的甲板上,叶熙负手而立,任由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角。
他眺望着远方,眼神深邃得如同无垠的夜空。
“少爷,我们接下来去哪?”高晋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叶熙没有回头,只是静静地望着那片被灯塔光芒照亮的夜海,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回家,睡一觉。”他轻声说道,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高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叶熙的用意。
他知道,叶熙的“家”,指的并非是那栋位于山顶的豪华别墅,而是……他闭上了嘴,将疑惑压在心底。
风声猎猎,淹没了高晋的疑问,也掩盖了叶熙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决绝。
“嗡……”
叶熙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短信静静地躺在屏幕上:[“叶生,一路顺风。”]
他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揣回兜里,转身走进了船舱。
他知道,有些人,有些事,终究要告一段落了。
而有些选择一旦做出,便再也没有回头路。
关门声轻轻响起,隔绝了海风的喧嚣,也隔绝了他与过去的一切联系。
叶熙的背影消失在船舱门后,仿佛一道闸门,彻底隔断了他与过去那段腥风血雨的纠葛。
他如同一个精密的仪器,完成了复仇的使命,如今,终于可以选择重启,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也许平凡,但一定真实的人生。
游艇平稳地行驶着,破开漆黑的海面,驶向远方那片未知的海域。
而与此同时,叶熙已经开始着手切割与“叶氏”的联系。
他先是召集了集团核心管理层,宣布了一项石破天惊的决定:将叶氏集团交由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管理。
这条消息像一枚深水炸弹,在集团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
“叶生,这……这是为什么?”一位跟随叶熙多年的老臣,颤巍巍地问道,语气里满是不解和担忧。
叶熙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灯火辉煌的城市,淡淡地说道:“叶氏已经走上了正轨,它需要更专业的人来运营。而我……”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我累了,想休息一下。”
“可是……”
“没有可是。”叶熙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决定,就这样定了。”
紧接着,他又宣布了另一项更加惊人的决定:将所有涉殡葬业务剥离,成立独立的公益信托基金。
“这些钱,不应该再沾染血腥。”叶熙在交接仪式上,面对着镜头,神色平静地说道,“生意可以做大,但不该做黑。有些钱,赚了会折寿。”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叶熙的这番话震慑住了。
他们无法理解,这个曾经为了复仇不惜一切代价的男人,为何会突然做出如此巨大的转变。
仪式结束后,高晋找到了叶熙,眼神里充满了疑问:“少爷,你……你要去哪?”
叶熙看着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里没有了算计,没有了阴霾,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找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吃碗云吞面。”他笑着说道,语气轻快得仿佛一个即将远行的少年。
高晋愣住了,他看着叶熙,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自己追随多年的男人。
他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里像卡了刺一样,什么也说不出来。
叶熙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走出了会场,留下高晋一个人站在原地,久久无法回神。
罗慧玲的茶馆,依旧是那般古朴而温馨。
袅袅茶香,伴随着收音机里传来的怀旧粤语情歌,抚慰着每一个疲惫的心灵。
这天,茶馆迎来了第一百位来访者——一名曾被冷冻的前信使。
他面容憔悴,眼神空洞,仿佛一个失去了灵魂的躯壳。
罗慧玲默默地递上一杯热茶,茶香驱散了他身上的寒意。
“想听歌吗?”她轻声问道,声音柔和得像春风拂柳。
那名信使抬起头,看着罗慧玲那张温婉的脸庞,他已经很久没有听过歌了,久到他几乎忘记了音乐的存在。
罗慧玲轻轻地打开收音机,熟悉的旋律缓缓流淌而出。
“人生匆匆,几许欢笑,几许愁……”
她轻轻地哼唱着,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那名信使也跟着哼唱起来,声音沙哑而颤抖,但却充满了感情。
小方婷坐在角落里,默默地记录着他们的口述历史。
她知道,这些故事,都是宝贵的财富,是“影阁”覆灭后,留下的最真实的印记。
叶熙站在街角,默默地听着茶馆里传来的歌声。
他看着罗慧玲那张平静而满足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转身离去,脚步坚定而轻盈,仿佛卸下了所有的负担。
高晋拒绝了警方的邀请,没有成为什么反洗钱特别顾问。
他觉得自己并不适合那种安稳的生活,他更喜欢那种刀口舔血的刺激。
但他并没有完全置身事外。
他悄悄地资助了几名“活壳”计划的幸存者读书,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重新融入社会。
某夜,他独自一人来到了码头,坐在冰冷的石阶上,默默地喝着闷酒。
阿七的徒弟,那个略显稚嫩的年轻人,提着一壶酒走了过来,在他身边坐下。
“晋哥。”他恭敬地喊了一声。
高晋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两人默默地喝着酒,谁也没有说话。
“陈伯……走了。”阿七的徒弟低声说道,语气里充满了悲伤。
高晋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
“我知道。”阿七的徒弟点了点头,抬起头,看着远处灯塔的光芒,眼神坚定地说道,“但是,灯塔亮着,我们就没输。”
高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阿七徒弟的意思。
他举起酒壶,与他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是啊,灯塔亮着,希望就在。
小方婷在监督委员会的年度报告中,郑重地写道:“‘影阁’已死,但警惕不死。我们不是守门人,是守灯人——灯在,路就不黑。”
这份报告在委员会内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最终,获得了全票通过。
报告通过的当日,灯塔正式被列为民间共治地标,由七人轮值点亮,象征着希望与光明,永不熄灭。
三年后,某南方小镇,一家毫不起眼的面馆。
“您的云吞面,请慢用。”老板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客人,笑着问道:“加不加葱?”
三年后,南方小镇的面馆里热气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