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比预产期早了一个月!
作品:《四合院:这一世,我不再是傻柱!》 何雨柱画得正投入,被她这么一问,才回过神来。
他总不能说自己是系统给的技能吧。
脑子一转,他随口胡诌道。
“哦,这个啊。”
“昨晚做了个梦,梦里有个老神仙,给了我这张图纸,说是能收麦子。”
“我怕忘了,就赶紧画下来。”
陈雪茹听得一愣,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这人,做什么梦呢。”
虽然觉得有些荒诞,但她也没有多想。
毕竟自己的丈夫,最近总是能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或许,他就是个有福气的人吧。
“行了,别画了,赶紧洗脸吃饭,上班要迟到了。”
陈雪茹放下水盆,转身去厨房准备早饭了。
何雨柱看着她的背影,悄悄松了口气。
吃过早饭,他将画好的图纸收好,揣进怀里,骑上车直奔技术科。
技术科的办公室里,严科长正和几个技术员围着一张图纸讨论着什么。
看到何雨柱进来,严科长有些意外。
“柱子,你怎么来了?”
“不忙着去管理你的两个食堂?”
何雨柱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图纸,在众人面前展开。
“严科长,各位,我这儿有个新玩意儿,想请大家给参谋参谋。”
严科长和几个技术员闻言,都好奇地凑了过来。
当他们看到图纸上那台结构精巧、设计合理的割麦机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是……割麦机?”
严科长扶了扶眼镜,眼神中充满了震惊。
“柱子,这是你画的?”
“嗯。”
何雨柱点了点头。
一个厨子,画出了如此专业的机械图纸,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图纸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们不信。
严科长仔仔细细地看着图纸的每一个细节,越看越是心惊。
这台割麦机的设计,不仅构思巧妙,而且非常具有可行性。
许多技术难题,都被用一种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的方式解决了。
“这个传动设计,太巧妙了!”
“还有这个切割刀具的排列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
“天才!简直是天才般的设计!”
严科长激动地拍着桌子。
“小雷,快!拿本子来!”
严科长对着旁边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喊道。
“把何雨柱同志的想法,全都给我记下来!一个字都不能漏!”
“是!”
叫小雷的年轻人赶忙找来纸笔,一脸崇拜地看着何雨柱。
就在技术科众人围着何雨柱,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割麦机的细节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邹同志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人。
那人三十岁上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上挎着一个帆布包,包里露出一台相机的边角。
“何同志,可算找到你了!”
邹同志快步走到何雨柱面前,兴奋地介绍道。
“快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种花农业报的马记者。”
“马记者听说了咱们新良种的事情,特地赶过来,要给你做个专访!”
专访的事情,何雨柱倒没太往心里去。
这种事儿,无非就是走个流程,拍几张照片,说几句场面话。
比起这个,他更关心桌上那张刚刚惊艳了所有人的割麦机图纸。
严科长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他将图纸卷好。
“柱子,这图纸你先放我这儿。”
“我们得赶紧组织人手,把这上面的东西给研究透了!”
严科长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亢奋。
何雨柱笑着点了点头。
“行,那就麻烦严科长了。”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您尽管开口。”
他今天来的目的已经达到,图纸交出去,剩下的就是技术科的事了。
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跟严科长和一群热情过度的技术员告别,何雨柱走出了办公楼。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他伸了个懒腰,骑上自行车,朝着何雨水的学校赶去。
…………
放学的铃声清脆地响起。
校门口很快就涌出了一群叽叽喳喳的学生。
何雨柱一眼就在人群中看见了自家妹子。
何雨水背着个书包,扎着两个整齐的羊角辫,一蹦一跳地跑了出来。
“哥!”
看到何雨柱,小丫头的眼睛瞬间亮了。
“你怎么来啦?”
何雨柱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
“顺路,接你放学。”
何雨水献宝似的从书包里掏出一张卷子,递到他面前。
“哥,你看!”
卷子上,两个鲜红的“100”分外醒目。
“哟,双百啊。”
何雨柱挑了挑眉,故作惊讶。
“我们家雨水出息了。”
何雨水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小脸红扑扑的,嘴角却忍不住向上扬。
“老师都夸我了。”
“说我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
“考大学好啊。”
何雨柱推着车,让妹妹走在里侧。
“你放心大胆地考,只要你考得上,哥就供你上。”
“上到哪儿,哥供到哪儿。”
他没有提报纸专访的事情,对小孩子来说,那些虚名远不如一句实在的承诺来得重要。
何雨水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眸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兄妹俩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了个弯,去了陈雪茹的绸缎庄。
绸缎庄里正是忙碌的时候。
陈雪茹站在柜台后,手里拿着算盘,噼里啪啦地打着,嘴里还不停地招呼着客人。
她身边的冬梅也是脚不沾地,一会儿给客人扯布,一会儿又忙着量尺寸。
看到何雨柱和何雨水进来,陈雪茹脸上露出笑意,冲他们点了点头。
“你们先去后院,我这儿忙完就来。”
何雨柱应了一声,带着何雨水穿过店铺,来到后院的小厨房。
他熟练地系上围裙,开始淘米洗菜。
何雨水则乖巧地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拿出作业本,安安静静地写了起来。
锅里传来饭菜的香气,混合着院子里淡淡的花香,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宁静的画面。
没过多久,陈雪茹也忙完了店里的活。
她走进后院,看到这副情景,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冬梅,今天辛苦了。”
陈雪茹从兜里掏出几张崭新的票子,递给正在收拾东西的冬梅。
“这个月的奖金,拿着。”
“姐,这太多了。”
冬梅有些不好意思。
“拿着吧,你应得的。”
陈雪茹拍了拍她的手。
“最近店里生意好,多亏了你帮忙。”
晚饭很快就做好了。
简单的三菜一汤,摆在小小的方桌上,热气腾腾。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很是融洽。
“对了,跟你们说个事儿。”
陈雪茹夹了一筷子菜,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今天下午,我看到秦淮茹了。”
“她生了,比预产期早了快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