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剑指真心,情难自禁
作品:《开局做替身,在侯爷心头肆意撩火》 当夜,落花坞内。
宋长乐独坐窗前,手中握着一卷父亲生前常钻研的药典,却半个字也看不进去。
窗外雨声淅沥,如同她纷乱的思绪。
今日刑场上的血腥一幕不断在脑海中闪回,郑老侍郎临刑前那声“冤枉”犹在耳边。
“主子,侯爷来了。”
香兰的声音将她从思绪中拉回。
宋长乐抬头,只见沈昭临已站在门口,玄色衣袍被雨水打湿,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都退下。”
沈昭临声音低沉,香兰和采苓连忙福身退下,临走前还不忘关上房门。
屋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雨打窗棂的轻响。
“侯爷深夜造访,有何贵干?”
宋长乐放下书册,声音平静。
沈昭临缓步走到她面前,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轻轻放在案几上。
“看看。”
宋长乐垂眸,只见名单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今日被处决的十二名官员的生平事迹。
郑垣,兵部侍郎,曾自掏腰包为边关将士购置冬衣……
郭仪,工部尚书,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惠及三州百姓……
每一个名字后面,都详细记载着他们的功绩。
宋长乐指尖微微发抖。
“侯爷这是何意?”
沈昭临在她对面坐下,目光沉沉。
“这些人,都是本侯的故交。”
他声音很轻,却字字如锤。
“郑老曾随先帝征战,身上三十八处伤疤,没有一处是在后背。”
“郭大人主持修建水利时,亲自下到最危险的堤坝处指挥,险些被洪水冲走。”
宋长乐抿唇,眼前浮现出刑台上老人挺直的脊背。
“侯爷与我说这些做什么?”
沈昭临忽然倾身向前,一把扣住她的手腕。
“宋长乐,你当真以为,本侯不知道你与温芷柔的往来?”
宋长乐面上发白,眼神却保持着镇定。
“侯爷既然知道,为何不早拆穿?”
沈昭临松开她,自嘲一笑。
“因为本侯以为,你会回头。”
他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她。
“薛明珠已死,你的仇报了。温家借你之手铲除异己,这些人的血,有一半该算在你头上。”
这话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刺入宋长乐心口。
她猛地站起身。
“你现在来指责我?如果不是你当初一句话,我们根本不可能有交际,更不可能……”
沈昭临眸色一沉,突然将她打横抱起,大步走向内室。
宋长乐惊呼一声,挣扎着要下来,却被他牢牢禁锢在怀中。
“你!放开我!”
沈昭临将她扔在床上,随即压了上来。
他的吻带着惩罚的意味,粗暴地碾过她的唇瓣。
宋长乐奋力挣扎,却被他单手扣住双腕举过头顶。
“沈昭临!”她终于忍不住喊出他的名字,“你混蛋!”
沈昭临停下动作,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终于肯叫我的名字了?”
他的声音低沉晦涩。
“这些日子,你心里是不是一直这么叫我?混蛋?凶手?”
宋长乐眼眶发热:“不然呢?难道我还要感激你?”
沈昭临的眼神变了。
他松开钳制,翻身坐起。
“今日我来,不是兴师问罪。”
宋长乐坐起身,拢好凌乱的衣襟。
他忽然从腰间解下佩剑,铮然出鞘,寒光凛冽。
宋长乐下意识后退一步。
“怕了?”
沈昭临轻笑一声,突然调转剑柄,将剑递到她手中。
“拿着。”
宋长乐怔怔地接过剑,不明所以。
沈昭临却突然上前一步,胸膛抵上剑尖。
“若你真恨我入骨,可以报仇。”
他声音低沉。
“等天下平定,这条命,你随时来取。”
宋长乐手一抖,剑尖划破他的衣襟,在胸口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
“你疯了?!”
她慌忙撤剑,却被沈昭临一把扣住手腕。
“宋长乐,你舍不得。”
他声音很轻,却诛心。
宋长乐眼眶发热,猛地甩开他的手。
“你未免太自信了!”
她将剑掷在地上,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屋内格外刺耳。
“我只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
沈昭临静静看了她片刻,弯腰拾起剑,归鞘。
“从今日起,你禁足落花坞。没有本侯手令,任何人不得探视。”
他转身离去,在门口顿了顿。
“好好想想,你到底想要什么。”
房门关上,宋长乐颓然坐倒在椅子上。
她到底想要什么?
复仇?公道?
如今的她和从前的薛明珠又有什么区别?
翌日清晨,宋长乐刚起身,香兰就匆匆进来。
“主子,侯爷派人送来了好些东西。”
宋长乐蹙眉:“什么东西?”
采苓领着几个小丫鬟进来,每人手中都捧着精致的匣子。
“侯爷说主子禁足无聊,特意寻了些新奇玩意儿给您解闷。”
匣子一一打开,有精巧的九连环,稀罕的西洋镜,甚至还有一本手抄的话本子。
宋长乐拿起话本,翻开第一页,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是沈昭临亲笔所书。
她心头一颤,连忙合上。
“收起来吧。”
香兰和采苓对视一眼,小心翼翼地问。
“主子不喜欢?”
宋长乐摇摇头,没有回答。
她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沈昭临,却还是低估了他的掌控欲。
如今她被困在这方寸之地,
既无法继续协助温芷柔,也无法查证沈昭临的真实身份。
午后,林婉淑突然来访,一进门就红了眼眶:“妹妹受苦了。”
她拉着宋长乐的手上下打量。
“瘦了这么多,可是底下人怠慢?”
宋长乐摇摇头。
“姐姐怎么来了?侯爷知道吗?”
林婉淑压低声音:“侯爷今日进宫面圣,我才能溜进来。你好端端的怎么被禁足了?”
宋长乐示意香兰上茶。
“不过是顶撞了侯爷几句,没什么大碍。”
林婉淑接过茶盏,轻抿一口。
“妹妹别瞒我了。如今府里都传遍了,说侯爷昨夜持剑来你院里,差点……”
她欲言又止。
宋长乐指尖微顿。
“差点什么?”
“差点被你刺伤。”林婉淑压低声音,“妹妹,你到底做了什么,惹得侯爷如此动怒?”
宋长乐轻笑一声。
“姐姐消息倒是灵通。”
林婉淑叹了口气。
“朝堂局势复杂,侯爷这些日子压力很大。”
她凑近几分,声音更低。
“温家借薛家一案大肆清洗朝堂,朝中有人联名上奏,要求彻查永宁侯与前朝太子的关系。侯爷这些日子压力很大,连带着府里气氛也紧张。妹妹若真与温家有什么往来,还是趁早断了吧。”
宋长乐抬眸看她。
“姐姐这是……在劝我?”
林婉淑放下茶盏,神色认真。
“温家如今连侯爷都敢弹劾,妹妹若再与他们牵扯,只怕会成弃子。你与侯爷之间……若有机会解释,还是尽早说开为好。”
宋长乐蹙眉:“姐姐不必再提,我与他无话可说。”
林婉淑拍了拍她的手背,温声道。
“侯爷待你,确实与旁人不同。这府里多少双眼睛盯着,侯爷若真对你无情,大可以……”
“杀了我?”宋长乐接话。
林婉淑摇头。
“大可以将你休弃出去。可他没有,反而送来这些玩意儿给你解闷,妹妹你好好想想,我便不打扰了。”
夜幕降临,宋长乐辗转难眠。
她起身点燃烛火,翻开沈昭临送来的话本。
故事讲的是一位将军与绣娘的爱情,结局却是绣娘为救将军而死,将军终身未娶。
最后一页,沈昭临写了一段话:
「因果轮回,报应不爽,一路走来,我亏欠太多人。若有一日你要取我性命,我绝不反抗。」
宋长乐指尖轻抚过这行字,眼眶微微发热。
她忽然想起沈昭临将剑递给她时的眼神。
不是愤怒,不是恐惧,而是……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