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我带你去瞧瞧

作品:《被抄家流放后,我成了侯府顶梁柱

    翌日一早。


    安宁侯便收拾好行囊要与谢莺一道上路。


    谢莺看到他这大包小包的模样有些愣神,就连大伯父和二伯父两人身上都背了俩包袱,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度假。


    她哭笑不得。


    “爹爹,你们这是做什么?梅花村又不远,也不必在那住着,你带这么多东西岂不是累赘?”


    安宁侯连连摇头。


    “莺莺此言差矣。这里头有你姨娘做的饭菜,你这几日在那边定然吃不好饭,这些都是你爱吃的菜,你若是饿了,爹便为你热起来吃。”


    谢莺愣住。


    安宁侯如数家珍般打开包袱。


    “这些是爹用的趁手的农具,不必问当地的村民借,要做什么你尽管让爹去做便是。”


    “还有……”


    谢莺听他说的头都大了,忙上前把他包袱里这些东西都塞回去,除了吃食依旧带着,剩下的都放在屋子里。


    “这些都用不着,爹只要陪我一道去便好。”


    安宁侯还要说些什么,谢莺已经拉着他往马车走。


    “时辰要来不及了,爹爹。”


    至于剩下两位伯伯,他们见状也都丢了那些沉重的行囊,只带上吃食跟着安宁侯一道坐上马车。


    谢莺一个小辈和他们一起坐在马车里总归不自在,便借口透风到外头和封越并肩坐着。


    封越单手驾着马,腾出另一只手握住了谢莺的。


    谢莺在短暂的错愕之后感受到他掌心的温暖,眉目便逐渐舒展开来,将两只手都塞进了他宽大的掌心,没想到竟然刚刚好。


    有披风的遮掩,即便安宁侯他们打开马车门出来也不会发现端倪。


    这两日雪势渐小,但四处依旧披着雪衣,一座座山林都成了巨大的雪人,在偶然出现的阳光下反射着耀眼夺目的光。


    他们出来的早,恰好赶上日出,金光洒落之际,有些刺眼。


    谢莺不由眯起眼,难得有闲心和封越聊起来。


    “听说你戍守边疆已有几载,边塞风光较之此处有何不同?”


    是书上描绘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抑或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还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谢莺生活在现代的江南水乡,稻米之乡,占据天时地利,去过西北也去过漠河,踩过无数土地吃过各地的大米,但她还是很想听听封越口中描述的边塞。


    封越闻言顿了顿,也跟着眯起眼,似是陷入了回忆。


    “边塞哪有什么风光?不是烽火狼烟便是横尸遍野,不如此地的宁静。”


    谢莺不由陷入了沉默。


    许是意识到自己说的太过直白,封越轻咳了一声,又道:“你若是想去,等将来边疆平乱,我便带你去瞧瞧。”


    谢莺却反握住他的手。


    “我并非想看边塞风光,我只愿战事平息,你能安然归来。”


    她并未忘记封越身上肩负的担子,他来到此地也不过是暂时的。


    边疆战火一日不消,沿边百姓便难以自保,这农耕无法继续,大家都忙着奔走保命,又怎会去管这些田地?


    农耕乃百姓安身立命之本,国之不保,何谈发展农业?


    谢莺深知这一点,也才会有这般感触。


    两人再无出声,安静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不多时便到了梅花村。


    村民们依旧在村口等着谢莺,一个个脸上皆是兴奋之色。


    谢莺已经习惯了他们的热情,跳下马车,冲他们一一打招呼,其中几个村民已经能叫得上姓名。


    安宁侯三人下来的时候明显惊到了村民,他们都纷纷往后退了几步。


    众人目光警惕地看向安宁侯。


    如今的安宁侯已经卸下战甲,穿上了寻常人家的衣裳,手脚皆束起,但身量和体格摆在那,比村里的壮汉还要结实些,再看那张凶恶的脸,像是要来寻仇的。


    谢莺赶忙解释道:“你们莫要误会,这是我爹,来此地帮我做事,不会伤人。”


    这年头带自己爹出门还要解释他不会伤人也是没谁了,她一定是头一个。


    村民们听到这话才松了口气,朝着安宁侯问好。


    谢莺推了安宁侯一把,磨着牙低声道:“爹,别这么凶巴巴地盯着别人瞧,他们可不是你的士兵,多笑笑!”


    安宁侯向来听掌上明珠的话,点头允诺。


    随后便朝着最近的一个小孩挤出一个笑。


    那小孩吓得转头就跑,一边哭一边踉跄:“娘亲,呜呜呜,好可怕!”


    “……”


    谢莺没绷住笑出声。


    算了,她还是不强求了。


    正事要紧。


    谢莺今日的盘算是将村长家的屋子封顶,结果走出几步,愣在原地。


    只见以村长家的屋子为中心,前后左右的几间屋子全拆了,就剩下那一户水泥房形单影只。


    谢莺嘴角一抽,疑惑地看向赶过来的村长。


    “村长,这是……”


    原来是大家见到村长家的水泥房马上就要盖成了,自己家也不想落后,毕竟原先那屋子住着危险系数太高了,村长那水泥房看着实在是安心,天没亮,就一个个都起来把屋子拆了,准备照着村长家的屋子做水泥房。


    “那他们住在何处?”


    “他们暂时住在尚未拆的村民家里,挤一挤还是能住下的。左右这水泥房建造也花不了几日,依谢姑娘之言,再过三五日便可住进这水泥房了。”


    原来如此。


    看来他们也迫不及待想要摆脱原来的残破房子。


    谢莺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既如此,我这几日还是会过来,若有什么不妥之处大可以来问我。”


    听村长这意思,这几日便要将整个梅花村都翻新一遍。


    接下来都是大晴天,倒是赶上好时候了。


    村长就等着谢莺说这话,忙不迭道谢。


    谢莺不再和他客套,安排人手给村长屋子封顶后便将剩下那二十块地的主喊上继续看田。


    安宁侯拉住谢莺。


    “莺莺,要爹为你做什么?”


    谢莺脚步一顿,差点忘了还有这一茬。


    她让跟在屁股后头的小寒将昨日那些田地的村民召集起来,让安宁侯和两位伯父教他们些基础的耕地知识。


    这是她之前就给三人普及过的,他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教教这些村民应该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