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天大的实惠
作品:《美食:被裁社畜,狂揽百万订单!》 “让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这就是天大的实惠。”
办公室里安静极了。
佟武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他这辈子,跟无数的企业家、大老板打过交道。
有人跟他谈利润,有人跟他谈市场,有人跟他谈如何规避标准,钻政策的空子。
却从来没有人,跟他谈这个。
谈一个普通人,对这个世界最朴素的善意。
“啪!啪!啪!”
佟武身后的一个研究生,没忍住,率先鼓起了掌。
紧接着,掌声响成了一片。
管田激动地看着杨林,眼眶都红了。
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
佟武放下茶杯,站起身,郑重地向杨林伸出了手。
“杨老板。”
“你这个项目,我以我个人的名义,接了!”
“我们团队,将全力以赴,为你设计一套国内最顶尖。”
“不,是世界最顶尖的食品安全技术标准规范!”
老教授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我们不只是要建一个符合标准的工厂。”
“我们,要建一个能让国家标准反过来参考我们的工厂!”
“我们要做的,是行业的标杆!是能倒逼整个华国食品安全行业,往前迈一大步的开拓者!”
这番话,说得在场所有年轻的研究生都热血沸腾。
杨林也激动了,他用力地握着佟武的手。
“佟教授,谢谢您!”
“那今天咱们不谈工作!”
杨林话锋一转,露出了笑容,“我请教授和同学们,尝尝我的家乡菜!”
晚宴上,杨林亲自下厨。
当一盘“臭鳜鱼”端上来的时候,几个年轻学生下意识地皱了皱鼻子。
那股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确实有些挑战人的嗅觉。
杨林笑着说:“各位,尝尝看,闻着臭,吃着香。”
佟武倒是很感兴趣,他夹起一筷子鱼肉放进嘴里。
蒜瓣状的鱼肉,入口即化,鲜美无比。
“好吃!”
佟武眼睛一亮,赞不绝口。
“这鱼肉腌制发酵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鱼的鲜美,又增添了发酵的复合风味,绝了!”
一顿饭,宾主尽欢。
回到学校,佟武像是换了个人。
他立刻召集了整个课题组,成立了“杨氏食品安全标准”专项小组。
整个实验室的灯,一连好几天都亮到了半夜。
他们不仅仅是参考国外的标准,更是在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
试图建立一套更先进、更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全新体系。
佟武的目标,是要彻底改变国内食品安全行业标准落后、执行不力的颓势。
这天,佟武把管田叫到了办公室。
“管田,这篇关于‘新型乳酸菌在腌制发酵食品中风味物质影响’的论文,你来做第二作者。”
管田整个人都懵了。
“老师……这……这怎么行!”
他结结巴巴地说。
这篇论文,是佟武今年的重点研究成果,准备投到国际顶级期刊的。
能在上面挂个名,都是天大的荣幸。
而“二作”,也就是第二作者,在科研体系里。
是仅次于导师和第一作者的核心位置,分量重得吓人!
“这是你应得的。”
佟武的表情很严肃。
“你为实验室带来了杨林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表面上看是一个商业合作。”
“但它的深层意义,是给了我们一个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甚至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绝佳机会。”
“是你,为我们打开了这扇门。”
“所以,这个荣誉,你当之无愧。”
消息传出去,整个实验室都炸了锅。
所有人都向管田投来了羡慕嫉妒的眼神。
大家都明白,有了这篇顶级期刊的“二作”傍身。
管田在食品科学这个圈子里,算是真正地崭露头角,小有名气了。
管田对杨林的感激,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与此同时,杨林送走了佟武教授后,也开始准备自己的下一个菜品。
“乳鸽啊……”
杨林念叨了一句,这玩意儿可不好找。
不是说鸽子难买,而是顶级的乳鸽,难寻。
所谓乳鸽,指的是还没学会飞的幼鸽,生长期通常只有二十几天。
这个时期的鸽子,肉质嫩滑,骨骼柔软,营养价值最高。
要做岐江香乳鸽这道名菜,对鸽子的要求更是苛刻到了极点。
杨林没有犹豫,直奔汉江最大的鸽子市场。
杨林对这些都充耳不闻,他径直走到最里面的活禽区,目光如炬,扫视着一排排鸽子笼。
“老板,看看鸽子。”
一个光头,穿着背心的市场老板热情地迎了上来。
“好嘞!小兄弟,我这儿的鸽子,整个汉江都数得上!”
杨林不置可否,弯下腰,仔细打量起来。
他伸出手,隔着笼子,精准地捏了捏一只鸽子的胸脯。
随即,他摇了摇头。
“太瘦了,胸脯没肉。”
他又走向下一个笼子,上手一摸。
“这只太老,骨头硬了。”
“这只……气色不太对。”
一连看了七八个笼子,杨林没一个满意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那市场老板脸上的笑容也有些挂不住了。
这小子是来找茬的吧?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眼前这年轻人有些面熟。
他掏出手机,在短视频平台上一搜,眼睛顿时瞪大了。
“哎哟!您是那个……那个杨老板?”
老板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
“杨老板,您是要做什么大菜吧?这外面的都是普通货色,当然入不了您的法眼!”
“您跟我来,我带您看点好东西!”
老板领着杨林,穿过嘈杂的市场,来到了后面一个相对安静的小院。
这里是一个小型的饲养场,比外面的笼子干净整洁得多。
里面的乳鸽,明显比外面的大了一圈。
羽毛光滑,精神头十足,在笼子里咕咕地叫着,显得活力四射。
“杨老板,您看这些怎么样?”
老板一脸得意,“这都是专门筛选出来,用精饲料养的,一般人我都不带他来看!”
杨林眼睛亮了。
他走上前,老板殷勤地打开一个笼子,递出一只。
杨林接过来,托在手里。
手感就不一样。
沉甸甸的,分量十足。
他仔细检查着,手指在鸽子身上按压,感受着肌肉的弹性。
“嗯,体大肉厚,胸大肌饱满,骨骼匀称。”
杨林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才是做岐江香乳鸽的绝佳材料。”
“老板,就这个了!价格怎么说?”
“杨老板您是行家!”
老板竖起大拇指,“这价格嘛,肯定要比外面贵上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