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作品:《美食:被裁社畜,狂揽百万订单!》 “不,不是好吃。”
她摇了摇头,看向杨林。
“是太好吃了!”
“杨林,你这手艺,真的,阿姨我走南闯北几十年,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常香立刻像个邀功的小孩子,凑到杨林身边,抱着他的胳膊,满脸骄傲。
“那是!我早就说了,杨林做饭,YYDS!”
她说完,又转向自己的妈妈,带着点小抱怨的口气。
“妈,您最爱吃的不是糟熘鱼片吗?怎么光逮着那盘油焖大虾吃了?”
白杨瞪了她一眼。
“你懂什么!”
“这油焖大虾才是真正的功夫菜!”
她回味无穷地咂了咂嘴。
“虾壳酥脆到可以直接吃,虾肉又保持了Q弹鲜嫩,这火候,多一分则老,少一分则生。”
“最绝的是那个料汁,咸、甜、香、辣,层层递进。”
“最后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麻,简直是……绝了!”
白杨作为资深记者,形容起东西来一套一套的。
“我跟你说,就这道菜,拿到任何一家五星级酒店,都绝对是镇店之宝!”
常香吐了吐舌头,转向她爸。
“爸,您呢?您最喜欢哪个?”
常青天沉吟片刻,指了指那盘几乎被他一个人吃光的鳜鱼片。
“这个。”
他的评价言简意赅。
“火候、刀工、调味,都堪称完美。”
“尤其是最后淋上去的那个料汁,椒香浓郁,却又没有夺走鱼肉本身的鲜甜。”
“小林,这个秘方,不简单吧?”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杨林,像是在审视一件稀世珍宝。
杨林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谦虚地笑了笑。
“叔叔阿姨喜欢就好。”
“都是些家常菜,上不得什么台面。”
“屁的家常菜!”
常香忍不住爆了句粗口,惹来白杨一个警告的眼神。
她连忙改口。
“我……我的意思是,这也太凡尔赛了!”
“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醋椒鱼!”
她指着那盆汤色清亮的鱼汤,到现在还口舌生津。
“那个酸,那个辣,简直冲上头了!我感觉我堵了好几天的鼻子都通了!太过瘾了!”
一家三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头好,每个人都对杨林的厨艺赞不绝口。
常青天看着杨林,越看越满意。
女儿的眼光,确实不错。
酒足饭饱,常香和白杨主动收拾起了碗筷。
常青天则是拉着杨林坐到了客厅的沙发上,亲自给他泡了一壶茶。
“小林啊,刚才吃饭,就光顾着吃了,都没好好跟你聊聊。”
常青天递过一杯茶,态度比之前亲和了不止一百倍。
“叔叔,您太客气了。”
杨林连忙起身双手接过。
“坐,坐下说。”
常青天摆摆手,示意他放松。
“你之前说的那个土猪,你好好给我讲讲细节。”
杨林定了定神,开口说道:“大江村那里养的土猪,品质特别好。”
杨林回忆起那猪肉的口感,眼睛都亮了。
“肉质紧实,肥瘦相间,肉香味特别浓郁,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的猪肉。”
“因为销路不畅,村民们守着这么好的东西,却挣不到钱。”
常青天点点头,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知道,杨林接下来要说的才是重点。
“所以。”
杨林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个让常青天都有些意外的数字。
“我想把他们村里今年出栏的猪,大概一千头左右,全部收购了。”
“一千头?”
饶是常青天见多识广,也被这个数字惊了一下。
这可不是小数目。
一头猪按两百斤算,一千头就是二十万斤猪肉。
“对,一千头。”
杨林语气坚定。
“这么多猪肉,你的小吃摊可消化不掉。你打算怎么处理?”
常青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做成卤制品。”
杨林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我在小吃街卖的卤味,口碑一直不错。”
“我想用大江村的土猪肉,开发一个全新的高端卤味产品线。”
“比如卤猪蹄、卤肘子、酱香肉、甚至是广式腊肠。”
“用最好的原料,配上我的独家卤方,我相信能做出市面上独一无二的产品。”
他说得有条不紊,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想法很好。”
常青天赞许地点点头。
“但是,你刚才也说了,是高端产品线。高端,就意味着价格不会低,受众面也会变窄。”
“一千头猪做出来的产品,数量极其庞大。汉江市的市场,能消化得了吗?”
“你的销售渠道,想好了吗?”
这几个问题,个个都问在了点子上。
杨林坦诚地摇了摇头。
“这也是我最头疼的地方。”
“说实话,我没想好。”
“如果只是几百斤、几千斤,我自己的小店,加上一些老顾客,努努力也能卖掉。”
“但现在是二十万斤猪肉做成的产品,体量太大了。光靠汉江市,肯定不行。”
他看着常青天,眼神里带着一丝请教的意味。
“所以想请教一下叔叔,您见多识广,能不能给我指条路?”
他把姿态放得很低,但腰杆却挺得笔直。
他是在请教,而不是在求助。
常青天欣赏的,正是他这一点。
常青天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陷入了沉思。
客厅里一时间只剩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厨房里,正在洗碗的白杨和常香,也悄悄地竖起了耳朵。
过了足足一分钟,常青天才缓缓开口。
“你的思路,要打开。”
“为什么总盯着汉江这一亩三分地?”
他放下茶杯,看着杨林。
“你说你的产品是高端产品,对不对?”
“对。”
“那高端产品的消费者在哪里?”
常青天自问自答。
“在一线城市!在京城,在沪市,在鹏城!”
“那些地方,有钱人多,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也更愿意为高品质的食材买单。”
“你这个大江村的土猪肉,既然品质那么好,就不能当普通猪肉卖。”
“要给它讲故事,做包装,把它打造成一个明星产品!”
常青天越说,思路越开阔,眼中闪烁着光芒。
“你想想,‘来自大山深处的馈赠’,‘遵循古法养殖的生态黑猪’。”
“‘米其林厨师都赞不绝口的顶级食材’……”
“这些噱头,哪一个不比你单纯说‘好吃’两个字吸引人?”
“你的目标客户,就不是去菜市场买菜的大爷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