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知否之盛老太太31

作品:《逆袭人生:快穿影视世界

    掌握了关键人证和指向张家的线索后,徐静姝与三叔徐凛并未立刻发作。


    他们在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务求一击必中。


    时机很快到来。


    官家于行宫设小宴,款待随驾南巡的近臣及江宁地方有功名的士绅耆老。


    徐家因承办御用织物有功,亦在受邀之列。宴席间,丝竹悦耳,觥筹交错,一派君臣和睦景象。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时,忽有一位身着御史官服、面容刚直的官员起身出列,手持玉笏,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御史身上。


    “讲。”官家放下酒杯,语气平和。


    “臣要参劾浙江都指挥使司经历官周显!”御史声音洪亮,掷地有声,“参其勾结奸商,于五年前勇毅侯府承办军马采买时,设局陷害,致使侯府总管卷款潜逃,造成三千两军资亏空!更参其近日胆大包天,竟于江宁黑市暗中收买人证,妄图篡改旧案,构陷忠良之后,欺君罔上!”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军马采买、贪墨军资、构陷侯府!每一个词都足以掀起巨浪!


    那周显此刻正在宴席末座,闻言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手中的酒杯“啪”地一声掉落在地,酒液四溅。


    他猛地跪倒在地,浑身发抖:“陛下!冤枉!臣冤枉!御史大人血口喷人!”


    官家的脸色沉了下来。


    军资之事,关乎国本,是他绝不能容忍的红线。


    “可有证据?”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威压。


    “有!”御史显然有备而来,“臣已寻得当年勇毅侯府知情人证,并拿到周显于黑市收买人证、企图歪曲事实的确凿证据!人证物证俱在殿外候旨!”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几分文书和供词,由内侍呈送御前。


    官家快速翻阅着,脸色越来越沉。


    证据链清晰,指向明确。


    就在这时,又一位官员出列,却是兵部的一位郎中,他沉声道:“陛下,臣亦有事禀奏。经查,五年前那批西域军马,实际购入价与周显经手申报之价确有近两千两的差价,此前账目含糊,如今看来,恐非仅是侯府总管一人之责!”


    周显彻底瘫软在地,语无伦次:“陛下……臣……臣是奉命行事……是……”


    “奉谁的命?!”官家厉声喝道。


    周显吓得一个哆嗦,眼神惊恐地瞟向席间某处,却又不敢说出口,只是磕头如捣蒜:“臣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这一切发生得极快,如雷霆骤降。


    席间众人面面相觑,大气不敢出。


    张婕妤的父亲,一位位列席间的中年官员,脸色亦是难看至极,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发白。


    徐静姝安静地坐在女眷席中,垂眸敛目,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


    但她能感受到来自皇后方向那道安抚和支持的目光。


    官家面色铁青,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最终落在瘫软的周显身上:“将此獠拖下去,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严查到底!涉事者无论何人,绝不姑息!”


    “是!”禁军上前,将面如死灰的周显拖了下去。


    宴席的气氛彻底冷了下来。


    官家再无兴致,很快便起身离席。


    一场原本欢愉的宴会,以一场突如其来的反腐风暴告终。


    但所有人都明白,这绝不仅仅是结束。周显背后显然还有人,而官家那句“严查到底”、“无论何人”,已然表明了态度。


    经此一事,勇毅侯府的嫌疑不仅被洗清,反而成了被构陷的忠良代表。


    而试图翻旧账构陷徐静姝的幕后黑手,则被狠狠地将了一军,暴露在了皇帝的视线之下,自身难保。


    徐静姝离席时,与三叔徐凛交换了一个眼神。


    反击的第一步,成功了。


    然而,张婕妤的父亲离席时,看向她的那一眼,充满了阴鸷与怨毒。


    御前风波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江宁官场乃至随驾的京官队伍。


    浙江都指挥使司经历官周显被下狱三司会审,其背后可能牵扯出的关系网让许多人寝食难安。


    一时间,行宫内外气氛微妙,官员们往来走动愈发频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


    徐静姝在这场风波中,表现得异常低调。


    此刻越是置身事外,越能凸显徐家是被无辜构陷的受害者形象。


    她依旧按时入宫陪伴皇后,但绝口不提宴席上的事,只专心于为皇后调理身体,说话解闷,仿佛外界的纷扰与她毫无干系。


    曹皇后经过之前的清洗和这次风波,对徐静姝的信任和依赖更深了一层。


    她有时会握着徐静姝的手感叹:“还是你这儿清净。外头那些男人,整日里争来斗去,没个消停。”


    她并未直接提及周显案,但言语间的厌烦和对徐静姝这片“净土”的珍惜表露无遗。


    在徐静姝的精心调理下,她的气色日益红润,精神健旺,连多年微畏寒的毛病都减轻了不少,夜间安寝,白日里处理宫务也显得精力充沛。


    这一切,官家都看在眼里。


    这日午后,官家信步来到皇后宫中,恰逢徐静姝刚为皇后请过脉,正在轻声细语地交代一些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见官家到来,徐静姝立刻敛衽行礼,姿态恭谨优雅,一如寻常臣女。


    “平身吧。”赵祯的声音温和,目光却在徐静姝身上停留了一瞬。


    此刻见她眉目沉静,气质温婉,与想象中卷入阴谋的形象截然不同。


    “陛下今日怎么得空过来了?”皇后笑着迎上前,气色光彩照人。


    赵祯打量着她,眼中露出些许讶异和欣慰:“朕瞧着你近日精神越发好了,脸上也见了红润,可是江南水土养人?”


    他自然是关心皇后身体的,子嗣之事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


    皇后闻言,笑容更深,自然而然地拉过徐静姝的手,语气带着几分夸耀和亲昵:“陛下可说对了,却也不全对。水土虽好,也多亏了静姝这丫头有心。她不知从哪儿学来些温补调理的方子,又时常弄些安神的香囊花茶来,臣妾用了这些时日,竟觉得比吃太医院的药还受用些。”


    她这话既抬举了徐静姝,又未过分强调其医术,只说是“有心”、“方子”,像是闺阁间的养生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