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发展的阵痛
作品:《什么胜天半子,请叫我汉东王!》 “市里目前正在筹备转型,这是长期性的工作,过程中必然也充满艰难挑战。”
“我决心很强,但也缺少一些志同道合的有效助力,手里的工作忙完后,便第一时间想到了你。”
祁同伟不再犹豫,谈论起后续的工作安排,也不掩饰自己对于易学习的欣赏。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个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很多,但踏实肯干,认真做事的人却越来越少。
社会环境的变化让人们热衷于投机倒把走捷径,能吃苦的人就有着吃不完的苦。
即便改变不了天下大势,至少也应该给他们一些机会。
“组织上需要我做什么?”易学习不是迂腐的人,只是走的路线不同。
因此,面对祁同伟所抛出来的橄榄枝,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祁同伟也不想废话,“你应该也知道,这次上面的动静不小,也因此落马了许多腐败干部。”
“我是一市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在干部人事关系上也有提出建议的权力。所以,我准备向组织推荐,让你担任吕州副市长,分管城建、交通、自然资源,正好可以补上这个位置的空缺。”
易学习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工作经验,都足以担任副厅级的领导干部。
没有理由李达康都上去了,他还在原地踏步。
对于他来说,不心动是假的。
但不可忽略的是,自己一但点头答应,身上就必然落下祁同伟的印记,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如果祁同伟不提这个事,易学习未来的人生不过是在高育良主政吕州期间担任市交通局局长,除了一句路修的好,没有别的评价。
接着,到高新区任区委书记,因为得罪赵立春,最终蹉跎二十年的时光。
而这个问题也让祁同伟感到匪夷所思,根本想不通易学习是怎么得罪赵立春的。
要知道,他就算以吕州副市长的身份兼任高新区区委书记,也不过只是副厅级,对比老赵,当时的赵立春已经是汉东省委书记,是正部级的大员。
这两人八竿子打不着边,到底是怎么扯上关系的。
况且,如果赵立春真是睚眦必报的人,那么上一世的陈海,根本不可能坐上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的位置。
想想也就知道,陈岩石在上一世,可是20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举报赵立春。
换作是任何一个人,都成为一省的封疆大吏了,随便一句话就能让陈岩石的亲儿子吃尽苦头。
奇怪的是,赵立春没有找陈岩石的麻烦,也不针对陈海,反而阻了易学习上升的渠道,一阻就是20年。
祁同伟前世对易学习了解不深,现在再看,当初为了倒赵,为了让新来的沙瑞金感到满意,这里面都是人情世故。
说回现在,祁同伟也不急着让易学习立刻给出答复,而是转头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你对平安市的情况有多少了解?”
易学习收敛心神,也暂时不去纠结刚才的问题,老实给出答复,“平安市是吕州经济排名垫底的区域,和我们道口市也算是一对难兄难弟。”
他难得开了个玩笑,祁同伟却觉得他谦虚了。
如果易学习不离开,以后的道口,将会是全国示范小康区域。从这个方面看,他的能力还是十分可观的。
“平安的污染很严重,我去过几次,也和当地的同志沟通过,结果不算理想。”
祁同伟沉思之余,又见易学习长叹一声,真真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好典范。
“结果不理想也是可以预料的,谁都不愿别人对自己的治理区域指手画脚,可以理解。”
“是啊,归根结底,现在的党员,缺乏有效的凝聚力。”易学习说了句大实话。
虽说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可航船缺乏船长,自然容易迷失方向。
“道口市的情况我基本掌握的差不多了,该说的我也都说了。下一站平安市,你陪我走一趟吧。”
易学习自无不可,他现在不敢说祁同伟算不算和自己志同道合。
但最起码......比李达康好。
在易学习心里,李达康已经活成了一个新的衡量标准,只要不是他那样的领导,自己都能接受。
接下来,祁同伟和政府考察团队在道口市又待了两天,易学习趁此机会安排好市里的一切,将工作交给当地的领导班子,便陪着祁常务去往平安市。
在路上,祁同伟也将戴力仁的故事同他分享了一遍。
易学习听完以后,久久无言,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评价。
很快,考察团队进入平安市,在祁同伟的授意下并未提前通知当地的领导,而是来了一个四不两直。
汽车刚进城,天空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远处浓烟滚滚,雾霾大作,直叫人触目惊心。
易学习指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道:“这就是他们集中排污的时间,每逢下雨,工厂集中排污,某些污染气体在大气中被氧化,生成可溶性颗粒物,并吸附水汽形成雾霾或云凝结核,当地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祁同伟脸色难看,一进城就闻到一股轻微刺鼻的气味,相距甚远都飘浮在空中经久不散,可见当地的污染已经到了怎样的程度。
“化工区距离城区这么近?他们就这么明目张胆?”
这还是祁同伟第一次过来,虽然也提前掌握了一些信息,但没想到如此骇人。
“常务有所不知,这还是已经搬迁过的结果,以前离城区更近。”说话的是赵光荣,吕州市公安局副局长。
黄家的事情经调查,和他并无关系,但毕竟也是涉案人员,组织上给了处分,让他复职,这次考察期间被祁同伟点名要了过来。
他手下已经牺牲的原刑警队队长郑先进,就是当地人,所以,赵光荣对于当地的情况,也算是比较清楚。
“什么原因?”祁同伟虽然已经猜到了什么,但还是想问他清楚。
赵光荣满脸苦涩,叹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都是为了利好企业,为了经济发展,发展的阵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