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天下为公
作品:《什么胜天半子,请叫我汉东王!》 吕州没有县。
确切的说,吕州的县从80年末开始,都陆陆续续的升级为县级市,包括祁同伟之前去过的清远县,其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清远市。
虽说两者在行政在级别上是相同的,当地的政治主官大部分情况下也都是正处级。
但县级市的好处在于,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政治资源倾斜。
祁同伟在会上接下了任务,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内,带队做视察、调研工作,摸透当地情况。
等散会后他回到办公室,秘书小唐也已经为领导准备好了现成的材料。
“吕州有6个区,5个县级市,共计11个行政区域。”
“除了领导已经了解过的清远、平安,还有道口、太山.......”
平安市祁同伟必然是要去的,他答应过戴力仁,虽说上面还没有公布处置结果。
但既然自己答应了,刚好可以趁此机会,去看看当地情况。
除此之外,一个月时间太短,想走完吕州不现实。
祁同伟想了想,便吩咐小唐挑选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或是发展前景较为可观的区域,作为此次的视察目标。
很快,政府就做好了准备,祁同伟也正式启动视察工作,第一站——道口市。
此道口非彼道口,并不是中原的道口烧鸡,而是老实人易学习目前的主政之地。
当初,易学习和李达康分道扬镳,向组织上提出辞职,上面并未答应。
随后,就将他放在了吕州,担任道口市市委书记,县级市市委书记依旧是正处级,只是含金量比较高,算是半只脚迈入副厅行列。
三天后,祁同伟带队来到道口市,易学习亲自出面迎接,态度十分谦卑。
“欢迎常务和各位领导、同志,欢迎你们莅临指导工作。”
易学习站在人群前方,鼓掌微笑,满是真诚。
作为祁同伟第一个视察的地方,道口市未来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易学习对此心知肚明,他怎么能不感激,又怎么会不感到高兴。
“易学习同志,好久不见了。”
“是的,上次见面还是在金沙县,常务当初能够及时为受难的群众伸出援手,我至今仍铭记于心。”
来到市里,易学习主动陪同,和祁同伟并肩走在前方,心情格外不错。
他宽头阔脸,标准的干部长相,几年不见,竟满脸老态,越发趋于上一世记忆中的样子。
祁同伟同他寒暄了几句,也开门见山的说起了自己的来意。
“据我所知,道口市经济相对落后,在吕州五个县级市,你们排倒数第二。”
往前望去,这地方高楼不多,城市面貌虽然已经步入现代化,工业生产仍以低端的手工业为主,最大的产业乃是纺织业。
衡量县级市的标准,就是看工业占比,农业则是次要考虑的方向。
对于这些,易学习倒也并不避讳,反而直白的笑道:“在我的印象里,常务从来都不是一位只衡量经济的领导。”
“没办法,现在大家都在争抢经济,我一俗人,自然也不能免俗。”
祁同伟笑了笑,和他之间的交流不像是领导和下属,倒如同朋友。
真要说起来,他其实挺佩服易学习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恪守本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守得住眼前的诱惑。”
是的,在他眼里易学习就是这样的人。
易学习的能力差吗,那要看跟谁比。
跟李达康这样的经济建设狂魔比,那肯定是比不了的。
但俗话说,站在风口上,一头猪都能起飞。
在这个时代,特别是身为政府一把手,只要抛弃道德和良心,无条件的为企业大开方便之门,功劳是根本不缺的。
但易学习偏不,他到道口市后,也发现了建楼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成绩。
可他的做法,和李达康完全相反。
李达康更多的是把政府项目丢给企业,卖地建楼,循环往复。
易学习则是走一条完全相反的路。
“我听说你把当地的下岗工人全都组织起来,让他们成立一个个建筑队,保障他们有一技之长的同时,也多有扶持?”
这就是易学习的做法,身为政府一把手,亲自去组织群众组建建筑队,帮他们求各种项目,富裕了很多穷困潦倒的下岗工人,也催生了许多大小包工头。
现目前,吕州代管的道口市,已经变成了有名的建筑之乡,在省内外都有着不俗的名气。
易学习谦虚的说:“我没有别的本事,当年和李达康在金山县搭班子,积累了不少做群众工作的相关经验。”
“实际上,现实很残酷啊,很多工人拼死累活一辈子,买不起城里的一间厕所,可他们又没有别的选择,又该怎么办。”
“与其让他们被建筑商压榨,不如政府出面,苦点累点,至少能够给他们更高的报酬。”
祁同伟不置可否,也知道易学习没在说谎。
他调查过,这位同志身为政府一把手,带着治下的工人建筑队,亲自到沿海城市去求项目做,这在很多人眼里,简直是不可思议。
祁同伟调侃道:“不怪道口市发展不起来,你不给企业机会也就罢了,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工人建筑队,也都外流了出去,本地又还能剩下什么呢。”
易学习面不改色,平静道:“天下为公,总得有人站出来吧。”
“可你也要知道,人性都是自私的,均贫富是永远都不可能做到的。”
“不能这么想。”易学习笑了笑道:“别人怎么样,这个社会怎么样,关键在于他,在于你。”
“但我怎么样,关键是在于我,这么想的话,只要自己认为值得的事,不计较前因后果,无论怎么样,心里都是踏实的。”
祁同伟沉默无言,过了许久才再度开口。
“我明白了,这次来见你,我想得到的答案也得到了,谈谈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