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甘国刑讼第一人(14)

作品:《快穿:人渣洗白攻略

    “小孩子虽然会胡说八道,但他们不会说谎。将他们说的内容整合起来,加以分析,得到的就会是原本的事实。”


    温游这句话,把吴三说愣了:


    “大人,难道不应该是‘小孩子不会撒谎’吗?”


    “小孩子会胡说八道”这是什么理?


    从未听过的说法,让吴三感觉自己的脑袋有一瞬间都是懵的。


    “吴师爷接触过小孩子吗?”


    “自然。小人的小孙子今年都已经三岁了。”


    提到自己的小孙子,吴三的嘴角便控制不住地往上扬。


    “吴师爷竟已经有了孙辈!恭喜恭喜啊!原先看着吴师爷也就三十多岁,没想到竟已是三代同堂了。”


    吴三脸上的笑容更大了,眼睛里还带着几分骄傲和得意。


    他伸出四根手指:


    “大人,小的家里如今是四代同堂了。家父今年已65岁了,身体仍旧健朗。”


    温游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


    “吴师爷是有福之人。”


    人至中年,父母犹在。


    这其中的含金量,只有真正到了这个岁数的人才能明白。


    吴三脸上的笑容彻底压不住了,甚至忍不住笑出了声:


    “嘿嘿,大人谬赞了。不过,小的确实觉得小的如今的生活,还过得去。”


    其实,吴三觉得,他如今的生活简直不要太美好。


    但人得学会闭嘴。


    有些话一旦说出来,总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幸福”这两个字,自己心里知道就好。


    这样的生活,能忍住不炫耀的人,实在并不多。


    吴三能及时止住,已经算是足够理智了。


    温游朝他竖了个大拇指。


    吴三笑了笑,将话题引回先前的话题上:


    “大人为何说‘小孩子会胡说八道’?胡说八道,不就是说谎吗?”


    温游也调整了情绪:


    “不不不,‘胡说八道’并不等于‘说谎’。在小孩子们的眼中,他们说的就是实话。只是他们的语言没办法完全表达出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我们看来,就是在‘胡说八道’。这‘胡说八道’是对我们这些大人的理解而言的。”


    吴三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但又好像没有听懂。


    他茫然地看向温游。


    温游很贴心地为他举例:


    “三岁孩子太小,吴师爷应该跟你儿子相处过,不知道可还记得你儿子四五岁的时候的事?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了基本的组织语言的能力,但是因为词汇不足以及思维能力与大人不同,所以他们的话里往往会出现一些在我们听来很恐怖的事情,比如假如尊夫人喜欢吃臭豆腐,又被他看见,那么在小孩子的表达里可能就会变成‘娘在吃翔,还让我跟她一起吃’。”


    吴三:???


    “不会吧?这完全是两码事啊!”


    “但在小孩子的认知里,臭的东西就是翔。他还没有接触到‘臭豆腐’这个词汇,也无法将臭豆腐的形状味道与之相对应。”


    温游的解释很通俗,吴三听懂了,并且大为震惊。


    他想起儿子小时候常说的一些奇奇怪怪的话。


    那时候他还以为小孩子就是乱说,没想到那些话,在孩子的认知里,竟然是,实话?!


    温游没管吴三被颠覆认知的惊讶,继续说道:


    “昨天跟张二去铜锣巷,我与巷子里的孩子们聊过。在大人们看来,张二顾家、贴心,又舍得给妻子花钱,是个顶好的男人了。可是在小孩子眼里,这些都算不上优点,他们也不会去关注这些,他们的关注点往往在其他人看不见的地方。”


    “比如呢?”


    吴三从回忆中抽离,心里对于铜锣巷的小孩子们对张二的评价多了些好奇。


    同时也不由得在想,不知道他们那条巷子里的小孩子们是怎么看待他的?


    “比如有一个孩子说,张二像奶奶故事里的妖怪,会变脸。”


    这个吴三能听懂:


    “就是说,张二有两副面孔,只是不小心被这个小孩子看见了?”


    温游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继续说:


    “还有一个孩子说,他去张二家玩,听见张二说,让李氏不要吃肉,不然就会变成球被人踢来踢去了。”


    嗯。


    有了之前的心理预设,这句话吴三也听懂了。


    张二说的极有可能是“少吃点,不然就胖成球了”。


    这话确实跟之前听其他人说的张二有些不太一样。


    一个疼爱妻子的人,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自然都会下意识想给妻子。


    在这个吃肉艰难的年代,肉在普通人家那就是顶顶好的东西了,真正疼爱妻子的人,怎么会说这种话不让妻子吃肉?


    “还有小孩子说,听见张二说李氏的眼睛瞎了,看不见东西了。那孩子还挺同情李氏的,那段时间见了李氏,还经常帮忙。后来知道李氏眼睛没事,那小家伙还觉得自己被骗了,到现在都耿耿于怀呢!”


    温游这话说完,吴三一时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这小家伙确实挺记仇。”


    显然,张二的原话恐怕是骂李氏“眼瞎”。


    但这样的认知,让吴三更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整条铜锣巷的人都说张二疼妻子,可见张二平日在外营造名声时确实用了心。


    “当然,孩子们的话,也只是让本官知道了张二与李氏夫妻关系的真实情况,真正让本官对张二起疑的,是今日上午,张二认出那画像后,来到县衙里见到那具尸体只有头颅后的反应。”


    这下,吴三更不解了:


    “反应?”


    他回想着张二见到那颗头颅后的反应,看起来确实像是骤然失去妻子的样子啊。


    那伤心的模样,也实在看不出有哪里不同。


    “大哥,我写完啦!”


    小温池的声音突然出现,打断了温游即将说出口的话。


    小家伙两只手抓着自己刚才写的大字,便欢快地跑了过来。


    温游伸手接过,认真地看了一遍:


    “嗯,不错,小池进步很大。先去收拾收拾,时间不早了,等收拾完,咱们就回家。”


    “好!”


    小温池将自己的大字小心地收好,便跑去收拾其他东西了。


    等小家伙又进了屋,温游这才说道:


    “寻常人若是没有提前知情,突然看到自己的亲人只剩一颗头颅,第一反应必定是下意识问‘身体呢’。可是,你还记得张二当时的反应吗?”


    吴三一愣,试着将自己代入其中。


    突然发现张二当时的反应,似乎确实有些不对劲?


    “可是,有一些人应该不……”


    吴三想说不能要求每个人的反应都差不多,但他说不下去了。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如果将张二和李氏换成他和妻子,那他可能会疯了。


    连太监入土都要带着自己的宝贝,以求完整。